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

作者:許景衡 朝代:宋代

野外原文

野外連荒草,樓頭正夕陽。

憑欄空遠目,何處是吾鄉。

王粲從軍樂,少陵羈旅傷。

男兒知底事,出處兩難忘。

詩詞問答

問:野外的作者是誰?答:許景衡
問:野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野外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許景衡的名句有哪些?答:許景衡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陽韻

參考注釋

野外

離居民點較遠的地方

在野外工作的地質學家

樓頭

(1).樓上。 唐 王昌齡 《青樓曲》之一:“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 建章 。” 宋 辛棄疾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落日樓頭,斷鴻聲里, 江 南遊子。”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辭》:“猛虎在圈中,成羣相聚處……樓頭觀者人如堵。”

(2). 宋 時對欺詐者的鄙稱。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委巷叢談五》:“言人虛偽不檢者曰樓頭。蓋 宋 時 何 家樓下多亡賴,以濫惡物欺人,其時有‘ 何 樓’之號。樓頭者,蓋 何 樓之惡魁也。”

夕陽

傍晚的太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遊原》

憑欄

身倚欄桿

憑欄遠眺

遠目

(1).遠望。 唐 羊士諤 《書樓懷古》詩:“遠目窮 巴 漢 ,閒情閲古今。” 宋 張先 《憶秦娥》詞:“情不足,西北有樓窮遠目。” 明 李東陽 《放船》詩:“清暉散宿靄,遠目增春明。”

(2).遠大的眼光。 宋 黃休復 《茅亭客話·哀亡友辭》:“炳舊史之遠目兮,飫六經之正味。”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軍樂

俗稱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演奏的音樂,因為軍隊中常用而得名

少陵

(1). 漢宣帝 許後 之陵。因規模比 宣帝 的 杜陵 小,故名。

(2).指 唐 詩人 杜甫 。 杜甫 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號 少陵野老 ,世稱 杜少陵 。 唐 韓愈 《石鼓歌》:“ 少陵 無人 謫仙 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金 曹之謙 《寄元遺山》詩:“詩到 夔州 老更工,只今人仰 少陵 翁。” 郁達夫 《奉贈》詩之五:“一紙家書抵萬金, 少陵 此語感人深。”

羈旅

亦作“羇旅”。1.寄居異鄉。《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齊侯 使 敬仲 為卿,辭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杜預 註:“羇,寄;旅,客也。”《史記·陳杞世家》:“羈旅之臣,幸得免負擔,君之惠也。” 唐 韓愈 《又與柳中丞書》:“夫遠徵軍士,行者有羇旅離別之思,居者有怨曠騷動之憂。” 宋 陸游 《六言》詩之四:“壯歲京華羈旅,暮年湖海清狂。”

(2).指客居異鄉的人。《周禮·地官·遺人》:“野鄙之委積,以待羇旅。” 鄭玄 註:“羇旅,過行寄止者。”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 江 南朝士,因 晉 中興,南渡 江 ,卒為羈旅。”《資治通鑑·晉惠帝太安二年》:“ 機 以羇旅事 穎 ,一旦頓居諸將之右, 王粹 等心皆不服。” 清 龔自珍 《台城路·同人皆詗知余近事》詞:“ 吳 棉已把桃笙換,流光最驚羈旅。”

男兒

(1) 男子漢

男兒有淚不輕彈

(2) 指丈夫

知底

知道底細或內情

知根知底

難忘

(1) 無法忘記

難忘的時刻

(2) 永遠留在腦海里

一個具有政治膽識的難忘行動

(3) 值得記憶的

難忘的歲月

詩詞推薦

野外原文_野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