早秋同馬伯起梁明叔諸子集朱惟四寓館共賦·

作者:李孫宸 朝代:明代

原文

客舍逢君日,詞人偶並過。

露彫三徑柳,風落一池荷。

蟲響竹間細,蟬聲雨後多。

忘歸從路瞑,清嘯滿煙蘿。

詩詞問答

問:《早秋同馬伯起梁明叔諸子集朱惟四寓館共賦·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歌韻

參考注釋

客舍

旅館;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人偶

親愛;憐惜

三徑

亦作“ 三逕 ”。 晉 趙岐 《三輔決錄·逃名》:“ 蔣詡 歸鄉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從之游。”後因以“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晉 陶潛 《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竹猶存。” 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詩:“退跡依三逕,辭榮繼二 疏 。” 宋 蘇軾 《次韻周邠》:“南遷欲舉力田科,三徑初成樂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邊掛著一副對聯是:一簾秋影淡於月,三徑花香清欲寒。”

蟲響

(1).指蟬聲。 唐 駱賓王 《在獄詠蟬》詩序:“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於前聽。”

(2).蟲鳴。 宋 林景熙 《練川道中次胡汲古韻》:“水寒荷葉老,蟲響豆花秋。”

雨後

指穀雨後採制的茶葉。《宋史·食貨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歸州 、 江南 、 荊湖 ,有龍溪、雨前、雨後之類十一等。”

忘歸

(1).忘返。《楚辭·九歌·山鬼》:“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脩兮憺忘歸。” 晉 左思 《吳都賦》:“ 舜 禹 游焉,沒齒而忘歸。”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2).良箭名。以一去不復返,故稱。《公孫龍子·跡府》:“ 龍 聞 楚王 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矢,以射蛟兕於 雲夢 之圃。”《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之一》:“左攬繁若,右接忘歸。” 李周翰 註:“忘歸,矢名。”

清嘯

清越悠長的嘯鳴或鳴叫。《晉書·劉琨傳》:“ 琨 乃乘月登樓清嘯。” 唐 李山甫 《兵後尋邊》詩之二:“日暮卻登寒壘望,飽鴟清嘯伏屍堆。” 宋 陸游 《午睡起消搖園中因登山麓薄暮乃歸》詩:“踟躇遂忘歸,清嘯送日落。” 清 錢謙益 《許夫人嘯雪庵》詩序:“ 蘇門山 頭,嶺聞清嘯。”

煙蘿

亦作“煙蘿”。1.草樹茂密,煙聚蘿纏,謂之“煙蘿”。 唐 李端 《寄廬山真上人》詩:“更説 謝公 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 南唐 李煜 《破陣子》詞:“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璚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明 陳所聞 《駐馬聽·泛西湖》曲:“指點著六橋柳浪,三 竺 雲巒, 石屋 煙蘿。” 清 周準 《發硃砂庵經觀音岩登石人峰》詩:“俯身入煙蘿,欲詣仙人宅。”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處。 唐 裴鉶 《傳奇·文簫》:“一斑與兩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數今逃盡,煙蘿得再還。” 周楞伽 輯註:“煙蘿,道家稱隱居修真的地方。” 宋 蘇舜欽 《離京後作》詩:“脫身離網罟,含笑入煙蘿。” 明 屠隆 《綵毫記·別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鎖,惆悵別煙蘿。” 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無處著煙蘿。”

詩詞推薦

早秋同馬伯起梁明叔諸子集朱惟四寓館共賦·原文_早秋同馬伯起梁明叔諸子集朱惟四寓館共賦·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