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宜照齋原文
招提聊散慮,御苑薄言旋。
步輦詰蹊陟,岩齋勝趣延。
軍書正坌至,古帙懶精研。
心照宜何處,靜寧隆德邊。
詩詞問答
問:題宜照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宜照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宜照齋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九
2. 甘省逆回餘黨於靜寧隆德石峰堡等處糾眾滋擾此時
參考注釋
招提
(1).梵語。音譯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後誤為“招提”。其義為“四方”。四方之僧稱招提僧,四方僧之住處稱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藍,創招提之名,後遂為寺院的別稱。 南朝 宋 謝靈運 《答范光祿書》:“即時經始招提,在所住山南。”《舊唐書·武宗紀》:“寺宇招提,莫知紀極,皆雲構藻飾,僭擬宮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樵舍外已聞犬吠,招提內尚見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四:“且還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參閱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十六、《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參見“ 拓提 ”。
(2).招引提攜。 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書》:“公今宦遊半天下矣,兩京又人物之淵,左顧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散慮
排遣憂愁。 唐 張九齡 《答嚴給事書》:“林澤之閒,聊足散慮。”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道覡》:“俺可也‘散慮逍遙’,不用你這般‘虛輝朗耀’!”
御苑
皇帝、君主的花園
言旋
回還。言,語首助詞。《詩·小雅·黃鳥》:“言旋言歸,復我邦族。” 南朝 宋 范泰 《為宋公祭嵩山文》:“逝將言旋,自 雍 徂 洛 。” 宋 蘇軾 《坤成節集英殿宴教坊詞·放小兒隊》:“歌鐘告闋,羽籥言旋。”
步輦
(1).古代一種用人抬的代步工具,類似轎子。《趙飛燕外傳》:“帝即令舍人 呂延福 以百寳鳳毛步輦迎合德。”《晉書·山濤傳》:“帝嘗講武於 宣武場 , 濤 時有疾,詔乘步輦從。” 晉 陸翽 《鄴中記》:“ 石虎 少好遊獵,後體壯大,不復乘馬。作獵輦,二十人擔之,如今之步輦。”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步輦召學士》:“ 明皇 在便殿,甚思 姚元崇 論時務,七月十五日苦雨不止,泥濘盈尺,上令侍御者抬步輦召學士來。”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 晦辭 於坐間與官妓 朱良 別,因掩袂大哭。 贍 曰:‘此風聲賤人,員外何必如此?’乃以步輦隨而遺之。”
(2).乘步輦。 漢 班固 《西都賦》:“乘茵步輦,惟所息宴。” 三國 魏 曹丕 《校獵賦》:“步輦西園,還坐玉堂。”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太子納涼梧下應令》:“北園涼氣早,步輦暫逍遙。”
軍書
軍中的公文
軍書十二卷。——《樂府詩集·木蘭詩》
坌至
紛至,一齊到來。《新唐書·盧坦傳》:“既而商以米坌至,乃多貸兵食出諸市,估遂平。”《明史·王竑傳》:“至是 山東 、 河南 飢民就食者坌至,廩不能給。”
精研
精心鑽研
精研古典文學
心照
心裡知道
鄰里人自有心照,曉得巢大郎是明做好人之言。——《二刻拍案驚奇》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靜寧
猶寧靜。靜謐安寧。 宋 范鎮 《大報天賦》:“ 泰山 四維兮,固基圖而靜寧。”
隆德
高尚其德;修德。《漢書·谷永傳》:“隆德積善,懼不克濟。” 顏師古 註:“修德積善,尚恐不濟,況不隆不積者乎。”《漢書·李尋傳》:“間者太白正晝經天。宜隆德克躬,以執不軌。” 晉 荀勗 《為晉文王與孫晧書》:“遠攷古昔廢興之理,近鑒 西蜀 安危之效,隆德保祚,去危即順。”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題宜照齋原文_題宜照齋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