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

作者:吳洪 朝代:明代

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原文

劍佩聯翩向玉閨,東吳人物應文奎。

侍朝並立螭頭下,退直同歸鳳闕西。

諸老耆英真不忝,菲才疏拙愧難齊。

太平遭際須歌頌,上國風花共品題。

詩詞問答

問: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的作者是誰?答:吳洪
問: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吳洪的名句有哪些?答:吳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齊韻 出處:御選明詩卷七十六

參考注釋

劍佩

亦作“ 劍珮 ”。寶劍和垂佩。 南朝 宋 鮑照 《代蒿里行》:“虛容遺劍佩,實貌戢衣巾。” 隋 王通 《中說·周公》:“衣裳襜如,劍珮鏘如,皆所以防其躁也。”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我家公相家,劍佩嘗丁當。” 宋 蘇轍 《次韻子瞻感舊》詩:“久從江海游,苦此劍珮長。”

見“ 劍佩 ”。

聯翩

鳥飛翔時的一種姿態。比喻斷續而迅疾

一夜春風,細雨聯翩

玉閨

閨房的美稱。 唐 李昂 《賦戚夫人楚舞歌》:“玉閨門裡通歸夢,銀燭迎來在戰塲。” 唐 李縠 《醉中襲美先月中歸》詩:“ 休文 雖即逃瓊液, 阿鶩 還須掩玉閨。”

吳人

見“ 吳兒 ”。

侍朝

侍立朝堂。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四:“ 荊公 、 禹玉 熙寧 中同在相府。一日同侍朝,忽有風自 荊公 襦領而上,直緣其鬚。上顧之,笑公不自知也。”

並立

同時存在

頭下

(1).猶名下。 宋 蘇軾 《論積欠六事並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今來前項人戶,從初徑於市易差出勾當人等頭下賒欠。”

(2). 遼 金 兩代諸王、外戚、大臣及諸部從征所俘掠的人戶,歸其各自奴役,稱“頭下”。亦指由此種人戶所建立的特置州縣。《遼史·地理志一》:“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賈之家,徵稅各歸頭下;唯酒稅課納 上京 鹽鐵司。”《元代白話碑集錄·1240年濟源十方大紫微宮聖旨碑》:“兼不以是何頭下官員人等,無得騷擾。” 蔡美彪 註:“‘頭下’或寫作‘投下’,但非蒙古語的譯音。 遼 金 兩代均有此制。”參閱《遼史·地理志一》。

退直

亦作“ 退值 ”。當值完畢。多指退朝。 清 吳偉業 《贈寇白門》詩之五:“曾見通侯退直遲,縣官今日選蛾眉。”《天雨花》第十七回:“且説眾官齊退直,御史回歸私宅門。”《老殘遊記》第八回:“家父前日退值回來,告訴我們説,今天有位遠客來此。”

同歸

有同樣的結局或目的

鳳闕

(1). 漢 代宮闕名。《史記·孝武本紀》:“其東則 鳳闕 ,高二十餘丈。” 司馬貞 索隱引《三輔故事》:“北有圜闕,高二十丈,上有銅鳳皇,故曰 鳳闕 也。”《漢書·東方朔傳》:“陛下以城中為小,圖起 建章 ,左 鳳闕 ,右 神明 ,號稱千門萬戶。” 顏師古 註:“ 鳳闕 ,闕名。”《藝文類聚》卷六二引 晉 潘岳 《關中記》:“ 建章宮 圓闕,臨北道,鳳在上,故曰 鳳闕 也。”

(2).皇宮、朝廷。 晉 王嘉 《拾遺記·魏》:“青槐夾道多塵埃,龍樓鳳闕望崔嵬。” 唐 楊炯 《從軍行》:“牙璋辭鳳闕,鐵騎遶龍城。” 清 陳維崧 《南柯子·蝶庵花下送蘇生仲補游京師》詞:“挾瑟龍池上,鳴鞭鳳闕前。”

耆英

高年碩德者之稱。 唐 司空圖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賓筵備禮,耆英盡綴於詞林;將略求材,劍戟自森於武庫。” 宋 辛棄疾 《江神子·和李能伯韻呈趙晉臣》詞:“看長生,奉嚴宸;且把風流、水北畫耆英。” 明 方孝孺 《休日奉陪蜀府諸公宴集》詩:“羣公盡耆英,過從殊恨晚。”

不忝

不辱;不愧。《孔叢子·執節》:“不忝前人,不泯祖業,豈徒一家之賜哉?” 唐 黃滔 《華岩寺開山始祖碑銘》:“有徒三十人,皆肅肅可觀,不忝師門。” 清 林昌彝 《亭檻詞三章》之一:“高爵厚祿居不忝,腰懸金印稱公侯。”

菲才

亦作“ 菲材 ”。淺薄的才能。多用作自謙之詞。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夢兆》:“余以菲才謬登政府,雖不久,秩一品。”《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只恐小弟菲材,不堪勝任。”《紅樓夢》第九三回:“弟因菲材獲譴,自分萬死難償。”

疏拙

亦作“疎拙”。1.粗疏笨拙;粗略拙劣。《韓非子·難四》:“事以微巧成,以疏拙敗。” 唐 成玄英 《<莊子>序》:“依 子玄 所注三十篇,輒為疏解,總三十卷。雖復詞情疏拙,亦頗有心跡指歸。” 金 王若虛 《文辨一》:“ 遷 文雖奇,疎拙亦多,不必皆可取也。” 王統照 《<短篇小說選集>序言》:“對社會生活的經歷與認識的浮淺,思想的薄弱,想像力的欠缺,文詞的疏拙,在這裡不必一一具述。”

(2).懶散笨拙。 唐 羅隱 《寄許融》詩:“多病仍疏拙,唯君與我同。” 宋 蘇舜欽 《維舟野步呈子履》詩:“古人負才業,未必為世用;吾儕性疎拙,擯棄安足痛。” 明 劉基 《謝恩表》:“臣 基 一介愚庸,生長南裔,疎拙無似。”

太平

社會安定

安於太平之樂。——宋· 蘇軾《教戰守》

遭際

(1) 境遇;經歷

平生遭際令人感傷

(2) 遭遇時機,指受到達官貴人的提拔、賞識

遭際御前

歌頌

(1) 歌詠、頌揚

歌頌好人好事

自古以來,多少人就歌頌過它,讚美過它,把它作為崇高的品質的象徵。——《松樹的風格》

(2) 以歌曲或誦唱來頌揚或讚頌

歌頌勞模

國風

(1).《詩經》的一部分。大抵是 周 初至 春秋 間各諸侯國的民間詩歌。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也稱為“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體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對統治階級的罪惡有所揭露,廣闊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但也不儘是民間作品。

(2).國家的風俗。《史記·殷本紀》:“帝 武丁 即位,思復興 殷 ,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 唐 宋中 《送韋參軍》詩:“國風沖融邁三五,朝廷歡樂彌寰宇。”

品題

評論人物,定其高下

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後漢書·許劭傳》

詩詞推薦

  • 鄭生嘗隱天台,徵起而仕。今復謝病,隱於此

    白居易唐代〕鄭君得自然,虛白生心胸。吸彼沆瀣精,凝為冰雪容。大君貞元初,求賢致時雍。蒲輪入翠微,迎下天台峰。赤城
  • 李宮人琵琶引

    王士熙元代〕鸞輿五月幸龍岡,宣喚新聲促曉妝。撥斷冰弦秋滿眼,塞天雲碧草茫茫。
    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原文_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的賞析_古詩文
  • 和豎伯梅六題一孤芳二山間三雪中四水邊五月

    胡寅宋代〕潑落瓊華作雨蒙,迷離高樹映寒空。莫尋雲外瑤台侶,且對尊前鶴髮翁。
    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原文_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的賞析_古詩文
  • 棲真洞

    趙汝唫宋代〕幅巾灑松露,雙袖抖衣塵。可耐人間暑,來尋洞裡春。座分雲骨冷,屐隱甃紋新。鶴近清尊舞,如留欲去賓。
  • 新羅僧唐代〕三千里路禮師顏,師已歸真塔已關。鬼神哭泣嗟無主,空山只見水潺湲。
  • 虞美人

    張元乾宋代〕西郊追賞尋芳處。聞道沖寒去。雨肥紅綻向南枝。歲晚才開應是、恨春遲。天涯樂事王孫貴。花底還君醉。有人風
    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原文_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的賞析_古詩文
  • 思故人

    華岳宋代〕太乙年來落冀並,幾多豪傑未成名。堯天日月計和玉,胡地山川知耀卿。盧六驅風能破屋,陳三平水可傾城。年來
    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原文_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的賞析_古詩文
  • 游大滌山

    楊傑宋代〕大滌洞天玉為室,真官典校長生籍。青山九鎖閟仙源,老盡碧桃人不識。祖龍求仙徒用力,駕海欲驅山下石。神人
  • 秋日田家

    施性初元代〕高高青櫟樹,忽有鵓鴣鳴。雨後晚田熟,門前秋水生。鄰家賽社去,野犬吠人行。泥潦相淹久,明朝歸計成。
  • 玉樓春(五之四·大石調)

    柳永宋代〕星闈上笏金章貴,重委外台疏近侍。百常天閣舊通班,九歲國儲新上計。太倉日富中邦最。宣室夜思前席對。歸心
  • 酬前駕部員外郎苗發

    李端唐代〕馬融方值校,閱簡復持鉛。素業高風繼,青春壯思全。論文多在夜,宿寺不虛年。自署區中職,同荒郭外田。山鄰
  • 奉和御製元燈

    徐鉉唐代〕幔亭高敞九門前,銀箭遲遲夜漏遷。明月靜添華燭影,和風時度御爐煙。朱輪繡觳車聲接,玉勒金羈馬首駢。一曲
  • 詠史十二首·其五·蕭何

    李昱元代〕刀筆區區起沛豐,經綸事業盡關中。撫民為有三章法,轉餉能先百戰功。漢祖難忘上林苑,韓侯誰使未央宮。可憐
  • 北固山

    性嘉元代〕十載摳衣登此樓,江山有待我重遊。景多人立海東面,天近鳥飛雲上頭。雨過煙巒翠屏曉,月明冰塹鏡奩秋。世間
  • 上洪帥李伯紀丞相

    胡銓宋代〕相印橫拖御案前,聖恩暫許帥藩宣。舉幡北闕危三刖,抗疏南床忽十年。往事淒涼人墮甑,此身空潔鷺棲煙。當時
  • 採蓮曲

    吳浚宋代〕見蓮知菂實,尋藉□絲長。六月天邊路,何時結得霜。
  • 清平樂 詠雨

    王夫之清代〕歸禽響暝。隔斷南枝徑。不管垂楊珠淚迸。滴碎荷聲千頃。 隨波賺殺魚兒。浮萍乍滿清池,誰信碧雲深處,夕陽
    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原文_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的賞析_古詩文
  • 長相思

    王之道宋代〕花一枝。酒一卮。舉酒對花君莫辭。人生多別離。行相隨。坐相隨。更有何人得似伊。春融胡蝶飛。
    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原文_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的賞析_古詩文
  • 雨中花令(贈胡楚草)

    張先宋代〕近鬢彩鈿雲雁細。好客艷、花枝爭媚。學雙燕、同棲還並翅。我合著、你難分離。這佛面、前生應布施。你更看、
    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原文_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的賞析_古詩文
  • 示丁都院

    釋崇岳宋代〕鑊湯爐炭三禪樂,劍樹刀出大覺場。此日撥開心地印,了無佛法可商量。
    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原文_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的賞析_古詩文
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原文_題五同會圖和匏庵濟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