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山

作者:施鈞 朝代:元代

白水山原文

萬壑歸源瀉石湫,洞天名不下瀛洲。

聲聞大地玉龍吼,勢接碧空銀漢流。

道院晝陰微雨集,元壇秋冷濕雲浮。

山翁指點青松外,曾見仙人跨鶴游。

詩詞問答

問:白水山的作者是誰?答:施鈞
問:白水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白水山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選元詩卷五十一

參考注釋

洞天

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別有天地,現在借指引人入勝的境地

別有洞天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不下

(1).不少於。 漢 晁錯 《論貴粟疏》:“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自用兵已來,已經二年,前後所奏殺獲,計不下一二萬人。” 楊朔 《亂人坑》:“八年來,單單這個亂人坑埋的死人不下六千。”

(2).不亞於;不次於。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釋道·薩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宮者,俱在京師兌隅,雄麗軒敞,不下宮掖。” 劉光弟 《美酒行》:“雲今東省旱,不下西省荒。” 茹志鵑 《高高的白楊樹》:“大姐那股高興的神氣,也並不下於我。”

(3).沒有攻克。《後漢書·公孫瓚傳》:“ 紹 遣將 崔巨業 將兵數萬攻圍 故安 不下,退軍南還。”

瀛洲

亦作“ 瀛州 ”。1.傳說中的仙山。《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史記·秦始皇本紀》:“ 齊 人 徐市 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萊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海客談 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遊學》:“ 瀛洲 同泛濟川船,伊吾共仗屠龍劍。”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獄中贈鄒容》詩:“ 鄒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魯迅 《集外集·<題三義塔>詩》:“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為網羅人才,設定文學館,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齡 等十八名文官為學士,輪流宿於館中,暇日,訪以政事,討論典籍。又命 閻立本 畫像, 褚亮 作贊,題名字爵里,號“十八學士”。時人慕之,謂“登瀛洲”。事見《新唐書·褚亮傳》。後來的詩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獲得殊榮,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歸思》詩之二:“四十為郎非不偶,況曾提筆直 瀛州 。” 明 沉鯨 《雙珠記·廷對及第》:“朝登 瀛洲 ,暮賜蓮炬。” 清 陳夢雷 《楊椒山先生祠》詩:“釁開馬市英魂恨,廟煥 瀛洲 俎豆香。”參見“ 登瀛洲 ”。

聲聞

(1).亦作“ 聲問 ”。音信。《國語·越語上》:“寡君 句踐 乏無所使,使其下臣 種 ,不敢徹聲聞於天王。”《呂氏春秋·贊能》:“ 孫叔敖 、 沉尹莖 相與友, 叔敖 游於 郢 三年,聲問不知,修行不聞。”《漢書·蘇武傳》:“前發 匈奴 時, 胡 婦適產一子 通國 ,有聲問來,願因使者致金帛贖之。”《北史·儒林傳下·劉炫》:“ 炫 與妻子,相去百里,聲聞斷絶。”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謬誤》:“ 丁晉公 之逐,士大夫遠嫌,莫敢與之通聲問。”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 唐 北庭 節度使 李元忠 、 安西 四鎮留後 郭昕 率將士守境,與朝廷聲問中斷。”

(2).亦作“ 聲問 ”。名聲。《荀子·大略》:“德至者色澤洽,行盡而聲問遠。”《韓非子·內儲說上》:“子聞寡人之聲聞,亦何如焉?”《三國志·蜀志·許靖傳》“ 南陽 宋仲子 於 荊州 與 蜀郡 太守 王商 書” 裴松之 注引 晉 陳壽 《益州耆舊傳》:“ 商 字 文表 , 廣漢 人,以才學稱,聲問著於州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論師﹞少好學,有才辯,聲聞遐被,法俗歸心。” 宋 沉遼 《真覺開堂》:“自諸祖述作已達者,皆著聲問。” 清 曹寅 《題雲辨上人小照》詩:“行識自來矜色相,聲聞何惜證飛仙。”參見“ 聲聞過情 ”。

梵文意譯。佛家稱聞佛之言教,證四諦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羅漢。《大乘義章》卷十七:“觀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聲聞。”《大乘義章》卷十七:“從佛聲聞而得道者,悉名聲聞。”《敦煌變文集·維摩經押座文》:“五百聲聞皆被訶,住相法空分取證。”

大地

(1)

(2) 地面;地球表面廣闊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玉龍

(1).龍形的玉雕。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異》:“ 梁 大同 八年,戍主 楊光欣 獲玉龍一枚,長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鏤精妙,不似人作。” 元 喬吉 《水仙子·廉香林南園即事》曲:“玉龍筆架,銅雀硯瓦,金鳳箋花。”

(2).傳說中的神龍。 宋 劉克莊 《清平樂·五月十五夜玩月》詞:“醉跨玉龍游八極,歷歷天青海碧。” 金 高庭玉 《天津橋同李之純待月》詩:“跳上玉龍背,抱得銀蟾光。”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四:“ 永安寺 壁上有 梅田女史 題詩云:‘ 靈妃 齊駕玉龍回,留得清陰滿緑苔。’”

(3).指龍形的漏壺。 宋 張孝祥 《菩薩蠻》詞:“玉龍細點三更月。庭花影下餘殘雪。” 元 薩都剌 《章貢道中》詩:“憶得當年曾夜值,玉龍銀箭漏聲長。”

(4).喻劍。 唐 李賀 《雁門太守行》:“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擕玉龍為君死。” 王琦 匯解:“玉龍,劍也。” 唐 呂岩 《化江南簡寂觀磨劍贈侯道士》詩:“欲整鋒鋩敢憚勞,凌晨開匣玉龍嘷。”

(5).喻笛。 宋 林逋 《霜天曉月·題梅》詞:“甚處玉龍三弄,聲搖動,枝頭月。” 元 張翥 《孤鸞·題錢舜舉仙女梅下吹笛圖》詞:“閒拈玉龍自品,愛冰姿與花爭潔。一闋霓裳乍了,又落梅初迭。”

(6).喻雪。 唐 呂岩 《劍畫此詩於襄陽雪中》:“ 峴山 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 宋 張元 《雪》詩:“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空飛。”《水滸傳》第十一回:“玉龍酣戰,鱗甲滿天飄落。” 清 秋瑾 《齊天樂·雪》詞:“朔風蕭瑟侵簾戶,誰喚玉龍起舞。” 毛 * 《念奴嬌·崑崙》詞:“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7).喻泉水、瀑布。 宋 梅堯臣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天門泉》詩:“靜若僊鑑開,寒疑玉龍蟄。” 清 黃鷟來 《賦得匡廬篇壽韓霍岳觀察》詩:“冰車轉軸玉龍走,蒲牢出海鏗華鐘。”

(8).喻橋。 元 盍西村 《小桃紅·市橋月色》曲:“玉龍高臥一天秋。寶鏡青光透。星斗闌乾雨晴後。”

碧空

蔚藍色的天空

孤帆遠影碧空盡。——唐·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

銀漢

見“銀河”

銀漢橫空

道院

(1).道士居住的地方。 五代 王周 《道院》詩:“白日人稀到,簾垂道院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棲真》:“你們尋所道院,趁早安歇罷。” 馮至 《蟬與晚禱》:“在他僅有的兩間大的小屋內,將屋門關閉,把自己禁錮起來,好像道院中的苦行者。”

(2).指修道院。 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 歐洲 中世,文章學問,都在道院裡。”

晝陰

(1).白晝陰暗。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浮雲鬱而四塞兮,天窈窕而晝陰。” 唐 王維 《賦得秋日懸清光》:“晝陰殊眾木,斜影下危樓。” 唐 杜牧 《綠夢》詩:“秋色寄高樹,晝陰籠近山。”

(2).指天道反常,將有災異。參見“ 晝陰夜陽 ”。

雨集

(1).奔趨貌。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是以海內歡慕,莫不風馳雨集。”

(2).如雨一樣密集。極言其多。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五:“ 少游 讀之,淚涕雨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京中匿名文書,紛紛雨集。”

元壇

即 趙玄壇 ,道教所奉的財神,亦稱“ 趙公元帥 ”。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十八:“ 元壇 菩薩即元武神……《姑蘇志》云:神姓 趙 ,名 朗 ,字 公明 。”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京都戲館,俱於元旦開市,是日各部梨園,扮 元壇 登場,呈金書‘開市大吉’四字為賀。”

濕雲

濕度大的雲。 唐 李頎 《宋少府東溪泛舟》詩:“晚葉低眾色,濕雲帶繁暑。”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滿天濕雲飛舞,瘦葉時時經風細吟。”

山翁

指 晉 山簡 。 唐 王維 《漢江臨泛》詩:“ 襄陽 好風日,留醉與 山翁 。” 宋 周邦彥 《齊天樂》詞:“醉倒 山翁 ,但愁斜照歛。” 明 馮惟敏 《二犯傍妝檯·此景亭雨酌》曲:“兒童莫笑 山翁 醉,麴米能消 杜甫 愁。”參見“ 山公 ”。

點青

指在皮膚上刺字或刺各種圖形,填以青色。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黥》:“上都街肆惡少,率髠而膚札,備眾物形狀……今京兆 薛公 元賞 ,上三日,令里長潛捕,約三十餘人,悉杖殺,屍於市。市人有點青者,皆灸滅之。”

仙人

神話和童話中指神通廣大、長生不老的人

跨鶴

(1).乘鶴,騎鶴。道教認為得道後能騎鶴飛升。 宋 林景熙 《簡衛山齋》詩:“何當躡飛珮,跨鶴青雲端。” 清 褚人穫 《堅瓠八集·徐仙》:“縣丞 卓津 題《卜運算元》詞云:‘流水小灣西,晚坐孤亭靜,不見高人跨鶴歸,風水搖清影。’”

(2).用作逝世的婉辭。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六篇:“已而父母皆在府衙中跨鶴仙去。”參見“ 丁令威 ”。

(3).見“ 跨鶴揚州 ”。

詩詞推薦

  • 虞美人

    李太古宋代〕西風海色秋無際。雙淚如鉛水。牡羊成隊夢初平。掛杖敲雲、雲外曉鴻驚。小瓊閒抱銀箏笑。問有芳卿否。玉書分
    白水山原文_白水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雲龍山行館

    乾隆清代〕庚子徐州實未臨,閱堤此重舊途尋。並山接築曾差看,易石蕆工此慰心。別館雲龍憶昔駐,大彭風物入新吟。拈毫
  • 十八盤

    乾隆清代〕猶記昔登十八盤,坦途高架丈餘寬。曾因過費飭方伯,率為趨平奉大安。今度揮鞭吟馬上,不教仿棧辟雲端。石梯
  • 口占

    蘇泂宋代〕士生弊於文,其實乃無用。今年州縣間,朋友多不貢。桔槔旱而工,已得輕抱甕。大舜舉皋陶,乃曰選於眾。
  • 源清莊

    陳岩宋代〕湊入方池一脈泉,泥沙不雜性中天。時時自照清癯影,白露風標是水仙。
  • 謝朱鶴皋招飲

    曹彥約宋代〕里巷浮沉適自由,江城久住似菟裘。廣文活計貧無那,好客情懷挽不留。滿院竹風吹酒面,兩株榴火發詩愁。料應
    白水山原文_白水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淮安守宋代〕一從楚客死,淮山無顏色。
    白水山原文_白水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胡騰兒

    李端唐代〕胡騰身是涼州兒,肌膚如玉鼻如錐。桐布輕衫前後卷,葡萄長帶一邊垂。帳前跪作本音語,拾襟攪袖為君舞。安西
    白水山原文_白水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聞杜鵑

    葛天民宋代〕望帝知何苦,催歸不自禁。竄身依樹密,啼血染花深。細雨離人淚,遊絲盪子心。青山明月夜,老耳最知音。
  • 已涼

    韓偓唐代〕碧闌乾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 蝴蝶飛(一作蝴蝶舞)

    李賀唐代〕楊花撲帳春雲熱,龜甲屏風醉眼纈。東家蝴蝶西家飛,白騎少年今日歸。
    白水山原文_白水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閨怨二首

    沈如筠唐代〕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願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隴底嗟長別,流襟一動君。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白水山原文_白水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至鄂期年以饟事不給於詩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

    岳珂宋代〕一江漲碧碧於藍,健櫓鳴鵝舳正銜。才似過都空萬馬,又驚倚岸閱千帆。
  • 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

    佚名宋代〕應天以實,已事崦竣。氈案朝帝,竹宮拜神。靈光下燭,協氣斯陳。福祿時萬,基圖日新。
  • 月令七十二候詩·十二月大寒中三候·其七十·雞乳

    乾隆清代〕卵生無乳胎生乳,雞乳蓋因孚翼名。從乙從孚元鳥喻,司晨司夜玉衡精。知時雅合為雄唱,論政還當戒牝鳴。漫道
  • 上廣州支使王拾遺

    曹松唐代〕明時應不諫,天幕稱仙才。聘入關中去,人從帝側來。詩窗盛島嶼,檄盾照風雷。幾度陪旄節,營巡海色回。
  • 訴衷情

    侯善淵元代〕初開江月透雙林。隱映素波深。風恬湛然瑩淨,清夜好知音。白醪酒,自然斟。信時吟。無縈無系,豁暢開懷,一
  • 寄朱樂仲

    黃庭堅宋代〕故人昔在國北門,鄰舍杖藜對樽酒。十五年余乃一逢,黃塵急流語馬首。懶書愧見南飛鴻,君居三十六峰東。我心
  • 題別浦遠來舟圖

    陳造宋代〕道人毫端妙用,幻出煙水淮南。頻與東風商略,幾時送我歸帆。
    白水山原文_白水山的賞析_古詩文
  • 留侯廟

    曾國藩清代〕小智徇聲榮,達人志江海。咄咄張子房,身名大自在。信美齊與梁,幾人飽胔醢。留邑茲岩疆,亮無懷璧罪。國讎
白水山原文_白水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