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康孫·其一

作者:吳璉 朝代:明代

寄康孫·其一原文

長大聰明幼可觀,詩文能誦說康孫。

他年定笑而翁拙,四十餘三始作官。

詩詞問答

問:寄康孫·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吳璉
問:寄康孫·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寄康孫·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吳璉的名句有哪些?答:吳璉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詞韻第七部

參考注釋

長大

生長;成長

孩子們都已長大了

聰明

(1) 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

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鹹歸附之。——《資治通鑑》

聰明人

(2) 聽覺和視覺靈敏

耳目聰明

可觀

(1) 值得看;可以看

凡物皆可觀

(2) 指達到比較高的水平、程度

可觀的收入

(3) 優美好看

這孩子儀容可觀,說話伶俐

詩文

(1).指詩歌。《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二》:“望慕結不解,貽爾新詩文。” 李周翰 註:“新詩文,則此詩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詞采》:“曲文之詞采,與詩文之詞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

(2).指《詩經》的文字。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詩》文弘奧,包韞六義。”

(3).詩和文。 唐 韓愈 《唐故國子司業竇公墓志銘》:“尚書於 大曆 初名能為詩文,及公為文,亦最長於詩。” 明 焦竑 《玉堂叢語·任達》:“少孤力學,能詩文,好權略,每論事,輒傾其座人。”《新華文摘》1983年第7期:“嫁一個會種田的男子漢,最好會彈唱,又會做詩文。”

誦說

(1).傳述解說。《荀子·致士》:“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説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 梁啟雄 釋:“伯兄曰:‘不陵不犯,即善守師説之意。’按,《修身》:‘師雲而雲,則是知若師。’就是這‘不陵不犯’的意思。”《漢書·東方朔傳贊》:“﹝長老賢人﹞皆曰 朔 口諧倡辯,不能持論,喜為庸人誦説,故令後世多傳聞者。”

(2).諷誦講說。 唐 嚴郢 《興善寺大廣智不空三藏和尚碑銘》:“後學升堂誦説,有法者非一,而沙門 惠朗 ,受次補之記,得傳燈之旨,繼明佛日,紹六為七,至矣哉!” 明 方孝孺 《送凌君入太學序》:“今之士不然,所習者未脫乎剽竊、誦説之間,而充焉以為足。”

(3).歌頌,稱道。 宋 王安石 《謝弟安國特賜及第表》:“竊以躬國論聽斷之煩,而察知孤遠之行,略門資貢舉之法,而拔取淹滯之才,山林之所誦説而難遭,閭巷之所驚嗟而罕見。”

他年

(1).猶言將來,以後。《左傳·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負芻 守…… 負芻 殺其大子而自立也,諸侯乃請討之。 晉 人以其役之勞,請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題甘露寺北軒》詩:“他年會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龔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漢鳳紐白玉印一枚喜極賦詩》:“引我飄搖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節有感》詩之二:“聖主他年貴,邊心此日勞。” 唐 韓愈 《祭虞部張員外文》:“他年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詩:“他年誰識我,心跡在 徐州 。”

而翁

你的父親。用於稱人父親,或為父者自稱。《史記·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 清 吳嘉紀 《哀羊裘為孫八賦》詩:“晨起雪霏霏,取裘覆兒女。亭午號朔風,兒持衣而翁。”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三○三:“五經爛熟家常飯,莫似而翁歠九流。”

三始

(1).三朝。指正月一日。《漢書·鮑宣傳》:“今日蝕於三始,誠可畏懼。”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猶朝也。” 唐 李義府 《在巂州遙敘封禪》詩:“三始貽遐貺,萬歲受重釐。” 清 顧炎武 《元日》詩:“留此三始朝,歸我 中華 君。”參見“ 三朝 ”。

(2).謂儀容端正,態度莊重,辭令遜順。此三者為禮義之始,故稱。《禮記·冠義》“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 漢 鄭玄 註:“言人為禮,以此三者為始。三始既備,乃可求以三行也。”

(3).指第三個被貶官為 始安 太守的人。《梁書·裴邃傳》:“由是左遷為 始安 太守。 邃 志欲立功邊陲,不願閒遠,乃致書於 呂僧珍 曰:‘昔 阮鹹 、 顏延 有二始之嘆,吾才不逮古人,今為三始,非其願也,將如之何!’”參見“ 二始 ”。

(4). 漢 有“七始”之樂,取十二律之七律擬天地人及四時之始。以黃鐘為天始,林鐘為地始,太簇為人始,因稱“三始”。《隋書·音樂志中》:“《難書·律曆志》,天地人及四時,謂之七始。黃鐘為天始,林鐘為地始,太簇為人始,是為三始。”

詩詞推薦

寄康孫·其一原文_寄康孫·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