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前韻贈葉權之

作者:慕容彥逢 朝代:宋代

再次前韻贈葉權之原文

廣文新決科,恩袍斗春綠。

香名滿眾耳,要路策高足。

阿房得第五,中眉嗟志目。

平明趨省門,容儀聳旁矚。

廩薄雖屢空,潤身非潤屋。

朅來鎖南宮,迨此東風燠。

吟喔夜不休,立侍窘童僕。

詩成字字清,華星點秋肅。

中含不盡意,往往念歸沐。

遙知臥鴟夷,獨酌慰齋宿。

雲誰可與飲,鄰有三不速。

篇卷正沉迷,當以從事趣。

詩詞問答

問:再次前韻贈葉權之的作者是誰?答:慕容彥逢
問:再次前韻贈葉權之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慕容彥逢的名句有哪些?答:慕容彥逢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參考注釋

廣文

唐天寶九年設廣文館。設博士、助教等職,主持國學。明清時因稱教官為“廣文”,亦作“廣文先生”

諸公袞袞登台省,廣文先生官獨冷。甲第紛紛厭梁肉,廣文先生飯不足。——唐· 杜甫《醉時歌贈廣文館學士鄭虔》

決科

謂參加射策,決定科第。後指參加科舉考試。 漢 揚雄 《法言·學行》:“或曰:‘書與經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啞爾笑曰:‘須以發策決科。’” 李軌 註:“射以決科,經以策試,今徒治同經之書而不見用,故笑之。” 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誄》:“決科聯中,休問用張。” 宋 岳珂 《愧郯錄·場屋編類之書》:“自國家取士場屋,世以決科之學為先。”

香名

猶美名。 唐 岑參 《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詩:“青春登甲科,動地聞香名。” 唐 李嘉祐 《廣陵送林宰》詩:“清政過前哲,香名達至尊。”

要路

(1) 重要的道路,主要的通道

(2) 比喻顯要的地位

策高足

謂乘上等快馬疾馳。高足, 漢 代驛傳設高足、中足、下足三等馬匹,高足為上等。《文選·<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李善 註:“高,上也。”參閱《漢書·高帝紀下》“乘傳詣 雒陽 ”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如淳 說。

阿房

指 阿房宮 。 漢 班固 《東都賦》:“子徒習 秦 阿房 之造天,而不知 京洛 之有制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鑒 章華 之召災,悟 阿房 之速禍。” 宋 康與之 《訴衷情令·長安懷古》詞:“ 阿房 廢址 漢 荒丘,孤兔又羣游。”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二章:“ 項羽 之燒 阿房 ,赤眉之燒 長安 , 董卓 之燒 河陽 ,火延三月不止,民為之盡。”

梵語。地獄中鬼卒名。《唐詩紀事》卷六六引 唐 鄭愚 《大溈靈祐師銘》:“牛阿房,鬼王通。專覷捕,見西東。”參見“ 阿旁 ”。

得第

科舉考試取中須評定等第,因稱中式為得第。 元 關漢卿 《魯齋郎》第四折:“如今都應過舉,得第了也。”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喜諧》:“只怕你得第之後,有個繡球樓上打,他情分辜負煞。”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傳》:“ 寧津生 自是誦 應震 文,而得第者四。” 鄭觀應 《盛世危言·考試上》:“功令所在,士之工此者得第。”

中眉

猶中榜。眉,題額,比喻榜。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內閣中書》:“﹝ 王葑亭 ﹞於 乾隆 己丑會試列明通榜,授此官。有《謝友人賀啟》云:‘鎩羽南宮,方笑中眉無勇;摛毫東掖,忽欣除目有名。’”

平明

天亮的時候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省門

(1).宮門;禁門。《資治通鑑·漢安帝延光四年》:“時 江京 、 劉安 及 李閏 、 陳達 等俱坐省門下, 程 ( 孫程 )與 王康 共就斬 京 、 安 、 達 。”《資治通鑑·漢獻帝興平二年》:“ 酈 出,詣省門,白‘ 傕 不肯奉詔,辭語不順。’” 胡三省 註:“天子所居曰禁中,亦曰省中。省門,即禁門也。” 宋 鄭文寶 《南唐近事》:“ 員 夢中驚喜,理服馳馬詣省門。”

(2).指禮部衙門。亦指禮部試進士的場所。禮部隸尚書省,故稱。 唐 劉禹錫 《插田歌》:“省門高軻峨,儂入無度數。” 宋 葉適 《孫永叔墓志銘》:“君負其能,踏省門五六,然終不得第名於進士。”

(3).指省治。 清 龍啟瑞 《何雨人家傳》:“君聞變,先以老弱藏鄉僻善處,而與族弟 進賢 急走省門求援。”

容儀

容貌和儀表;容貌舉止

一表容儀

旁矚

遍視。 宋 蘇軾 《延和殿奏新樂賦》:“ 延英 旁矚,念故老之不來; 講武 前臨,消羣慝之交構。”

屢空

(1).經常貧困。謂貧窮無財。《論語·先進》:“ 回 也其庶乎!屢空。” 何晏 集解:“言 回 庶幾聖道,雖數空匱而樂在其中。” 晉 陶潛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詩:“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受私橋》:“ 臨安府 張大興 李二 為莫逆交, 李 家雖屢空,然賦性不苟,故 張 重之。”

(2).多次空了。 宋 蘇軾 《趙清獻公神道碑》:“令皆喜,爭盡力, 虔 事為少,獄以屢空。”

潤身

使自身受益

潤屋

(1).使居室華麗生輝。《禮記·大學》:“富潤屋,德潤身。” 唐 康駢 《劇談錄·郭鄩見窮鬼》:“ 王氏 潤屋之資,幾侔 猗頓 。”

(2).富有。 晉 葛洪 《抱朴子·安貧》:“明哲消禍於未來,知士聞利則慮害,而吾子訊僕以汎舟,孳孳於潤屋。”《南史·顧協傳》:“及為舍人,同官者皆潤屋。” 宋 寶華 《治平寺藏輪殿記》:“有檀越 李子清 者……家世潤屋,不慕經營。”

朅來

(1).猶言去。《後漢書·張衡傳》:“回志朅來從玄諆,獲我所求夫何思!” 李賢 註:“朅,去也。”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朅來游 嵩 峯,羽客何雙雙。” 唐 李涉 《春山三朅來》詩之一:“釣魚朅來春日暖,沿溪不厭舟行緩。” 宋 蘇軾 《朱壽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求之五十年得之蜀中》詩:“ 長陵 朅來見大姊, 仲孺 豈意逢將軍?” 清 顧炎武 《張隱君元明於園中置一小石龕曰仙隱祠》詩:“朅來未得從 黃石 ,老至先思伴 赤松 。”

(2).猶言來。歸來;來到。《文選·陸機<吊魏武帝文>》:“詠歸塗以反旆,登 崤 澠 而朅來。” 呂延濟 註:“朅來,言歸去來也。” 唐 張九齡 《歲初登高安南樓言懷》詩:“朅來 彭蠡 澤,載經 敷淺原 。” 宋 辛棄疾 《念奴嬌·戲贈善作墨梅者》詞:“疑是花神,朅來人世,占得佳名久。” 清 汪士鋐 《陳滄洲太守出瘞鶴銘於江中以拓本見示作歌記之》:“朅來江邊問遺碣,太息墨寶存空亭。”

(3).猶言爾來或爾時以來。 南朝 梁 何遜 《行經孫氏陵》詩:“朅來已永久,年代曖微微。” 唐 柳宗元 《韋道安》詩:“朅來事儒術,十載所能逞。” 宋 蘇軾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詩:“朅來東遊慕人爵,棄去舊學從兒嬉。” 清 嵇曾筠 《五台山》詩:“朅來幸得公務閒,閒情暫寄水石間。” 梁啓超 《愛國歌》之三:“君不見朅來 歐 北天驕驟進化,寧谷久扃吾文明。”

(4).助詞。 晉 張協 《雜詩》之六:“朅來戒不虞,挺轡越飛岑。”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三十:“朅來豪遊子,勢利禍之門。” 宋 蘇軾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朅來 震澤 都如夢,只有 苕溪 可倚樓。”

(5).何來。朅,通“ 曷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回車朅來兮,絶道 不周 ,會食 幽都 。”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行》:“高節難久淹,朅來空復辭。” 宋 陳與義 《衡山道中》詩之三:“朅來巖谷游,卻在浮雲外?”

(6).何不來。朅,通“ 盍 ”。 唐 李商隱 《井泥》詩:“我欲秉鈞者,朅來與我偕?” 宋 樂雷發 《烏烏歌》:“朅來相就飲斗酒,聽我仰天歌烏烏!”

南宮

複姓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吟喔

(1) 有節奏地誦讀

曼聲吟喔

(2) 寫作詩詞;推敲詩句

執卷吟喔,搜尋殊苦

驢上吟喔。——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不休

不停止,不罷休。《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共苦戰鬦不休,以有侯王。”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即如《大風》、《垓下》、《易水》、《秋風》,古人已臻極至,無容更贅一詞,乃尚剌剌不休,用心無用之地,何其不自量也!” 浩然 《艷陽天》第二二章:“﹝ 啞吧 ﹞嘴裡邊‘啊嗎嗎,啊嗎嗎’地叫個不休。”

立侍

在尊長身旁站立侍奉。《禮記·鄉飲酒義》:“鄉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三國志·魏志·典韋傳》:“常晝立侍,終日,夜宿帳左右,稀歸私寢。”

童僕

(1) 家中侍候主人的孩童和僕人

(2) 男僕

星點

一點兒;一星一點

沒星點官架子

不盡

(1)

不完全

不盡合理

(2)

沒有盡頭;不完

感恩不盡

往往

(1) 每每;時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處處;到處

往往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卒中往往語。——《史記·陳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紛紛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梁軍。——《史記·吳王濞列傳》

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漢書·司馬遷傳》

歸沐

回家洗髮。《詩·小雅·采綠》:“予髮曲局,薄言歸沐。”後用以指官吏休假。 唐 劉禹錫 《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並浙東元相公酬和斐然繼聲》詩:“五日思歸沐,三春羨眾邀。” 宋 蘇軾 《與子由飲清虛堂感念存沒》詩:“天風淅淅飛玉沙,詔恩歸沐休早衙。”

遙知

謂在遠處知曉情況。 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詩:“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金 元好問 《汴禪師自斷普照石為斫以詩見餉為和》之一:“遙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鴟夷

(1).革囊。《戰國策·燕策二》:“昔者 五子胥 説聽乎 闔閭 ,故 吳王 遠跡至於 郢 。 夫差 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史記·伍子胥列傳》:“ 吳王 聞之大怒,乃取 子胥 屍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取馬革為鴟夷。鴟夷,榼形。”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死忠》:“你一死之後,當取汝屍盛以鴟夷之革,浮之江中。”

(2).借指 春秋 吳 伍員 。 明 高啟 《行路難》詩之二:“ 鉤弋 死 雲陽 , 鴟夷 棄江沙。”

(3).指盛酒器。《藝文類聚》卷七二引 漢 揚雄 《酒賦》:“鴟夷滑稽,腹如大壺,盡日盛酒,人復藉酤。” 宋 司馬光 《柳溪對雪》詩:“鴟夷賒美酒,油壁繫輕車。” 清 陳維崧 《滿庭芳·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賦此詞》:“看鴟夷撲滿,磊磊邱樊。”一本作“ 鴟彝 ”。

(4).即 鴟夷子皮 。 唐 杜牧 《杜秋娘詩》:“ 西子 下 姑蘇 ,一軻逐 鴟夷 。” 馮集梧 註:“《史記·貨殖傳》: 范蠡 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 齊 為 鴟夷子皮 。”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詞:“欲酹 鴟夷 、 西子 ,未辨當年功業,空繫五湖船。” 郁達夫 《留別》詩之二:“ 鴟夷 應笑先生拙,難買輕舟泛五湖。”參見“ 鴟夷子皮 ”。

(5).拇指。行酒令的手勢。

獨酌

獨飲。 南朝 宋 鮑照 《園葵賦》:“獨酌南軒,擁琴孤聽。”《新唐書·馬周傳》:“ 周 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眾異之。” 明 劉基 《題梅屏》詩之二:“獨酌梅花下,憐花與鬢同。” 清 陳夢雷 《木癭瓢賦》:“操一瓢兮獨酌,濯清泉兮汲明月。”

齋宿

在祭祀或典禮前,先一日齋戒獨宿,表示虔誠。 漢 賈誼 《新書·春秋》:“齋宿而請於廟曰:‘孤實不佞,不能尊道,吾罪一。’”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大內》:“每遇大禮,車駕齋宿,及正朔朝會於此殿。”《儒林外史》第三七回:“眾人都在兩邊書房裡齋宿。”

不速

謂未受邀請而突然來臨。 宋 王安石 《和耿天騭同游定林》詩:“道人深閉門,二客來不速。”《玉嬌梨》第一回:“今早見風日好,恐怕錯過花期,所以約了 蘇老先生 ,不速而至。” 力揚 《射虎者及其家族·白銀》詩:“大家正要磨亮斧頭,去採伐山毛櫸,卻來了兩位不速的尊貴的客人。”參見“ 不速之客 ”。

篇卷

指書籍。 晉 葛洪 《抱朴子·釋滯》:“道書之出於 黃 老 者,蓋少許耳,率多後世之好事者,各以所知見而滋長,遂令篇卷至於山積。”《隋書·經籍志一》:“俗儒趨時,益為其學,篇卷第目,轉加增廣。”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舊唐書》志後序云:‘ 三代 之書,經 秦 殆盡。 漢武帝 、 河間王 始重儒術,於灰燼之餘,拾纂亡散,篇卷僅而復存。’”

沉迷

深深地迷惑或迷戀

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於此。——丘遲《與陳伯之書》

從事

(1) 乾某項事業

他已經從事貿易工作多年

(2) 處理;處置

而行之既久,是又以軍法從事。——蘇軾《教戰守》

慎重從事

(3) 辦事;辦理事務

朝夕從事

(4) 官職名

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資治通鑑》

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詩詞推薦

再次前韻贈葉權之原文_再次前韻贈葉權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