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銀燭江鄉此夜清,更闌洗酌喜初晴。
交論意氣無新故,語洽清狂見弟兄。
正倚縱橫詩興發,莫因蕭瑟壯心驚。
月華況近中秋色,肯負平原十日情。
詩詞問答
問:《仲秋日同黎縝之鄧伯喬訪歐子建飲貽安堂其諸從同集》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江鄉
多江河的地方。多指 江 南水鄉。 唐 孟浩然 《晚春臥病寄張八》詩:“念我生平好,江鄉遠從政。”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誌一》:“展 海子 直抵西城 中山王 冢,悉為稻田,引 新河 水注之,清波瀰漫數里,頗類江鄉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乍暖風煙滿江鄉,花裡行廚攜著玉缸。”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端午龍舟》:“蘭橈鼓動,旌旗蕩漾,頗有江鄉競渡之意。”
更闌
更深夜殘。 唐 方乾 《元日》詩:“晨雞兩遍報更闌,刁斗無聲曉露乾。” 宋 劉克莊 《軍中樂》詩:“更闌酒醒山月落,綵縑百段支女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如今已是更闌時候,妾身出來了,不可復進。”
意氣
(1) 志向與氣概
意氣風發
意氣揚揚。——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精神;神色
意氣自若。——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意氣之盛。——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3) 志趣
意氣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緒
意氣用事
新故
(1).新與舊。《韓非子·五蠹》:“夫古今異俗,新故異備。”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踰。” 晉 孫綽 《<蘭亭集>後序》:“往復推移,新故相換;今日之跡,明復陳矣。” 明 夏完淳 《班婕妤詠扇》詩:“彩色固不移,君心有新故。”
(2).指新來的人與故有的人。《北史·魏安豐王猛傳》:“頻經師旅,人物彫弊, 延明 招攜新故,人悉安業,百姓鹹附。”
(3).指新交與故友。 唐 杜甫 《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留後兼幕府諸公得柳字》:“相逢半新故,取別隨薄厚。”
清狂
(1).痴顛。《漢書·昌邑哀王劉賀傳》:“察故王衣服言語跪起,清狂不惠。” 顏師古 注引 蘇林 曰:“凡狂者,陰陽脈盡濁。今此人不狂似狂者,故言清狂也。或曰,色理清徐而心不慧曰清狂。清狂,如今白痴也。”《南史·江祿傳》:“ 子徽 亦有文采,而清狂不慧,常以父為戲。”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濮州女子》:“語多清狂,人謂不慧。”
(2).放逸不羈。 晉 左思 《魏都賦》:“僕黨清狂,怵迫 閩 濮 。” 金 趙元 《寄裕之》詩之二:“清狂舊日躭詩客,灰朽而今有髮僧。” 張昭漢 《吊吳子一粟墓》詩:“既俠亦清狂,取予廉復寬。”
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親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間的稱呼
縱橫
(1) 豎和橫互相交錯
眾壑縱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猶有曲挺縱橫者。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2) 奔放自如
筆意縱橫
(3) 賓士無阻
縱橫四海
(4) 放肆;無所顧忌
(5) 指合縱連橫
詩興
做詩的興致
詩興大發
這種奇景,古時侯的文人墨客看到了,往往忍不住詩興大發。——《海市》
蕭瑟
(1) 草木被秋風吹襲的聲音
秋風蕭瑟。——《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2) 寂寞淒涼
壯心
宏大的志願;壯志
壯心不已
月華
(1) 月光;月色
夜久無雲天練淨,月華如水正三更。——《秦併六國平話》
(2) 月光照射到雲層上,呈現在月亮周圍的彩色光環
近中
謂靠近凸透鏡中間高而微平的平面;或謂距凹透鏡的中心近。《墨子·經說下》:“鑒中之內。鑒者近中,則所鑒大,景亦大;遠中,則所鑒小,景亦小。” 孫詒讓 間詁:“ 陳 云:‘此為突鏡也。’按 陳 説近是。凡突鏡邊容下而中高處,其面微平,故有內外界。中之內,謂平面之內也。 劉 云:‘近中、遠中,指人距鏡中心言,據此仍當為凹面鏡也。’亦通。”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十月二五日》:“《墨子》所云:近中,則所見大,景亦大;遠中,則所見小,景亦小,今之作千里鏡、顯微鏡者,皆不出此言範圍。”
秋色
(1) 一種中常橄欖棕色,它比一般橄欖棕色稍暗,且稍稍綠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平原
廣闊平坦的原野
吾村十里皆平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十日
(1).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日, 堯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齒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按《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 羿 斃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堯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於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饞名。”參見“ 十日並出 ”。
(2).十乾所表示的日子。《周禮·春官·馮相氏》:“ 馮相氏 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預 註:“甲至癸。” 唐 韓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國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數窮六十,其將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時,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為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