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即景·其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春曉即景·其三原文

豐臺迤邐接涼水,宿雨雖微意已佳。

綠竹緋桃護村舍,幽情往往繪秦淮。

詩詞問答

問:春曉即景·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春曉即景·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春曉即景·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佳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七

參考注釋

迤邐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連綿貌。 南朝 齊 謝朓 《治宅》詩:“迢遰南川陽,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鳳棲梧》詞之三:“玉樹瓊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輪上》:“她把眼從窗戶望出去,是迤邐不斷的青山。”

(2).指唱歌聲和鳥鳴聲的悠揚圓轉。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曉》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語,偏向閒庭戶。”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蓋本處地勢,自 銀林堰 以西,地形從東迤邐西下。” 鄭觀應 《盛世危言·邊防上》:“在東北、西北,由 東三省 、內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與 俄 接壤。”

(4).緩行貌。《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別了眾名姬,擕著琴劍書箱,扮作遊學秀士,迤邐上路。”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屍,幸賴 法忍 扶餘,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陳》:“和這個胖女人較了半天勁,累得他筋疲力盡,他迤里歪斜走出來。”

(5).漸次;逐漸。 宋 蘇軾 《與楊元素書》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來千,餘可迤邐還。” 宋 賀鑄 《更漏子》詞:“迆邐黃昏,景陽鐘動,臨風隱隱猶聞。”《古今小說·閒雲庵阮三償冤債》:“﹝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涼水

(1) 溫度低的水;冷水

(2) 生水

別喝涼水

宿雨

(1).夜雨;經夜的雨水。 隋 江總 《詒孔中丞奐》詩:“初晴原野開,宿雨潤條枚。” 明 吳本泰 《西湖竹枝詞》:“宿雨半收晴不穩,惱人最是鵓鳩啼。” 劉半農 《回聲》詩:“微風吹動了樹上的宿雨,冷冰凍的向他頭上滴著。”

(2).久雨;多日連續下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我同 述農 走到江邊一看,是夜宿雨初晴,一輪明月東方升起,照得那浩蕩江波,猶如金蛇萬道一般。” 胡懷深 《暮春野行》詩:“宿雨昨宵霽,萬木浄如洗。”

微意

(1).隱藏之意;精深之意。《後漢書·龐參傳》:“拜 參 為 漢陽 太守。郡人 任棠 者,有奇節,隱居教授。 參 到,先候之, 棠 不與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於戶下。主簿白以為倨。 參 思其微意,良久曰:‘ 棠 是欲曉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擊強宗也。抱兒當戶,欲吾開門恤孤也。’” 晉 袁宏 《後漢紀·明帝紀下》:“如並侍左右,必能發起微意,增廣徽猷者也。”《魏書·和跋傳》:“ 毗 等解其微意,詐稱使者,雲奔 長安 追之不及。” 宋 蘇軾 《杜處士傳》:“子能詳微意,知所激刺,亦無患子矣。”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今之袞袞諸公及其叭兒,蓋亦深知 中國 已將賣絶,故在竭力別求賣國者以便歸罪,如《汗血月刊》之以 明 亡歸咎於東林,即其微意也。”

(2).微薄的心意。常用作謙詞。 三國 魏 曹操 《與諸葛亮書》:“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宋 王安石 《精衛》詩:“帝子銜寃久未平,區區微意欲何哉?” 魯迅 《書信集·致增田涉》:“非常感謝 佐藤 先生,你遇到他時,祈代轉此微意。”

緋桃

桃花。 唐 唐彥謙 《緋桃》詩:“短牆荒圃四無鄰,烈火緋桃照地春。” 明 梅鼎祚 《玉合記·宸游》:“[末進花介]百花院採得千葉緋桃進獻。”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唐花》:“京師臘月即賣牡丹、梅花、緋桃、探春諸花,皆貯暖室,以火烘之。”

村舍

農家房舍。 唐 司空圖 《浙川》詩之一:“山田漸廣猿頻到,村舍新添燕亦多。” 宋 陸游 《步至今村》詩:“荒堤經雨多牛跡,村舍無人有椎聲。” 清 萬壽祺 《冬日晚登東山》詩:“十年豺虎人家少,幾處牛羊村舍低。” 陳毅 《過太行山書懷》詩:“園田村舍景,無與 江 南異。”

幽情

深遠或高雅的情思

發思古之幽情

往往

(1) 每每;時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處處;到處

往往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卒中往往語。——《史記·陳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紛紛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梁軍。——《史記·吳王濞列傳》

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漢書·司馬遷傳》

秦淮

河名。流經 南京 ,是 南京市 名勝之一。相傳 秦始皇 南巡至 龍藏浦 ,發現有王氣,於是鑿 方山 ,斷長壟為瀆入於 江 ,以泄王氣,故名 秦淮 。 唐 杜牧 《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詞:“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 秦淮 。” 元 傅若金 《金陵晚眺》詩:“城下 秦淮 水,年年自落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既是這等,且到 秦淮 水榭,一訪佳麗,倒也有趣!”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頃余僑居 秦淮 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間曠之地,居民多種樹為生。”

詩詞推薦

  • 一盆花

    王錂明代〕我恨只恨他們忒狠。到如今教我毀體殘形。拐棒終朝不離身。顛連困苦誰來問。看田園盡傾。囊橐又貧。奶奶好了
  • 延福宮雙頭牡丹

    夏竦宋代〕禁蓹陽和異,華叢造化殊。兩宮方共治,雙花故聯跗。向日檀心並,承煙翠乾孤。游蜂須並翼,凝露亦駢珠。曉檻
  • 張宗蒼畫杜甫詩意歌

    乾隆清代〕我曾一舸渡揚子,浩浩大江雄莫比。誰解源從天上來,但流地中九萬里。瞿唐三峽雖未到,於杜甫詩今見此。當其
  • 答張五弟

    王維唐代〕終南有茅屋,前對終南山。終年無客常閉關,終日無心長自閒。不妨飲酒復垂釣,君但能來相往還。
    春曉即景·其三原文_春曉即景·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與韓孟郁夜飲對菊漫成(時孟郁將復之官白門)

    李孫宸明代〕天涯歡會本無期,秋盡清宵感別離。不為微官成縛束,肯令浪跡有參差。菊從霜後看逾好,酒到形忘醉莫辭。宦拙
  • 落葉

    釋正勤宋代〕蕭索下疏林,翩翩動客心。帶煙浮遠水,和露逐飛禽。近砌凋將盡,前村疊更深。年年見衰謝,看即二毛侵。
    春曉即景·其三原文_春曉即景·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悼亡姬

    韋莊唐代〕鳳去鸞歸不可尋,十洲仙路彩雲深。若無少女花應老,為有姮娥月易沈。竹葉豈能消積恨,丁香空解結同心。湘江
  • 悼亡二首·其二

    陸佃宋代〕燈火夜寥寥,殘香不可招。朱扉寒半掩,金鴨煖全消。
  • 再和

    胡寅宋代〕猛將謀臣氣靄雲,興邦雪恥在奇勳。因思衛國瓊瑤報,更憶吳人組練軍。
    春曉即景·其三原文_春曉即景·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冬夜官舍圍爐傳酒

    曾豐宋代〕放散衙曹小退安,閉門開架檢書看。檐前月色生寥寂,屋外風聲長隙寒。灰火撥愁頭屢點,爐燈挑喜指頻彈。家人
    春曉即景·其三原文_春曉即景·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宿黎里普濟院書壁懷南邦長老

    虞堪元代〕空花室里聽清秋,身世俱忘得自由。風雨蕭條來北竇,蒹葭瑟縮響南洲。瞿曇喻法開金像,禪衲當機豎玉樓。卻話
  • 三門諺

    佚名唐代〕古無門匠墓。
    春曉即景·其三原文_春曉即景·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清豐故老傳語(題擬)

    佚名唐代〕金堤頭,上有秦女樓。
  • 宮詞一百首

    岳珂宋代〕真珠鞍轡蹙雙龍,西母頒來慶壽宮。聞道先朝開國日,降王曾服尚方工。
  • 戲贈友二首

    杜甫唐代〕元年建巳月,郎有焦校書。自誇足膂力,能騎生馬駒。一朝被馬踏,唇裂版齒無。壯心不肯已,欲得東擒胡。元年
  • 次韻趙景文見寄懷親

    陳著宋代〕薄俗滔滔逐水流,誰能古道兩綢繆。白雲終日靜相向,紫氣有時來更留。啼鳥已呼春到了,醉驢曾記舊遊不。山林
    春曉即景·其三原文_春曉即景·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木蘭花/玉樓春

    莫將宋代〕梅邊曉景清無比。林下詩人呵凍指。玉龍留住麝臍煙,銀漏滴殘龍腦水。晨光漸漸收寒氣。昨夜遺簪猶在地。好生
    春曉即景·其三原文_春曉即景·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喜長老游四明

    陳舜俞宋代〕釣竿無竹月空船,事去朱涇不記年。一句弗由他物得,此心知與麽人傳。無須王老長垂地,掉臂胡僧仰托天。去問
  • 楓·其一

    乾隆清代〕乍見新紅三五枝,停鞭還為立移時。吟丹自我償詩債,突綠看伊入畫姿。松柏有心原共秀,李桃無色敢爭奇。千秋
  • 初至梧州

    白玉蟾宋代〕夜半江風吹竹屋,起挑寒燈憐影獨。荒雞亂啼思轉多,黠鼠嘯躍眠不熟。舊曲情聲覺悲涼,故國心眼時斷續。何當
春曉即景·其三原文_春曉即景·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