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善志古齋

作者:劉紹 朝代:元代

紀善志古齋原文

渾沌日以鑿,無懷世湮淪。

鴻飛去我久,孰復還龐淳。

我志慕玄古,泰初以為鄰。

居恆中守朴,服食遵先民。

一德中自樂,天行順彝倫。

慨彼益流偽,雕文昧天真。

薰蒸灼原燎,淫蠱疲形神。

道喪邈難續,伊懷誰與伸。

卓爾體沖素,冥機謝人群。

耕餘韻土鼓,於以歌熙春。

詩詞問答

問:紀善志古齋的作者是誰?答:劉紹
問:紀善志古齋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劉紹的名句有哪些?答:劉紹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出處:元音遺響卷十

參考注釋

渾沌

同“混沌”

湮淪

淪落;埋沒。 南朝 梁 何遜 《贈族人秣陵兄弟》詩:“顧余晚脫略,懷抱日湮淪。” 唐 李德裕 《清冷池懷古》詩:“興廢由所感,湮淪斯可哀。” 宋 蘇洵 《上張侍郎第一書》:“一門之中,惟此二子不忍使之復為湮淪棄置之人。” 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一折:“到 嬴秦 儒風已滅,從此後聖學湮淪。”《紅樓夢》第七八回:“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鴻飛

(1).鴻雁飛翔。《詩·豳風·九罭》:“鴻飛遵渚。” 唐 苗神客 《乙速孤府君碑銘》:“鴻飛漸陸,振玉羽於元霄。”

(2).鴻雁高飛。比喻升遷騰達,奮發有為。《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乃鴻騫舊 吳 ,作守東 楚 ” 李善 注引 三國 魏 吳質 《魏都賦》:“我太公鴻飛 兗 豫 。” 唐 梁肅 《為雷使君祭孟尚書文》:“昔在 天寶 ,濫觴登朝,爰自中興,鴻飛乃高。” 清 林則徐 《送嶰筠賜環東歸》詩:“漫道識途仍驥伏,都從遵渚羨鴻飛。”

(3).鴻雁遠翔。比喻超脫塵世。 唐 孟浩然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歸越》詩:“杳冥雲外去,誰不羨鴻飛。” 宋 陸游 《故山》詩:“老尉鴻飛隱市門,千年猶有舊巢痕。”

(4).哀鴻遍飛。比喻災民極多。 唐 李嶠 《攀龍台碑》:“既而六師魚漬,九野鴻飛,竟兆天亡之徵,卒成土崩之勢。”

孰復

周密;詳盡。語出《漢書·董仲舒傳》:“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極,陳治亂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復之。” 顏師古 註:“復,反復重言之也。”《新唐書·陸贄傳》:“從狩 奉天 ,機務填總,遠近調發,奏請報下,書詔日數百, 贄 初若不經思,逮成,皆周盡事情,衍繹孰復,人人可曉。”《新唐書·韋述傳》:“ 述 入其室觀書,不知寢食, 行沖 異之,試與語前世事,孰復詳諦,如指掌然。”

玄古

遠古。《莊子·天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 成玄英 疏:“玄,遠也。” 晉 慧遠 《沙門袒服論》:“玄古之民,太朴未虧,其禮不文。” 唐 李白 《送戴十五歸衡岳序》:“ 白 上探玄古,中觀人世,下察交道。” 前蜀 杜光庭 《興州王承休特進為母修黃籙齋詞》:“粵自玄古,逮於茲辰,荷澤蒙慈,莫知紀極。”

泰初

道家指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氣。後亦指天地形成前的時期。《莊子·天地》:“泰初有無,無有無名。” 成玄英 疏:“泰,太;初,始也。元氣始萌,謂之太初,言其氣廣大,能為萬物之始本,故名太初。”《楚辭·遠遊》:“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 廖仲愷 《壬戌六月禁錮中聞變有感》詩之四:“朝朝面壁學 維摩 ,參到禪機返泰初。”參見“ 太初 ”。

以為

認為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以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為鄙吝。——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資治通鑑》

自以為必死。——《資治通鑑·唐紀》

以為豪。——明· 魏禧《大鐵椎傳》

以為妙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守朴

亦作“ 守朴 ”。保持質樸的天性。《文選·嵇康<幽憤詩>》:“託好 老 莊 ,賤物貴身,志在守朴,養素全真。” 張銑 註:“守朴,守其實朴。” 晉 葛洪 《抱朴子·嘉遁》:“同屈尺蠖,藏光守朴,表拙示訥,知止常足。” 唐 錢起 《山齋讀書寄時校書杜叟》詩:“幽人自守朴,窮谷也名愚。” 五代 左偃 《寄韓侍郎》詩:“言詩幸遇明公許,守朴甘遭俗者輕。”

見“ 守朴 ”。

服食

(1).衣著食物。《書·旅獒》:“畢獻方物,惟服食器用。”

(2).服用丹藥。道家養生術之一。《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呼吸吐納,服食養身。”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長安 風俗,自 貞元 侈於游宴……或侈於卜祝,或侈於服食,各有所蔽也。” 清 黃景仁 《池陽寫望》詩:“服食未能遂,名理亮可窮。” 龔爾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鈍庵不至》詩:“昏人累塵想,服食不長生。”

先民

(1) 泛指古人

(2) 古代的賢人

先民詢之。——清· 劉開《問說》

一德

(1).謂始終如一,永恆其德。《易·繫辭下》:“恆以一德。” 孔穎達 疏:“恆能始終不移,是純一其德也。”《舊唐書·裴度傳》:“外茂九功,內苞一德,器為社稷之鎮,才實邦國之楨。”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非至誠一德,其孰能使之?”

(2).同心同德。 漢 桓寬 《鹽鐵論·世務》:“方此之時,天下和同,君臣一德,外內相信,上下輯睦,兵設而不試,干戈閉藏而不用。”參見“ 一德一心 ”。

(3).猶一能。《管子·法法》:“ 舜 之有天下也, 禹 為司空, 契 為司徒, 皋陶 為李, 后稷 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賢人也,猶尚精一德。” 尹知章 註:“謂各精一事也。”

(4).謂法令劃一。《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六幽允洽,一德無爽。” 李周翰 註:“一德,謂法令畫一也。”

天行

(1).天體的運行。《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孔穎達 疏:“行者,運動之稱……天行健者,謂天體之行晝夜不息,周而復始,無時虧退。” 唐 韓愈 《重雲李硯疾贈之》詩:“天行失其度,陰氣來乾陽。重雲閉白日,炎燠成寒涼。”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夫天行不能無歲差,況鬼神乎?”

(2).任自然而行。《莊子·刻意》:“聖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郭象 註:“任自然而運動。”

(3).猶天命。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二章:“談命運者僅付天行,信因果者只嗟劫數。”

(4).指流行病。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知》:“船底苔,療天行。” 元 無名氏 《凍蘇秦》第二折:“又誰知遇天行染了這場兒病疾,險些兒連性命也不得回歸。”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千金藤》:“﹝千金藤主治﹞霍亂中惡、天行虛勞瘧瘴。”《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 柳宣教 感天行時疫病,無旬日而故。”

彝倫

(1).常理;常道。《書·洪範》:“王乃言曰:‘嗚呼, 箕子 !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倫攸敘。’” 蔡沉 集傳:“彝,常也;倫,理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名實》:“放斧斤而欲雙巧於 班 墨 ,忽良才而欲彝倫之攸敍,不亦難乎!” 宋 朱熹 《<大學章句>序》:“夫以學校之設,其廣如此,教之之術,其次第節目之詳又如此,而其所以為教,則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餘,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倫之外,是以當世之人,無不學。”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彝倫》:“彝倫者,天地人之常道……不止 孟子 之言人倫而已。能盡其性,以至能盡人之性,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而彝倫敘矣。”

(2).指倫常。 陳獨秀 《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道德彝倫,又焉能外?”

(3).謂成為表率、成為典範。《魏書·彭城王勰傳》:“自古統天位主,曷常不賴明師,仗賢輔,而後燮和陰陽,彝倫民物者哉?” 唐 楊炯 《庭菊賦》:“ 鐘太傅 之家聲,彝倫 魏 室,道合鹽梅,功成輔弼。”

(4).指銓選官吏。《北史·魏紀四·世宗宣武帝》:“中正所銓,但為門第,吏部彝倫,仍不才舉。八坐可審議往代擢賢之體,以令才學並申,資望兼致。”

雕文

(1).飾以彩繪、花紋。《韓非子·十過》:“四壁堊墀,茵席雕文。”《舊唐書·職官志三》:“中尚令,掌供郊祀之圭璧、玩器之物。中宮服飾,雕文錯綵之制,皆供之。”

(2).指以彩繪、花紋為飾的物品。《韓詩外傳》卷八:“士不造無用,雕文不粥於肆。”《後漢書·宦者傳序》:“狗馬飾雕文,土木被緹繡。”

(3).猶美文。 唐 褚亮 《十八學士贊·記室參軍虞世南》:“篤行揚聲,雕文絶世,網羅百世,並包六藝。”

(4).刻文字於碑石。 宋 葉適 《林正仲墓志銘》:“喪死者焚屍,糜其骨,眾薰合和,凌風飄颺…… 正仲 雕文禁止,治塚甓藏之,始變其俗。”

彫文:雕繪文采。《晏子春秋·諫下一》:“今 齊國 丈夫畊,女子織,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而君側皆彫文刻鏤之觀,此無當之管也,而君終不知。” 漢 賈誼 《虡賦》:“妙彫文以刻鏤兮,象巨獸之屈奇兮。”《後漢書·郎顗傳》:“減彫文之飾,損庖廚之饌。”《晉書·武帝紀》:“二月乙亥,禁彫文綺組非法之物。”

天真

(1) 指不受禮俗拘束的品性

(2) 引申為單純、樸實、幼稚;頭腦簡單

不要太天真,以致相信這些政客的每件事

天真的女孩

天真似五歲的小孩

薰蒸

(1).煙燻氣蒸。《參同契》卷上:“若能練己,則真氣薰蒸遍於一身。”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余偶見一醫僧解犀……以極薄紙裹置於懷中,近肉,以人氣蒸之,候氣薰蒸浹洽,乘熱投臼中急擣,應手如粉。因知人氣之能粉犀也。” 明 何孟春 《餘冬序錄摘鈔》卷二:“鉛氣有毒……業久之家,長幼為毒薰蒸,多萎黃,旋致風攣癱軟之疾,不得其壽而斃。”

(2).薰陶。 宋 司馬光 《上謹習疏》:“上行下效謂之風,薰蒸漸漬謂之化。” 明 張居正 《與中丞孫淮海書》:“今惟積此真意,漸次薰蒸,假以一二年,庶可少變。” 清 戴名世 《<禹貢錐指>序》:“會今天子聰明神聖,四海之內薰蒸浸漬,莫不彈冠振衿輻輳而出。”

(3).猶蒸騰。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啊!掌舵的人早已被私慾薰蒸在三十三天之上,同人們距離太遠,早已不能理解人們的情緒了。”

原燎

(1).原野上大火延燒。 三國 魏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雲散原燎,罔有孑遺。” 晉 左思 《魏都賦》:“巢焚原燎,變為煨燼。”

(2).指大火。 唐 歐陽詹 《懷忠賦》:“彼炎炎之原燎,信撲之而不滅。”

淫蠱

惑亂。《晏子春秋·外篇上一》:“寡人不敏無良,左右淫蠱寡人,以至於此,請殺之。”

形神

(1).形骸與精神。《史記·太史公自序》:“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 唐 吳融 《谷口寓居偶題》詩:“不能塵土爭閒事,且放形神學散仙。” 明 張居正 《答督撫吳環洲言敬事後食之義》:“僕以菲薄,待罪政府,每日戴星而入,朝不遑食,夕不遑息,形神俱瘁,心力並竭,於國家豈無尺寸效?”

(2).形貌神情。 宋 孔平仲 《續世說·棲逸》:“ 鋭 在 澤潞 ,有道人自稱 盧老 , 鋭 館之於家。一旦辭去,且曰‘我死當為君子。’因指口下黑子為志。及生 鹹 ,果有黑子,其形神,即 盧老 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猴盜》:“次日,客酬讌,邀至其室,見柱上鎖一小猴,形神精狡。”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學士戴公墓碑》:“其形神清和舒平,動若有餘。”

(3).指造型藝術的外在物象和內在神韻。亦泛指文藝作品的形式和內容。 邢煦寰 《“意境”新識》:“它們在藝術表現上的突出特徵是:情景交融,動靜相宜,虛實相生,形神兼備。”

(4).謂形肖神似。 宋 蘇軾 《與何浩然書》:“且喜起居佳勝,寫真奇絶,見者皆言十分形神,甚奪真也。”

卓爾

高高直立的樣子。多形容一個人的道德學問及成就超越尋常,與眾不同

如有所立卓爾。——《論語·子罕》

功效卓爾。——《薛宣傳》

沖素

亦作“沖素”。沖淡純樸。 晉 陸機 《七徵》:“ 玄虛子 耽性沖素,雍容玄泊。”《北史·張湛傳》:“ 湛 弱冠知名 涼 土,好學能屬文,沖素有大志。” 明 張居正 《七賢詠》:“余觀七子,皆履沖素之懷,體醇和之質。” 清 方文 《石橋懷與治》詩:“君子抱沖素,往來艱步履。”

冥機

猶天機,天意。 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第二書》:“則知冥機所運,吉凶於倐忽之間。”

人群

(1) 成群的人

人群漸漸離去

(2) 指平民、公眾

土鼓

(1).亦作“ 土皷 ”。古樂器名。鼓的一種。《周禮·春官·籥章》:“掌土鼓豳籥” 鄭玄 注引 杜子春 云:“土鼓以瓦為匡,以革為兩面,可擊也。” 晉 袁宏 《後漢紀·和帝紀》:“古者民人淳樸,制禮至簡,污樽抔飲,可以盡歡於君親;蕢桴土鼓,可以致敬於鬼神。” 唐 李白 《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乃登豳歌,擊土鼓,祀蓐收,迎田祖。” 清 曹寅 《琴塼歌》:“稗官流傳號琴薦,土皷康瓠函宮商。” 清 龔自珍 《五經大義終始論》:“此言有異乎土鼓之祭,其實昇平也。”

(2).方言。墳墓。諺語:“正月打雷土鼓堆,二月打雷麥鼓堆,三月打雷穀穀堆。”

於以

(1).猶言於何。在何處。《詩·召南·采蘩》:“於以采蘩?於沼於沚。”

(2).猶言於何。用什麼。《詩·邶風·擊鼓》:“於以盛之?維筐及筥。於以湘之?維錡及釜。” 南朝 宋 顏延之 《陽給事誄》:“皇上嘉悼,思存寵異。於以贈之?言登給事。”

(3).猶言至於。《文選·郭璞<江賦>》:“陽鳥爰翔,於以玄月。”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國語》雲‘至於玄月’也。”

(4).猶是以。 宋 王禹偁 《大閱賦》:“御幄立而天開,教場平而霜勁。雷動風行,千騎萬乘,於以威八荒,於以安百姓。” 宋 王禹偁 《日月光天德賦》:“觀其日之始也……龍吐焰而氛霾盪盡,烏騰晶而魑魅潛藏。於以瑞呈五色,於以明列三光。”

因此;是以。 明 方孝孺 《祭王文節公》:“先生平生大節因得陳於殿陛,而達於旒扆之前。於以有學士之贈,於以有文節之謚。”

熙春

(1) 明媚的春天

(2) 同“熙春茶”

詩詞推薦

紀善志古齋原文_紀善志古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