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押前韻原文
幽齋置圖史,相與樂清辰。
世路寬鞿靮,心茅得斧斤。
圭蓬思魏闕,寤寐想楓宸。
困阨孟東野,羈窮朱買臣。
惠時空有策,知己尚無人。
跡退心猶銳,時窮道益伸。
鳳潛傾帝閣,龍蟄望天津。
業負青雲器,寧期白屋民。
第增材德富,休笑室家貧。
蓽戶此時隱,金門異日臻。
世途雖晏晏,邊寇尚轔轔。
邂逅得歸漢,箴規當借秦。
安危歸指畫,可否屬經綸。
力振朝綱弊,期增治具新。
致君儒者事,康世士之仁。
蓄極符亨矣,無羞困辱身。
詩詞問答
問:倒押前韻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倒押前韻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倒押前韻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彭汝礪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礪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詞韻第六部
參考注釋
圖史
圖書和史籍。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進思才淑,傍綜圖史。”《舊唐書·宋璟傳》:“且 蒼梧 之野, 驪山 之徒,善惡分區,圖史所載。” 清 吳偉業 《贈錢臣扆》詩:“花萼一樓圖史遍,竹梧三徑管絃新。”
相與
副詞。表示同時同地做某件事。可譯為“共同”
舍人相與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卒相與歡。
平原君竟與 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因相與言。——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世路
指人世的經歷
世路風波
鞿靮
猶鞿鞅。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關克威招撫當陽詳記》:“又如馬脫鞿靮,自適於豐草長林,得縱其馳騁之能事,而罔所牽制也。”
斧斤
各種斧子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宋· 蘇軾《石鐘山記》
魏闕
宮門上巍然高出的觀樓。其下常懸掛法令,後用作朝廷的代稱
寤寐
日夜。寤:醒時。寐:睡時
寤寐以求
楓宸
宮殿。宸,北辰所居,指帝王的殿庭。 漢 代宮庭多植楓樹,故有此稱。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芸若充庭,槐楓被宸。” 宋 王安石 《賀正表》:“臣尚依枌社,獨隔楓宸,緬瞻朝著之班,竊慕封人之祝。”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蠻素至江》:“想楓宸昔年立仗,效葵忠敢上封章。” 清 錢謙益 《獄中雜詩》之六:“豈有孤臣淹棘木,漫勞溫旨下楓宸。”
困阨
同“ 困厄 ”。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八》:“ 林 ( 杜林 )嘗得漆書古文《尚書》一卷,獨寶愛之。每遭困阨,自以不能濟於眾也,猶握把此經,獨嘆息曰:‘古文之學將絶於此邪?’” 宋 歐陽修 《相州晝錦堂記》:“蓋士方窮時,困阨閭里。” 清 唐甄 《潛書·思憤》:“古之人沮抑志奮,困阨學成。” 葉聖陶 《倪煥之》二二:“他已經知道民族困阨的癥結。”
東野
複姓
羈窮
亦作“羇窮”。飄泊窮困。 宋 王安石 《答田仲通書》:“羈窮不幸,不得常從,以進道藝,其恨豈有忘時哉!” 元 周慧孫 《<樂府詩集>序》:“凡羇窮愁悶,懽忻愉懌,出於口而成聲者,皆樂也。” 清 黃景仁 《寄維衍》詩:“偏從京國坐羈窮,歲儉全家飯二紅。”
空有
(1).佛教語。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謂相反相成的真俗兩諦。《佛地經論》卷四:“菩薩藏,千載已前,清淨一味,無有乖諍;千載已後,乃興空有二種異論。”《後漢書·西域傳論》:“詳其清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遣之宗,道書之流也。” 李賢 註:“不執著為空,執著為有;兼遣謂不空不有,虛實兩忘也。”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二諦現空有之津,二智包權實之底。” 宋 王安石 《望江南·歸依三寶贊》詞:“普願眾生同我願,能於空有善思惟。”
(2).徒有;只有。 後蜀 歐陽炯 《江城子》詞:“空有 姑蘇臺 上月,如 西子 鏡,照江城。”
知己
(1) 了解、賞識自己
(2) 親密的朋友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無知己。——唐· 高適《別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關係密切的
知己話
無人
(1).沒有人才。《左傳·文公十三年》:“﹝ 士會 ﹞乃行。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 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八:“吾謀未及用,勿謂 秦 無人。”
(2).沒有人;沒人在。《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王 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良思書》:“足下去後,甚相思想。《叔田》有無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風人之作,豈虛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詞:“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參閱《詩·鄭風·叔于田》。
退心
(1).佛教語。謂修持之心退轉。 南朝 陳 徐陵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一旦退心,於理邀矣。”《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華經講經文》:“王既求聞不退心,日夜搥鐘兼擊鼓。”參見“ 退轉 ”。
(2).後退之心。《宋書·武帝紀上》:“我一得入 峴 ,則人無退心。驅必死之眾,向懷貳之虜,何憂不剋?”《三國演義》第四一回:“ 雲 並無半點退心,只顧往來尋覓,但逢百姓,便問 糜夫人 訊息。”
窮道
交通閉塞。《史記·蘇秦列傳》:“寡人不敏,僻遠守海,窮道東境之國也,未嘗得聞餘教。”
帝閣
天帝或帝王所居的殿閣。 唐 王勃 《梓州白鶴寺碑》:“丹烏抱日,疑增帝閣之華;素鶴低雲,若赴仙庭之會。”
龍蟄
謂陽氣潛藏。 晉 張協 《雜詩》之二:“龍蟄暄氣凝,天高萬物肅。”
天津
(1).銀河。《楚辭·離騷》:“朝發軔於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極。” 王逸 註:“天津,東極箕斗之閒,漢津也。” 唐 李紳 《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詩:“天津落星河,一葦安可航。” 宋 歐陽修 《鵲橋仙》詞:“鵲迎橋路接天津,映夾岸、星榆點綴。”
(2).指 天津橋 。 唐 李白 《扶風豪士歌》:“ 天津 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 宋 張耒 《和周廉彥》:“修禊 洛 濱期一醉, 天津 春浪緑浮堤。”參見“ 天津橋 ”。
(3).星名。位於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凡九星。在銀河分支處,故稱。《晉書·天文志上》:“天津九星,橫河中,一曰天漢,一曰天江。”
青雲器
指胸懷曠達、志趣高遠的人才。《文選·顏延之<五君詠·阮始平>》:“ 仲容 青雲器,實秉生民秀。” 李善 註:“青雲,言高遠也。” 李周翰 註:“青雲器,高大者也。” 唐 杜甫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詩:“嚮者玉珂人,誰是青雲器?” 仇兆鰲 註:“ 顏延之 《五君詠》‘ 仲容 青雲器’,言其器之高遠;此雲‘誰是青雲器’,嘆貴者未必賢也。”《警世通言·蔣淑真刎頸鴛鴦會》:“嘗嫌 武生 粗悍,非青雲器也。” 清 董樵 《劉旅皇半剌》詩:“嗟爾青雲器,徘徊將焉如?”
白屋
(1).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房屋。一說,指以白茅覆蓋的房屋。為古代平民所居。《尸子·君治》:“人之言君天下者瑤臺九纍,而 堯 白屋。”《漢書·王莽傳上》:“開門延士,下及白屋。” 顏師古 註:“白屋,謂庶人以白茅覆屋者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白屋》:“古者宮室有度,官不及數,則居室皆露本材,不容僭施采畫,是為白屋也已。” 元 李翀 《日聞錄》:“白屋者,庶人屋也。《春秋》:‘丹 桓公 楹,非禮也。’在禮:楹,天子丹,諸侯黝堊,大夫蒼士黈黃色也。按此則屋楹循等級用采,庶人則不許,是以謂之白屋也。” 清 李漁 《玉搔頭·締盟》:“故此把白屋寒儒,都認做青雲貴客了。”
(2).指平民或寒士。 漢 荀悅 《漢紀·宣帝紀一》:“將軍輔翼幼君,將流大化,是以天下之士延頸企踵,爭願自効。今士見者皆露索、挾持,恐非 周公 輔相 成王 之禮,致白屋之意也。”《後漢書·文苑傳下·高彪》:“昔 周公旦 父 文 兄 武 ,九命作伯以尹華夏,猶揮沐吐餐,垂接白屋,故 周 道以隆,天下歸德。” 李賢 註:“白屋,匹夫也。”《新唐書·張玄素傳》:“ 周公 資聖人,而握沐吐餐,下白屋,況下 周公 之人哉?” 明 何景明 《壽許司馬》詩:“不屈朱門貴,能憐白屋貧。”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人人皆可由白屋而為王侯、卿相、師儒,人人皆可奮志青雲,發揚蹈厲,無階級之害。”
(3).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刺史 毛奕 表行貳師將軍,將 酒泉 、 敦煌 兵千人,至 樓蘭 屯田,起 白屋 ,召 鄯善 、 焉耆 、 龜茲 三國兵各千,橫斷注濱 河 。”
材德
才與德。 唐 韓愈 《送廖道士序》:“意必有魁奇、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間,而吾又未見也。” 唐 韓愈 《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銘》:“ 楊凝 、 孟叔度 以材德顯名朝廷。”
室家
(1).房舍;宅院。《書·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塗塈茨。” 曾運乾 正讀:“言為國如作室,既高其垣墉,以防大寇,亦當塞向墐戶,以防宵小。”《論語·子張》:“譬之宮牆, 賜 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 明 唐順之 《吳氏墓記》:“ 吳翁 乃於生時預為葬地,其營壙也如營其室家,其植木於墓也,如植於園圃。”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國民皆詩,亦皆詩人之具,而 德 卒以不亡。此豈篤守功利,擯斥詩歌,或抱異域之朽兵敗甲,冀自衛其衣食室家者,意料之所能至哉?”
(2).夫婦。《詩·周南·桃夭》:“ * ,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孔穎達 疏:“《左傳》曰:‘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謂夫婦也。” 朱熹 集傳:“室謂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漢書·匡衡傳》:“臣又聞室家之道修,則天下之理得。故《詩》始國風,《禮》本冠婚。”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 孫秀 降 晉 , 晉武帝 厚存寵之,妻以姨妹 蒯氏 ,室家甚篤。” 宋 蘇軾 《代侯公說項羽辭》:“今 秦 氏已誅,天下且定,民之父子室家,皆得保完以相守也。”
(3).妻子。《後漢書·列女傳·皇甫規妻》:“ 安定 皇甫規 妻者,不知何氏女也。 規 初喪室家,後更娶之。” 宋 莊季裕 《雞肋篇》卷中:“ 廣南 風俗,市井坐估多僧人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室家,故其婦女多嫁於僧。”《剪燈新話·愛卿傳》:“﹝ 愛卿 ﹞乃收淚自敘曰:‘妾本娼流……幸蒙君子求為室家。’” 清 洪楝園 《後南柯·情引》:“我 淳于毅 年逾弱冠,未有室家,假如得配如此,方不負歷年擇配之苦心呢。” 郭沫若 《<虎符>後話》:“ 信陵君 沒有後,可以作為他本沒室家的一個旁證。”
(4).泛指家庭或家庭中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等。《詩·小雅·常棣》:“宜爾室家,樂爾妻帑。”《楚辭·大招》:“室家盈庭,爵祿盛只。”《漢書·高帝紀上》:“﹝ 漢王 ﹞過 沛 ,使人求室家,室家亦已亡,不相得。” 宋 曾鞏 《洪州諸寺觀祈晴文》:“蓋茲疲隆之民,已出旱菑之後,室家凋弊,閭里愁嗟。” 清 顧炎武 《梓潼篇贈李中孚》詩:“篤論尊 尼父 ,清裁企 仲由 。當追君子躅,不與室家謀。” 馬君武 《從軍行》:“軍人別慈母,整裝赴前敵……生兒奉祖國,豈為室家謀。”
(5).家家,家家戶戶。《書·仲虺之誥》:“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獨後予。攸徂之民,室家相慶。’” 宋 蘇軾 《賀時宰啟》:“惟民罔知,合語則聖。凡有詔令,率先惠慈,固已遐邇爭傳,室家胥慶。”
此時
這時候。《後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四更天光景了。”
金門
(1).見“ 金馬門 ”。
(2).見“ 金明門 ”。
(3).代指富貴人家。《魏書·常景傳》:“夫如是,故綺閣金門,可安其宅;錦衣玉食,可頤其形。”
(4).指以黃金為裝飾的門。《封神演義》第六五回:“玉殿金門兩扇開,樂聲齊奏下瑤臺。”
異日
(1) 以後的一天或一段時間
留待異日再議
曰姑俟異日觀,云爾。——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2) 往日;從前
異日情誼,記憶猶新
世途
同“ 世塗 ”。 唐 李白 《古風》詩之五九:“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嶮巇。”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一折:“自家無運智,卻道世途艱。” 清 周亮工 《皖江與文燈岩》詩之三:“世途真坦易,吾道自飄搖。”詳“ 世塗 ”。
晏晏
(1).和悅貌。《詩·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毛 傳:“晏晏,和柔也。”《後漢書·何敞傳》:“今國家秉聰明之弘道,明公履晏晏之純德,君臣相合,天下翕然。”《人民文學》1978年第8期:“談笑晏晏地裝做把他們送去外地遊歷。”
(2).盛貌。《楚辭·九辯》:“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帶。” 王逸 註:“晏晏,盛貌。”
邊寇
侵犯邊疆的敵寇。 漢 桓寬 《鹽鐵論·伐功》:“及其後, 蒙公 死而諸侯叛 秦 ,中國擾亂, 匈奴 紛紛,乃敢復為邊寇。”《宋書·檀道濟傳》:“十二年,上疾篤,會 索虜 為邊寇,召 道濟 入朝。” 宋 范鎮 《長嘯卻胡騎賦》:“邊寇眾至,虜戰數挑,勝不可以近決,敵不可以前料。”
轔轔
(1).象聲詞。車行聲。《楚辭·九歌·大司命》:“乘龍兮轔轔,高駝兮沖天。” 朱熹 集註:“轔轔,車聲。” 唐 杜甫 《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轔轔--石道上獨輪水車,單調的輪軸聲。”
(2).象聲詞。雷鳴聲。 漢 崔駰 《東巡頌》:“天動雷霆,隱隱轔轔。” 宋 沉遼 《零陵先賢贊·煙塘老人》:“有頃大風,震電轔轔。”
邂逅
不期而遇
今夕何夕,見此邂逅。——《詩·唐風·綢繆》
邂逅發露,禍及知親。——《後漢書·杜根傳》
邂逅迷惑。——《三國志·管寧傳》
箴規
勸戒規諫。 漢 王符 《潛夫論·明闇》:“過在於不納卿士之箴規,不受民氓之謡言。”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圖象古昔,以當箴規。” 晉 陶潛 《詠三良》:“箴規嚮已從,計議初無虧。”《紅樓夢》第一一三回:“ 寶釵 初時不知何故,也用話箴規。” 魯迅 《花邊文學·玩笑只當它玩笑(上)》:“如果嘲笑 歐 化式白話的人,除嘲笑之外,再去試一試紹介外國的精密的論著,又不隨意改變,刪削,我想,他一定還能給我們更好的箴規。”
借秦
借 秦 朝亂亡為喻,以論治政之道。語出《漢書·賈山傳》:“ 賈山 , 潁川 人也…… 孝文 時,言治亂之道,借 秦 為諭,名曰《至言》。” 宋 蘇軾 《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之一:“曲無和者應思 郢 ,論少卑之且借 秦 。”
安危
平安和危險
奮勇搶救溺水兒童,不顧自己的安危
指畫
(1) 用手指指;指點
孩子們指畫著,“看,飛機!三架!又三架!”
(2) 以手代筆,蘸墨作畫
(3) 用指畫出的國畫
可否
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與 裨諶 乘以適野,使謀可否。” 宋 歐陽修 《為君難論上》:“是不審事之可否,不計功之成敗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音律》:“無論是非可否,悉宜聽之。” 陶鈍 《第三件棉襖》七:“妹妹雖然沒對 王成義 表示可否,可是肯定了要離婚。”
經綸
(1) 整理過的蠶絲
(2) 比喻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藝文類聚·吳均·與朱元思書》
大展經綸
滿腹經綸
(3) 借指抱負與才幹
朝綱
封建朝廷所制訂的法度綱紀
頒布朝綱
治具
(1).治國的措施。語本《莊子·天道》:“驟而語形名賞罰,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唐 韓愈 《進學解》:“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宋 曾鞏 《中書令制》:“某敏於學術,優有時材。以經遠之謀,彌綸治具;以察微之智,練達事幾。”
(2).備辦酒食;設宴。《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將軍昨日幸許過 魏其 , 魏其 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嘗食。” 明 張煌言 《北征錄》:“余至,盛為治具。” 清 趙翼 《竹初齋中逢蘭盛開宴集即事》詩:“因之腆治具,濃淡兩不揜。”
(3).準備。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賽諸葛》:“若使偵知我兵,預為治具,則難立克。”
致君
謂輔佐國君,使其成為聖明之主。《墨子·親士》:“良才難令,然可以致君見尊。”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致君 堯 舜 上,再使風俗淳。” 宋 岳珂 《桯史·王荊公》:“ 荊公 自以為遭遇不世出之主,展盡底藴,欲成致君之業。”
儒者
尊崇儒學、通習儒家經書的人。 漢 以後泛指一般讀書人。《墨子·非儒下》:“儒者曰:‘親親有術,尊賢有等。’”《史記·淮陰侯列傳》:“ 成安君 ,儒者也,常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沉孟端》:“ 沉孟端 先生 方學 ,雖本世醫,而通知古今,有儒者風。”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然而這些千篇一律的儒者們……一到圓形的地球,卻什麼也不知道。”
康世
治理天下。 南朝 齊 王儉 《高帝哀策文》:“康世以德,撥亂資武。”《北齊書·蔡儁傳》:“君有康世之才,終不徒然也,請以子孫為托。” 宋 蘇舜欽 《又答范資政書》:“處此至靜,益宜思念康世尊本之術。”
辱身
謂屈辱自己的身份。語本《論語·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伯夷 叔齊 與!”《史記·刺客列傳》:“ 聶政 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養老母。’” 司馬貞 索隱:“言其心志與身本應高絜,今乃卑下其志,屈辱其身。” 晉 葛洪 《抱朴子·交際》:“以違時為清高,以救世為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