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寺·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鎮海寺·其二原文

文殊示跡五斯台,瞻禮於今五度來。

來去今胥不可得,忘言初地且徘徊。

詩詞問答

問:鎮海寺·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鎮海寺·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鎮海寺·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二

參考注釋

文殊

佛教菩薩名。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意譯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頂結五髻,象徵 大日如來 的五智;持劍、騎青獅,象徵智慧銳利威猛。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與司“理”的 普賢菩薩 相對。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晉 殷晉安 《文殊象贊》:“ 文殊 淵睿,式昭厥聲。”《四遊記·唐三藏被難得救》:“願佛慈悲,早見 文殊 金身,賜我真經,留傳東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 觀音 、 文殊 猶生。”

瞻禮

(1)

(2) 宗教活動節

(3) 天主教指星期天以外的各天

於今

(1) 至今

車站一別,於今十年

(2) 如今;到現在

五度

(1).五行。《文子·自然》:“八風詘申,不違五度。”《鶡冠子· * 》:“五度既正,無事不擧。” 陸佃 註:“左木、右金、前火、後水、中土是也。”《淮南子·兵略訓》:“音氣不戾八風,詘申不獲五度。” 許慎 註:“五度,五行也。”

(2).五級度量單位、即分、寸、尺、丈、引。《漢書·律曆志上》:“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

(3).中醫稱神、氣、血、形、志五者之盛衰為五度。一說指十度中的脈、髒、肉、筋、俞。《素問·方盛衰論》:“取虛實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診。”

(4).五次。 唐 白居易 《醉中得上都親友書詠而報之》:“一生耽酒客,五度棄官人。” 唐 李頻 《春日旅舍》詩:“如何一別故園後,五度花開五處看。”

來去

(1) 來和去。指往來不斷的樣子

來去自由

(2) 差錯;錯誤

不差分毫來去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忘言

(1).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晉書·山濤傳》:“後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初地

(1).佛教語。謂修行過程十個階位中的第一階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乾慧地”為“初地”;大乘菩薩“十地”中,以“歡喜地”為“初地”。《華嚴經·十地品》:“今明初地義,但以略解説……是初菩薩地,名之為歡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出家修學,深究妙理,位登初地。”

(2).佛教寺院。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竹逕從初地,蓮峰出化城。” 清 康基田 《登焦山》詩:“人從初地入,峰到上方尊。”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詩詞推薦

鎮海寺·其二原文_鎮海寺·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