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火謠原文
氈屋清宵初雪後,硯蟾冰結松風吼。
景物懰慄入吟評,徘徊卻縮裁詩手。
地爐榾柮撥溫黁,白灰紅炭堪為友。
何必龍團石鼎烹,無須篆裊金猊口。
楞嚴暖觸非全句,懶殘半芋真消受。
春和一室解嚴威,恍似宮梅馥文牖。
卻憶林林扈蹕人,均得如茲禦寒否。
詩詞問答
問:撥火謠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撥火謠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有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八
參考注釋
氈屋
亦作“氊屋”。即氈帳。《南史·夷貊傳下·滑國》:“﹝ 滑國 ﹞無城郭,氈屋為居,東向開戶。” 宋 劉克莊 《大梁老人行》:“ 大梁 宮中設氊屋, 大梁 少年胡結束。” 宋 文天祥 《保州道中》詩:“牛車過不往,氊屋行相望。” 清 曹寅 《田梅岑自南城來卻贈》詩之一:“易眠氊屋煖,相待草橋開。”參見“ 氈帳 ”。
清宵
清靜的夜晚。 南朝 梁 蕭統 《鐘山講解》詩:“清宵出 望園 ,詰晨屆 鐘嶺 。” 宋 柳永 《輪台子》詞:“一枕清宵好夢,可惜被鄰鷄喚覺。” 清 洪昇 《長生殿·制譜》:“幽夢清宵度月華,聽《霓裳羽衣》歌罷。” 王統照 《號聲·司令》:“然而這幾十個壯年團丁仿佛受了什麼暗示,在初熱的清宵也有些意外的感觸,無復平日的笑談高興了。”
初雪
入冬後的第一場雪
硯蟾
蟾蜍形的硯滴。置水其中,則自蟾蜍口滴水入硯。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銅蟾自滴》:“古銅蟾蜍, 章申公 研滴也。每注水滿中,置蜍研仄,不假人力而蜍口出泡,泡殞則滴水入研。” 宋 陸游 《不睡》詩:“水冷硯蟾初薄凍,火殘香鴨尚微煙。” 元 方夔 《木犀》詩之二:“褐鳳摶風朝紫極,硯蟾滴露瀉清秋。”
冰結
冰凍。 北齊 劉晝 《新論·文武》:“盛暑炎蒸,必藉涼風;寒交冰結,必處溫室。”《雲笈七籤》卷九五:“譬如冰寒之堂,淳以冰凍而為,樑柱、牀席、屏幃,莫非冰結。就此中間,云何得火?云何得熱?” 魯迅 《野草·死火》:“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搖動,全體冰結,象珊瑚枝。”
松風
(1).松林之風。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松風遵路急,山煙冒壠生。”《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 唐 杜甫 《玉華宮》詩:“溪迴松風長,蒼鼠竄古瓦。” 清 姚鼐 《題張篁村萬木奇峰圖》詩:“松風遠自雲中起,搖盪雲光山色里。” 李廣田 《記問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後吧,山裡的泉水,萬馬奔騰的向下馳去,發出嚇人的聲響,又加以松風呼嘯,自己就像在海濤中夜行。”
(2).古琴曲《風入松》的別稱。 唐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兮寂萬壑。” 宋 蘇軾 《十二琴銘·鶴歸》詩:“白鶴歸來見曾玄,《隴頭》《松風》入朱絃。” 明 唐順之 《銅雀台》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紙窗兒明,僧房兒雅,一椀松風啜罷,兩箇傾心地便説知心話。” 凌景埏 校註:“松風,指茶。”
景物
可供觀賞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懰慄
憂傷;悲愴。《楚辭·王褒<九懷·昭世>》:“志懷逝兮心懰慄,紆余轡兮躊躇。” 洪興祖 補註:“懰慄,憂貌。”《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嫶妍太息,嘆稚子兮,懰慄不言,倚所恃兮。” 顏師古 註:“懰慄,哀愴之意也。”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裁詩
作詩。 唐 杜甫 《江亭》詩:“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宋 沉遘 《西舍》詩:“少年裁詩喜言老,誰知老大都無心。” 清 吳兆騫 《同陳子長坐氈帳中話吳門舊遊愴然作歌》:“裁詩每題白團扇,縱酒惟賭青羔裘。”
地爐
室內地上挖成的小坑,四周墊壘磚石,中間生火取暖
屋後有一堆柴炭,拿幾塊來,生在地爐里。——《水滸傳》
榾柮
(1).木柴塊,樹根疙瘩。可代炭用。 前蜀 貫休 《深山逢老僧》詩之一:“衲衣線粗心似月,自把短鋤鋤榾柮。” 宋 陸游 《霜夜》詩之二:“榾柮燒殘地爐冷,喔吚聲斷天窗明。” 清 曹寅 《和靜拙翁圍爐原韻》:“絶塞穹廬火,山堂榾柮爐。” 郁達夫 《出奔》一:“同村同姓的閒人等,當冬天農事之暇,坐上香火爐前去烤榾柮火。”
(2).泛指根部。
溫黁
溫暖馨香。 唐 劉禹錫 《唐侍御寄游道林嶽麓二寺詩見徵繼作》詩:“紫髥翼從紅袖舞,竹風松雪香溫黁。” 宋 范成大 《癸卯除夜聊復爾齋偶題》詩:“寂歷羅門亞,溫黁藥鼎煨。” 清 陳維崧 《河傳·煨芋》詞:“黃茅新蓋,土銼溫黁,霜檐低矮。”
白灰
即石灰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龍團
(1). 宋 代貢茶名。餅狀,上有龍紋,故稱。 宋 張舜民 《畫墁錄》卷一:“先 丁晉公 為 福建 轉運使,始製為鳳團,後又為龍團,貢不過四十餅,專擬上供,雖近臣之家,徒聞之而未嘗見也。” 元 陳德和 《落梅風·雪中十事·陶穀烹茶》曲:“龍團細,蟹眼肥,竹爐紅小窗清致。” 清 吳偉業 《新翻子夜歌》之四:“龍團與羊酪,相逢土風異。”
(2).盤龍紋飾。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朝服龍團》:“定製:惟皇上御服朝衣於腰闌下前後繡龍團各四,諸王以下皆用素緞數則,以為辨別。”
鼎烹
亦作“ 鼎亨 ”。鼎鑊之刑。《漢書·嚴朱吾丘主父等傳贊》:“ 主父 求欲鼎亨而得族。” 唐 楊乘 《甲子歲書事》詩:“豎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
無須
不必;用不著
我全知道了,你無須說了
金猊
香爐的一種。爐蓋作狻猊形,空腹。焚香時,煙從口出。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五二:“夜色樓臺月數層,金猊煙穗繞觚稜。” 宋 張元乾 《花心動·七夕》詞:“綺羅人散金猊冷,醉魂到,華胥深處。” 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二:“金猊,其形似獅,性好火煙,故立於香爐蓋上。”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韓樾子》:“廳上置金猊,爇異香,地平如鏡。”
懶殘
(1).衰殘。 宋 楊萬里 《秋涼晚酌》詩:“寄老山林度懶殘,新秋又是一年年。”
(2). 唐 衡岳寺 僧 明瓚 ,性疏懶而好食殘餘飯菜,人以 懶殘 稱之。 李泌 讀書寺中,以為非凡人,中夜往謁。 懶殘 發火取芋以啗之,曰:“慎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 泌 拜而退。見 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感通傳二·唐南嶽山明瓚》。 宋 蘇軾 《次韻毛滂法曹感雨》:“他年記此味,芋火對 懶殘 。” 清 楊焯 《登碧岩》詩:“只待 懶殘 煨芋熟,柴門應見白雲封。” 清 唐孫華 《煨芋》詩:“鵠陂豆飯堪同飽,富貴無心問 懶殘 。”
嬾殘:唐 高僧 明瓚 的別號。 唐 袁郊 《甘澤謠·嬾殘》:“ 嬾殘 者, 天寶 初, 衡岳寺 執役僧也。退食,即收所餘而食,性嬾而食殘,故號 嬾殘 也。”事詳《太平廣記》卷九六、《宋高僧傳》卷十九。 清 趙翼 《衡山》詩:“ 嬾殘 芋冷餘灰燼,《岣嶁碑》荒沒草萊。”
消受
禁受;忍受;享受(多用於否定)
無福消受
春和
春日和暖。《漢書·文帝紀》:“方春和時,草木羣生之物皆有以自樂。” 晉 傅玄 《眾星》詩:“冬寒地為裂,春和草木榮。”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元 柯丹丘 《荊釵記·就祿》:“天寒地冷,未可離鄉背井,且待春和款款行。”
嚴威
(1).嚴肅而威重。《禮記·祭義》:“孝子如執玉,如奉盈,洞洞屬屬然如弗勝,如將失之,嚴威儼恪,非所以事親也。” 孔穎達 疏:“嚴謂嚴肅,威謂威重。”
(2).敬畏。《國語·楚語下》:“烝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 韋昭 註:“嚴,敬也;威,畏也。”
(3).猶威力,威勢。《後漢書·張酺傳》:“今嚴威既行,皆言當死,不復顧其前後,考折厥衷。”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傷秋荼之密網,惻夏日之嚴威。” 明 《殺狗記·雪中救兄》:“嚴威正加,滿空中如鹽撒下。” 魯迅 《彷徨·傷逝》:“負著虛空的重擔,在嚴威和冷眼中走著所謂人生的路,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
宮梅
皇宮中栽植的梅花。 宋 楊冠卿 《西江月》詞:“羅襪浪傳仙子,宮梅休寫華光。”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卷四:“ 丁野堂 ,名未詳,住 廬山 清虛觀 。善畫梅竹, 理宗 因召見,問曰:‘卿所畫者,恐非宮梅?’對曰:‘臣所見者,江路野梅耳。’遂號 野堂 。”
林林
密集;極多
林林之帆
扈蹕
隨侍皇帝出行至某處。蹕,指帝王的車駕或行幸之處。 唐 韋嗣立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詩:“乘春祓禊逐風光,扈蹕陪鑾 渭 渚傍。”《舊五代史·世襲傳·李茂貞》:“ 朱玫 之亂, 唐僖宗 再幸 興元 , 文通 扈蹕 山南 ,論功第一。” 宋 陸游 《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詩:“扈蹕老臣身萬里,天寒來此聽江聲。” 清 龔自珍 《滿江紅·代家大人題蘇刑部<塞山奉使卷子>》詞:“我亦高秋三扈蹕,穹廬落日鞭絲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