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其六·詠鏡原文
香壓彤奩,光迎羅幌。
圓冰背結盤螭樣。
一泓秋水碧如煙,誰教移向妝檯上。
脈脈相看,盈盈難傍。
影娥池畔憑闌望。
妝成雙鏡照明簾,扶渠並蒂波間漾。
詩詞問答
問:踏莎行·其六·詠鏡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踏莎行·其六·詠鏡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二部
參考注釋
羅幌
(1).絲羅床帳。《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秋歌八》:“中宵無人語,羅幌有雙笑。” 唐 權德輿 《玉台體》詩之八:“空閨滅燭後,羅幌獨眠時。”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死寃家,無分同羅幌。”
(2).絲羅帷幔。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京洛篇>》:“珠簾無隔露,羅幌不勝風。” 唐 劉禹錫 《秋螢引》:“ 高麗 罘罳過珠網,斜歷琁題舞羅幌。” 唐 沉佺期 《長門怨》詩:“玉階聞墜葉,羅幌見飛螢。”
盤螭
盤卷的無角龍。 三國 魏 曹植 《桂之樹行》:“上有棲鸞,下有盤螭。”《紅樓夢》第三回:“這個人打扮與姑娘們不同……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纓絡圈。”
一泓
(1).清水一片或一道。 唐 李賀 《夢天》詩:“遙望 齊州 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京師園亭》:“一泓清池,茅檐數椽,水木明瑟,地頗雅潔。” 徐遲 《火中的鳳凰》:“就在萬頃良田之間,一泓流水前面,一座拱形石橋,通往私人藏書最大的一家--鐵琴銅劍樓。”
(2).猶言一汪。 宋 陸游 《龜堂避暑》詩:“硯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妝檯
婦女梳妝用的鏡台。亦借指閨房。 明 屠隆 《綵毫記·頒詔雲夢》:“舊家門逕滿青苔,不是 遼陽 千載,羞寶鏡,對粧臺。”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唐 馬登封 為皇后製粧臺,進退開合,皆不須人,巾櫛香粉,次第迭進,見者以為鬼工,誠絶代之技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銀漢橫斜玉漏催,穿針瓜果飣粧臺。”
(1).梳妝檯。 唐 盧照鄰 《梅花落》詩:“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臺。” 清 王韜 《淞濱瑣話·倪幻蓉》:“捧巨棗兩枚,置於牀前妝臺上。” 許地山 《空山靈雨·香》:“她說著,便抽出妝檯的抽屜,取了一條沉香線,燃著。”
(2).指女子的住處。 唐 韓溉 《鵲》詩:“幾度送風臨玉戶,一時傳喜到妝臺。”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幽媾》:“俺因此上弄鶯簧赴 柳 衙。若問俺妝臺何處也,不遠哩,剛則在 宋玉 東鄰第幾家。”
(3).借指女子。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使小生目視東墻,恨不得腋翅於妝臺左右。” 明 葉憲祖 《鸞鎞記·覓贈》:“為覓妝臺,即忙前去,休教遲捱。”
脈脈
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意。也用以形容水沒有聲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樣子
溫情脈脈
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朱自清《荷塘月色》
相看
親自觀看(多用於相親)
明日接迎春家去住兩日,以備人家相看。——《紅樓夢》
盈盈
(1) 形容清澈
春水盈盈
(2) 形容舉止、儀態美好
盈盈顧盼
(3) 形容快樂神情或美好情緒、氣氛等充分流露
喜氣盈盈
(4) 形容動作輕盈
盈盈起舞
(5) 十五歲
料他年紀多只在盈盈左右。——《鼓掌絕塵》
三五而盈。——《禮記·禮運》
影娥池
漢 代 未央宮 中池名。本鑿以玩月,後以指清澈鑒月的水池。《三輔黃圖·未央宮》:“ 影娥池 , 武帝 鑿以玩月。其旁起 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亦曰 眺蟾臺 。” 唐 上官儀 《詠雪應詔》詩:“花明 棲鳳閣 ,珠散 影娥池 。” 清 納蘭性德 《鵲橋仙·七夕》詞:“ 乞巧樓 空, 影娥池 冷,説著淒涼無算。”亦省作“ 影娥 ”。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賦》:“飄紅葉則落桂一枝,映青樓則 影娥 半面。” 清 納蘭性德 《清平樂·元夜月蝕》詞:“ 影娥 忽泛初弦,分輝借與宮蓮。”
憑闌
見“ 憑欄 ”。
成雙
(1) 構成一對
(2) 結為夫妻
照明
用燈光照亮
房間的強光照明
扶渠
亦作“ 扶蕖 ”。即芙蕖。荷花。《詩·鄭風·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毛 傳:“荷華,扶渠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雖備物之偕美,獨扶渠之華鮮。”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上:“扶渠並頭,娉婷望舒。” 漢 張奐 有《扶蕖賦》。
並蒂
指兩朵花並排地長在同一個莖上。 駱賓基 《午睡的時候》:“那圍裙是藍布的,四周扎著縫,在當中用白線勾著兩朵並蒂的大牡丹。”
並蒂:亦作“ 並蔕 ”。 1.兩朵花或兩個果子共一蒂。 唐 杜甫 《進艇》詩:“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宋 陸游 《或遺木瓜有雙實者香甚戲作》詩:“ 宣城 繡瓜有奇香,偶得並蒂置枕傍。”《鏡花緣》第一回:“同一梅花,有緑萼、硃砂之異;同一蓮花,有重臺、並蒂之奇。”
(2).比喻男女合歡或夫婦恩愛。 唐 皇甫松 《竹枝》詞之三:“芙蓉並蔕一心連,花侵隔子眼應穿。” 明 楊珽 《龍膏記·錯媾》:“樂事生平佔,天從人願,芙蓉並蒂,兔絲不斷。” 清 李漁 《慎鸞交·贈妓》:“有話須陳,並蒂分房各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