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須秋水悟南華。
詩詞問答
問:《題西湖十景·其三·花港觀魚》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麻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五
參考注釋
家山
謂故鄉。 唐 錢起 《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省侍》詩:“蓮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堯臣 《讀<漢書·梅子真傳>》詩:“舊市 越溪 陰,家山 鏡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記·琴訴荷池》:“十二欄桿,無事閒憑遍。悶來把湘簟展,夢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風驚斷。”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二:“踏徧中華窺兩戒,無雙畢竟是家山。”
流花
水面漂流的落花。 宋 呂祖謙 《春日》詩之二:“柳陰小艇無人管,自送流花下別溪。” 明 高啟 《水上盥手》詩:“怊悵坐沙邊,流花去難掬。”
西子
西施 。《孟子·離婁下》:“ 西子 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 宋 蘇軾 《飲湖上初晴後雨》詩:“欲把 西湖 比 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明 王錂 《春蕪記·構釁》:“東鄰 季小姐 , 姮娥 月貌, 西子 花容,下官十分在意。”參見“ 西施 ”。
底須
何須;何必。 元 許有壬 《摸魚子·和明初韻》詞:“傾緑醑,底須按樂天池上《霓裳》譜!”《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過,底須愁悶。” 清 孫致彌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園居即事抒懷》詩:“遮莫文章供齒頰,底須愁病減腰圍。”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南華
(1).《南華真經》的省稱。即《莊子》的別名。 唐 賈島 《病起》詩:“燈下《南華》卷,袪愁當酒盃。”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 莊周 《南華》,其文辭瑰崛橫放,固獨行天地間。” 林紓 《<百大家評選韓文菁華錄>序》:“今篤老無用,尚集諸生講《南華》、《左》、《史》及 韓 、 歐 之文。”
(2). 南華真人 的省稱,即 莊子 。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 南華 吾師也,親居賤職; 東方 達人也,安乎卑位。” 宋 蘇軾 《和歸去來兮辭》:“已矣乎!吾生有命歸有時,我初無行亦無留,駕言隨子聽所之,豈以師 南華 而廢從 安期 。”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二:“ 法常 首座《漁父詞》云:‘蝶夢 南華 方栩栩,斑斑誰跨 豐乾 虎。’”
(3).華南,南 中國 。 陳毅 《夜過江陰履國防廢壘有作》詩:“客過風興敵惶急,軍民游擊滿南 華 。”
標籤:西湖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坐頭平揖千岩月,枕底微聞二寺鐘陳舜俞《峰頂院》
- 東睇薄瀛島,西顧羞昆丘方回《題吳仲遠遊淮送行詩卷》
- 執事駿奔,肅將俎幾
- 何必此中分界限,普天率土盡王臣李次淵《分水鋪》
- 執戟亦以疲,耕稼豈雲樂
- 共期樸實工夫到,會見承平氣象還李曾伯《宴四川余制置樂語口號》
- 荷花含笑調薰風沈瀛《畫堂春(風中荷花)》
- 念佳人、音塵別後,對此應解相思。晁端禮《綠頭鴨·詠月》
- 閒繞復相思,醉袖花邊嚲李至《奉和對海紅花見寄之什》
- 圓嶠方壺共五山,上隨潮往下隨還
![題西湖十景·其三·花港觀魚原文_題西湖十景·其三·花港觀魚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