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壽詩十二首·其三

作者:杜關 朝代:清代

自壽詩十二首·其三原文

齊魯風行石室開,西京文物重高材。

追隨白1*1虎聽經去,潦倒黃金賣賦來。

百中爭能無我敵,一鞭先著為人媒。

梁園舊事何堪問,朋輩凋零最可哀。

詩詞問答

問:自壽詩十二首·其三的作者是誰?答:杜關
問:自壽詩十二首·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自壽詩十二首·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杜關的名句有哪些?答:杜關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參考注釋

風行

(1) 盛行,普遍流行。通常是短時期的習慣、用法或式樣

風行一時

(2) 形容迅速

雷厲風行

石室

(1).古代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函。《左傳·莊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晉 杜預 註:“宗祏,宗廟中藏主石室。”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又東南逕 司馬子長 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漢陽 太守 殷濟 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新唐書·禮樂志三》:“建石室於寢園,以藏神主,至禘祫之歲,則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書·禮志二》:“ 漢 以後,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 唐 楊炯 《為薛令祭劉少監文》:“石室兮沉沉, 蓬萊山 兮寂又陰。” 宋 葉適 《朱文昭母楊氏輓詞》:“古今歸石室,筆削紀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極堅固的防守設施。《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近 劉氏 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任授失賢,一朝喪沒,君臣係頸,共為羈僕。”

(4).古代藏圖書檔案處。《史記·太史公自序》:“ 周 道廢, 秦 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 晉 葛洪 《抱朴子·內篇自序》:“雖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緘之金匱,以示識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 宋 司馬光 《神宗皇帝輓辭》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繼皇墳。” 清 錢謙益 《李自華父可守贈承德郎刑部山東清吏司主事制》:“為觀於石室,視我贊書。”

(5).岩洞。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吳王 知 范蠡 不可得為臣,謂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請如命。’”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嶽巔,石室青青與天連。”《晉書·嵇康傳》:“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見一卷素書,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見。” 唐 於鄴 《贈隱者》詩:“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 宋 蘇軾 《游桓山記》:“登 桓山 ,入石室。” 陳毅 《七星岩》詩:“石室嘆鑽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傳說中的神仙洞府。 漢 劉向 《真君傳》:“ 赤松子 者, 神農 時雨師也……數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隨風雨上下。”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 始興機山 東有兩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數十所。經過,皆聞有金石絲竹之響。”《剪燈新話·申陽洞記》:“更前百步,豁然開朗,見一石室,榜曰:申陽之洞。守門者數人,裝束如昨夕廟中所睹。” 清 徐喈鳳 《會仙記》:“ 秋鴻 以扇拂壁,忽豁大門,肅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別有天地。” 黃侃 章炳麟 《遊仙聯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喬 松 儔。”

西京

古都名。(1) 西漢 都 長安 , 東漢 改都 洛陽 ,因稱 洛陽 為 東京 , 長安 為 西京 。(2) 隋煬帝 建 洛陽 為 東京 ,因稱 長安 為 西京 。(3) 唐 顯慶 二年,以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長安 為 西都 ,一稱 西京 , 天寶 元年,定稱 西京 , 至德 二載,改稱 中京 。(4) 唐 至德 二載收復兩京,還都 長安 ,因 鳳翔 是兩京未復時 肅宗 之駐地,改 鳳翔郡 為 鳳翔府 ,建號 西京 , 上元 元年,廢京號。(5) 南詔王 尋閣勸 時,以 太和 (指 羊苴咩城 )為 西京 ,至 世隆 稱帝,改稱 中都 。(6)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於 魏州 ,以 魏州 為 東京 興唐府 ,以即位前的 晉王 舊都 太原府 為 西京 ,十一月復 唐 舊制改 西京 為 北京 。(7)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復 唐 舊制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至 晉 天福 三年罷京。(8) 五代 後晉 天福 三年自東都 河南府 遷都 汴州 ,以 汴州 為 東京 開封府 ,改東都 河南府 為 西京 , 漢 周 及 北宋 沿襲不改。(9) 遼 重熙 十三年,升 雲州 為 大同府 ,建號 西京 ,沿至 金 代不改。(10)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長安 ,稱 西京 。(11) 明 張獻忠 以 蜀 王府為宮, 成都 曰 西京 。

文物

歷代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價值的東西;指禮樂制度

高材

見“ 高才 ”。

追隨

(1)

(2) 仿效前人的事跡

(3) 跟隨

經常追隨著他的記者們

潦倒

(1) 舉止散漫,不自檢束

幾分潦倒模樣

(2) 頹喪,失意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一技無成,半生潦倒

(3) 衰老

龍鍾潦倒

(4) 反常;顛倒

言語潦倒

黃金

(1)

(2) 銅

黃金折。——《戰國策·齊策四》

太傅齎黃金。

(3) 金

天作黃金色。——《廣東軍務記》

(4) 金黃色

黃金絡馬頭。——《樂府詩集·陌上桑》

(5) 見“金”

賣賦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序:“ 孝武皇帝 陳皇后 ,時得幸,頗妒,別在 長門宮 ,愁悶悲思。聞 蜀郡 成都 司馬相如 ,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 相如 、 文君 取酒,因於解悲愁之辭,而 相如 為文以悟主上, 陳皇后 復得親幸。”後以“賣賦”泛指賣文取酬。 元 范梈 《秋日集詠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編修諸公十韻》之五:“題橋一字終何益,賣賦千金竟或無。” 清 黃景仁 《得稚存淵如書卻寄》詩:“插標賣賦愁絶倒,臣 朔 苦長時不飽。”

百中

猶言百發百中。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楊葉之大,加百中焉,可謂善射矣。” 唐 杜甫 《見王監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詩之一:“一生自獵知無敵,百中爭能恥下鞲。” 唐 元稹 《觀兵部馬射賦》:“引滿雷碎,騰凌飈疾,皆窮百中之妙,盡由一札而出。”

爭能

(1).比才能或本領。《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荀子·君子》:“不矜矣,夫故天下不與爭能而致善用其功。”

(2).猶逞能。 唐 杜甫 《見王監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詩之一:“一生自獵知無敵,百中爭能恥下鞲。” 浦起龍 心解:“爭能,爭顯其能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長篇累幅,多至百韻,少亦數十韻,爭能鬭巧,層出不窮。”

(3).猶怎能。 遼興宗 《以司空大師不肯賦詩以詩挑之》:“吾師如此過形外,弟子爭能識淺深?”

無我

佛教基本教義之一,斷言否認靈魂、本體或任何其他先於任何現象存在的永久的物質實體的存在

一鞭先著

後以為爭先的典實。亦泛指先行。

為人

(1) 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態度

他為人正直

為人正派

為人不忍。——《史記·項羽本紀》

公子為人。——《史記·魏公子列傳》

其為人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為人迂訥。——《聊齋志異·促織》

(2) 與人友好地交往

他素日很為人

(3) 像貌特徵

為人潔白晰。——《樂府詩集·陌上桑》

梁園

(1).即 梁苑 。 西漢 梁孝王 的 東苑 。 唐 韋應物 《送李十四山東遊》詩:“ 梁 楚 多大蕃,高論動侯伯……立馬望東道,白雲滿 梁園 。” 明 沉受先 《三元記·祝壽》:“嘆 金谷 、 梁園 ,多少繁華一夢中。” 清 顧炎武 《梁園》詩:“ 梁園 詞賦想遺音,雕繢風流遂至今。” 章炳麟 《梁園客》詩:“聞道 梁園 客最豪,山中 谷永 太蕭條。”參見“ 梁苑 ”。

(2).借指皇室的宅第園林。 唐 魏元忠 《修書院學士奉敕宴梁王宅》詩:“大君敦宴賞,萬乘下 梁園 。” 唐 張說 《安樂郡主花燭行》:“ 梁園 山竹凝雲漢,仰望高樓在天半。”

(3).指 汴京 。今 河南省 開封市 。 宋 陳師道 《騎驢》詩之二:“獨無 錦里 驚人句,也得 梁園 畫作圖。” 任淵 註:“ 梁園 ,指 汴京 。” 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一折:“拜辭了年高的父母,我一徑的取應往 梁園 去。” 清 陳維崧 《採桑子·正月十二日從吳天石處獲讀緯雲弟京邸春詞因和其韻》詞:“ 杜陵 諸弟飄零甚,幾陣離鴻。捩影長空。 燕市 、 梁園 類轉蓬。”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隱》:“ 李白 與 宗氏 的結合,時期估計當在 天寶 三年(公元744年),地點當在 梁園 ( 河南 開封 )。”

(4).指劇場,戲園。 元 無名氏 《藍采和》第一折:“貧道觀看多時,見 洛陽 梁園棚內,有一伶人,姓 許 名 堅 ,樂名 藍采和 。” 元 湯式 《哨遍·新建構欄教訪求贊》套曲:“這構欄領鶯花獨鎮著乾坤內,便一萬座梁園也到不得。”

舊事

已往的事;從前的事

舊事重提

何堪

(1).怎能忍受。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盧 相 邁 不食鹽醋,同列問之:‘足下不食鹽醋,何堪?’” 清 呂大器 《鎮羌道上有感》詩:“鷹眼何堪秋草枯? 姑臧 清節至今無。”

(2).豈可;哪裡能。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可。 宋 歐陽修 《筆說·峽州詩說》:“‘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若無下句,則上句何堪?既見下句,則上句頗工。” 清 潘陸 《彭澤縣》詩:“地借 陶潛 著,人思 狄相 賢。何堪尋廢縣?沙草浸寒泉。” 葉聖陶 《窮愁》:“阿母一襖,春間已敝,不與補綴,何堪著體?”

朋輩

同輩的友人;志同道合的友人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

凋零

(1) 衰敗,不振

(2) 用來喻人的死傷離散

可哀

(1).令人悲痛。《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舉而滅之,可哀也哉。”

(2).可憐。 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十八》:“所以多有這‘合群的愛國的自大’的國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詩詞推薦

  • 予去歲在長沙數與處度元實相從把酒自過嶺來

    黃庭堅宋代〕玄霜搗盡音塵絕,去作湖南萬里春。想見山川佳絕地,落花飛絮轉愁人。
    自壽詩十二首·其三原文_自壽詩十二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傷逝·其一

    李之世明代〕奔湍寧駐壑,頹雲豈歸山。眷我室中人,一逝永無還。結髮事中閨,柔嘉靜且閒。冰操亮為矢,服約志所歡。漫雲
  • 買舟

    沈說宋代〕租得舟如葉,低低半搭篷。僅堪容野客,還喜友漁翁。溯水斜盼浪,懸崖逆鬥風。去程應不計,且泊槿花叢。
  • 玉樓春

    歐陽修宋代〕沈沈庭院鶯吟弄。日暖煙和春氣重。綠楊嬌眼為誰回,芳草深心空自動。倚闌無語傷離鳳。一片風情無處用。尋思
    自壽詩十二首·其三原文_自壽詩十二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江侯邀予作山水書以贈之

    王當宋代〕江侯樂山水,誓卜山水居。遊戲天目道,箬帽跨蹇驢。村童習識之,拍手知且呼。行行不知顧,心與山水俱。於茲
    自壽詩十二首·其三原文_自壽詩十二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客懷

    江源明代〕兩年不見故園書,可是江南無雁魚。總為浮名淹歲月,天涯愁絕又春餘。
  • 赴亳州教官次韻和中書錢舍人及亳州守晁美叔

    張耒宋代〕久知疏慵難應接,勉強一官親訟牒。羈窮正似鳩無巢,擺去不如魚有鬣。從來書史鈍蹊徑,更嘆詩騷窮事業。幾思
  • 山中有感

    陳藻宋代〕每看負月非人世,錯認江山是畫圖。誰解吟詩追李杜,何須涉海訪蓬壺。
    自壽詩十二首·其三原文_自壽詩十二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讀於濆詩

    畢仲游宋代〕於濆詩不多,遺藁數千葉。緬觀作者意,重嘆今人拙。雅辭清我骨,勁氣噴壁裂。感激生亂亡,辛酸更愁絕。長城
  • 游浮玉三首

    蔡肇宋代〕百川日夜赴清潯,此地朝宗見本心。蒼鶻養雛歸絕壁,老蛟伏卵護寒金。江昏潭火何從起,歲旱豪牛或可沉。誰把
  • 長安書事

    黃滔唐代〕終不離青山,誰道雲無心?卻是白雲士,有時出中林。昨日擎紫泥,明日要黃金。炎夏群木死,北海驚波深。伏蒲
    自壽詩十二首·其三原文_自壽詩十二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渡荊江

    牛燾清代〕萬里金沙水,蒼茫匯眾流。浪融巫峽雪,聲落洞庭秋。吳楚憑天塹,荊襄據上游。溯洄鄉思切,彼岸更回頭。
  • 生查子 以下原有解冤結北方一日一首未注名

    佚名宋代〕夜來忽睹一場希,乍見幾個燈蛾兒,堪人嗟呀。 * 貪嗔不肯舍。錯認燈光,隨高隨下。火焰根前,百般顛耍。十
  • 與愚上人宿天竺·其一

    釋道潛宋代〕夕陽山氣藹蔥蔥,路轉松陰復幾重。行過石橋人未見,數聲先聽寺樓鍾。
  • 感秋

    汪莘宋代〕年年不是要悲秋,秋氣愁人不自由。誰見江南魂斷處,瀟湘帝子在眉頭。
    自壽詩十二首·其三原文_自壽詩十二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自得軒

    乾隆清代〕寶額煥楣檐,因文理趣拈。聖人能自得,小子嘆前瞻。鐙事收銀燭,年光發繡簾。優遊翰墨苑,覺此足沉潛。
  • 偶題

    張祜唐代〕古來名下豈虛為,李白顛狂自稱時。唯恨世間無賀老,謫仙長在沒人知。
  • 夏夜

    石存禮明代〕獨坐萬感集,高城初漏過。起行明月底,靜看落花多。林影沾清露,池光接絳河。終宵愛涼爽,不問夜如何。
  • 明漪樓

    乾隆清代〕曲池冰凍未生波,借問明漪意若何。無極濂溪著圖說,互為根究靜居多。
  • 至日感懷三絕·其三

    李轅明代〕陽氣初回尚閉關,松兒何處覓羊環。去年拜節嫌衣短,今日無由見汝顏。
自壽詩十二首·其三原文_自壽詩十二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