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蓂舒八葉谷為辰,屢省賡歌欽四鄰。
經歷事多翻畏事,撫臨民久越憐民。
曰衣曰食足艱致,惟織惟耕要最真。
考訂程圖重摹泐,詎寧繪帙賞精神。
詩詞問答
問:《重華宮茶宴廷臣及內廷翰林等題程棨耕織圖聯句復成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一
參考注釋
賡歌
酬唱和詩。 唐 李白 《明堂賦》:“千里鼓舞,百寮賡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愛推同氣了良緣,賡歌一絶于歸樂。” 鄭觀應 《盛世危言·議院》:“ 中國 歷代帝王,繼統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賡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見。”
四鄰
周圍的鄰居;左鄰右舍
街坊四鄰
經歷
(1) 親身遇到過的事情
個人經歷的故事
(2) 親身遇到過
幾年後他經歷過一次類似中暑的情況
(3) 歷時
上古之事,經歷數千載
畏事
(1).膽小怕事。《漢書·楊敞傳》:“ 燕蒼 知 上官桀 等反謀,以告 敞 ; 敞 素謹畏事,不敢言,乃移病臥。” 宋 蘇軾 《因擒獲鬼章論西羌夏人事宜札子》:“夫為國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紅樓夢》第七五回:“ 尤氏 只含糊答應, 探春 知他畏事不肯多言。”
(2).謂誠敬處事。《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帝仁智明達,多權略,樂施愛人,在家重慎畏事,勤於稼穡。”《東觀漢記·竇融傳》:“誠欲令恭肅畏事,恂恂修道。”
撫臨
(1).據有,統治。《史記·文帝本紀》:“以不敏不明而久撫臨天下,朕甚自愧。”《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奐傳》:“陛下稽德期運,撫臨萬國。”
(2).謂出鎮。《宋書·王玄謨傳》:“ 玄謨 上表,以 彭城 要並水陸,請以皇子撫臨州事。”
(3).撫慰過問。 宋 王安石 《謝孫龍圖啟》:“過蒙收引,親賜撫臨,因使下材得聞餘教。”
要最
(1).謂最為重要,緊要。 三國 蜀 諸葛亮 《與陸遜書》:“家兄年老,而 恪 性疏,今使典主糧穀,糧穀軍之要最,僕雖在遠,竊用不安。” 清 梅曾亮 《戶部郎中湯君墓志銘》:“大抵言軍國利病,吏治要最。”
(2).引申指要義。《晉書·郭璞傳》:“ 璞 撰前後符驗六十餘事,名為《洞林》。又抄 京費 諸家要最,更撰《新林》十篇,《卜韻》一篇。”《魏書·術藝傳·殷紹》:“臣前在東宮,以狀奏聞,奉被 景穆皇帝 聖詔,敕臣撰録,集其要最。”
考訂
考核訂正。 宋 秦觀 《謀主》:“將有天下之事,未嘗不先於謀。故考訂卿士之議,參酌庶人之言,所以謀之於明也。” 元 揭傒斯 《孔氏譜序》:“拜 曲阜 林廟,且因以考訂其譜諜,而收其所未續者。”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若必考訂其文法,是責明於垢鑒矣。” 劉師培 《論近世文學之變遷》:“昔 陽湖 孫氏 ,分著述與考據為二:以考訂經史者為考據,抒寫性靈者為著作。”
考據訂正。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紹興御府書畫式》:“其源委、授受、歲月攷訂,邈不可求。” 清 姚鼐 《<泰山道里記>序》:“比有 岱宗 之游,過 聶君 山居,迺索其書讀之。其攷訂古今,皆詳覈可喜。”
摹泐
見“ 摹勒 ”。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