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於濆詩

作者:畢仲游 朝代:宋代

讀於濆詩原文

於濆詩不多,遺藁數千葉。

緬觀作者意,重嘆今人拙。

雅辭清我骨,勁氣噴壁裂。

感激生亂亡,辛酸更愁絕。

長城句最苦,三讀淚流血。

莫學蒙將軍,功高家國滅。

詩詞問答

問:讀於濆詩的作者是誰?答:畢仲游
問:讀於濆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八部

參考注釋

遺藁

見“ 遺稿 ”。

千葉

(1).千代,千世。《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孰能本枝於千葉,重光於萬祀。” 宋 無名氏 《<顏氏家訓>序》:“常雌黃朝廷,品藻人物,為書七卷,式范千葉,號曰《顏氏家訓》。”

(2).形容花瓣重迭繁多。 南朝 陳 張正見 《艷歌行》:“蓮舒千葉氣,燈吐百枝光。” 唐 皮日休 《惠山聽松庵》詩:“千葉紅蓮舊有香,半山金剎照方塘。”參見“ 千葉蓮 ”。

(3).枝葉繁多。 唐 李頎 《魏倉曹東堂檉樹》詩:“愛君雙檉一樹奇,千葉齊生萬葉垂。”

作者

(1) 文章的寫作者;藝術品的創造者

(2) 創始之人

今人

現代人;當代人。與“古人”相對。 唐 韓愈 《與馮宿論文書》:“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於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端肅拜》:“今人止以為婦人之禮。” 郭小川 《西出陽關》詩:“風砂呵風砂,只望你不把今人當古人!”

雅辭

(1).平素的言語。《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天子以 伍被 雅辭多引 漢 之美,欲勿誅。”

(2).文雅的言辭。

勁氣

(1).凜烈的寒氣。 晉 陶潛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詩:“勁氣侵襟袖,簞瓠謝屢設。” 唐 王勃 《九成宮頌》:“凜勁氣於叢楹,起淒風於洞穴。” 宋 蘇轍 《王君貺生日》詩:“純陰十月晚,勁氣肅群驕。”

(2).謂剛強正直的氣概。 唐 韓愈 《上襄陽於相公書》:“正聲諧《韶》《濩》,勁氣沮金石。”《明史·楊俊民傳》:“ 廷 守 蘇州 時,人比之 趙清獻 。直節勁氣,始終無改。” 清 管同 《與友人論文書》:“垂示古文三篇,比前稍進,然終孱弱無勁氣,未得為佳。”

方言。勁頭,勇氣。 柳青 《銅牆鐵壁》第一章:“他們認為 胡宗南 在南路吃了三回敗仗,就是還有些勁氣,也不準再敢冒失進攻上來。”

感激

(1) 因為別人的好意或幫助而對他有好感

感激不盡

我把電話打通了,他感激地謝了我。——《小桔燈》

(2) 對於施恩者懷有熱烈友好的感情,促使人去報答恩情

感激施捨

(3) 感動奮發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出師表》

亂亡

(1).敗亂滅亡。《管子·明法》:“人主專以其威勢予人,則必有劫殺之患;專以其法制予人,則必有亂亡之禍。” 漢 劉向 《列女傳·楚平伯嬴》:“今君王棄儀表之行,縱亂亡之欲,犯誅絶之事,何以行令訓民?” 明 張綸 《林泉隨筆》:“賞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其當也,猶為爭奪之漸;其不當也,即為亂亡之基。”

(2).猶離亂。 唐 元結 《舂陵行》:“州小經亂亡,遺人實困疲。” 清 方苞 《讀<君牙><冏命><呂刑><文侯之命><費誓><秦誓>》:“自《君牙》以下六篇,皆 孔子 摭拾於亂亡之餘,非得之 周 室之史記也。”

辛酸

指辣味和酸味;比喻悲苦

愁絕

極端憂愁。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沉飲聊自遣,放歌頗愁絶。” 唐 戴叔倫 《轉應詞》:“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絶。” 宋 王沂孫 《慶宮春·水仙》詞:“國香到此誰憐?煙冷沙昏,頓成愁絶。”

長城

(1) 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河北山海關,全長6700公里。公元前3世紀秦統一中國後,聯結戰國時燕、趙、秦之城並延長,始成長城。長城不但是中國最重要的歷史文物,而且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2) 堅不可摧的力量或防禦物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流血

(1) 人或動物的血液從傷口流出

傷口大量地流血

(2) 特指負傷或犧牲

將軍

(1)

(2) 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或“帥”

(3) 將西洋棋中的“王”暴露在對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馬上保護起來(如在其間放上另一棋子),則下一步便可能被對方吃掉

(4) 比喻給人出難題,使人感到難辦

他當眾將了我一軍,要我表演舞蹈

家國

家與國。亦指國家。《逸周書·皇門》:“是人斯乃讒賊媢嫉,以不利於厥家國。”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自是後, 頃公 恐懼,不聽聲樂,不飲酒食肉,內愛百姓,問疾弔喪,外敬諸侯,從會與盟,卒終其身,家國安寧。”《魏書·司馬昱傳》:“ 超 父 愔 為 會稽 太守, 超 假還東, 昱 謂之曰:‘致意尊公,家國之事,遂至於此。’”《資治通鑑·唐肅宗至德二載》:“十一月, 廣平王 俶 、 郭子儀 來自 東京 ,上勞 子儀 曰:‘吾之家國,由卿再造。’” 明 張居正 《答上師相徐存齋書》:“老師以家國之事託之於不肖也,天下亦莫不聞。”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家國雖殊道自均,須知主僕即君臣。” 清 秋瑾 《滿江紅·感懷》詞:“自由香,常思爇;家國恨,何由雪?” 陳毅 《送董老出席舊金山會議》詩:“百年家國恨, 禹 城日傾頽。”

詩詞推薦

讀於濆詩原文_讀於濆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