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饒海亭寄懷原韻原文
一曲聽泉百慮清,只求琴意不求聲。
三更露墮哀猿嘯,萬壑風傳老鸛鳴。
乍解徵商心已靜,瞭然夢幻體都輕。
知君仍向東湖水,目數流光縷縷情。
詩詞問答
問:答饒海亭寄懷原韻的作者是誰?答:戈溥
問:答饒海亭寄懷原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答饒海亭寄懷原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戈溥的名句有哪些?答:戈溥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一曲
(1).水流彎曲處。《詩·魏風·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傳:“謂水曲流處。” 唐 劉禹錫 《送李尚書鎮滑州》詩:“ 黃河 一曲當城下,緹騎千重照路傍。”
(2).猶一彎。 劉半農 《游香山紀事詩》:“一曲橫河水,風定波光靜。”
(3).猶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楊倞 註:“一曲,一端之曲説。” 漢 桓寬 《鹽鐵論·論鄒》:“將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萬方,猶無準平而欲知高下,無規矩而欲知之圓也。” 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倫,推崇世教,小藝片言之善,偏長一曲之材,皆欲養成,未嘗棄廢。”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原善上》:“人雖得乎全,其間則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於一曲。”
(4).猶一縷。 唐 張泌 《題華嚴寺木塔》詩:“一曲晚煙浮 渭水 ,半橋斜日照 鹹陽 。”
一首樂曲。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濁酒一盃,彈琴一曲。”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頗通絲竹,彈得幾曲琵琶,當此夜深孤悶之時,我試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陽台·訪媚香樓遺址》詞:“青山幾點胭脂血,做千秋悽怨,一曲嬌嬈。” 艾青 《向太陽》詩:“我的靈魂,不論白日和黑夜,永遠的唱著一曲人類命運的悲歌。”
百慮
各種思慮;許多想法。《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乃百慮之筌蹄,萬事之權衡也。” 唐 杜甫 《西閣夜》詩:“時危關百慮,盜賊爾猶存。” 明 劉基 《永康胡元鼎白雲樓》詩:“昔時望雲煎百慮,今日看雲美無度。” 清 吳嘉紀 《秋日懷孫八豹人》詩之六:“衰年纏百慮,我輩豈長存。”
三更
第三更,約在半夜十二時左右
風傳
輾轉流傳,也指傳聞,道聽途說
風傳未必可信
鸛鳴
(1).《詩·豳風·東山》:“我徂 東山 ,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鸛鳴於垤,婦嘆於室。灑埽穹窒,我征聿至。” 鄭玄 箋:“鸛,水鳥也。將陰雨則鳴,行者於陰雨尤苦,婦念之,則嘆於室也。”後用為典故,謂思婦因天將雨而為其征夫擔憂。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二:“哀彼 東山 人,喟然感鸛鳴。”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豈初征之懼對,冀鸛鳴之在垤。”
(2).謂天將雨。 唐 白居易 《得景為宰秋雩刺史責其非時辭雲旱甚苦不雩恐為災判》:“雖蓐收之戒序,雩亦何傷?冀有聞於鸛鳴,庶無慮於狼顧。”
瞭然
(1).明白;清楚。 唐 白居易 《睡起晏坐》詩:“瞭然此時心,無物可譬喻。”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周繇》:“考其時變,商其格製,其邪正瞭然在目,不能隱也。”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四)》:“但如看野史和雜記,可更容易瞭然了,因為他們究竟不必太擺史官的架子。”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二部分九:“我聽了,心裡到底瞭然點。”
(2).全然。 唐 牟融 《游報本寺》詩:“瞭然塵事不相關,錫杖時時獨看山。” 宋 梅堯臣 《題刁經臣山居》詩:“散帙理舊學,瞭然無俗喧。”《紅樓夢》第二九回:“我就時常提這‘金玉’,你只管瞭然無聞的,方見的是待我重,無毫髮私心了。”
(1).眼明貌。 唐 張仲方 《贈毛仙翁》詩:“方口秀眉編貝齒,瞭然炅炅雙瞳子。” 宋 蘇軾 《書林逋詩後》詩:“我不識君曾夢見,瞳子瞭然光可燭。”
(2).明白;清楚。《新唐書·韋嗣立傳》:“臣願陛下廓天地之施,雷雨之仁,取 垂拱 以來罪無重輕所不赦者,普皆原洗,死者還官,生者霑恩,則天下瞭然,知向所陷罪,非陛下意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若吾子之高明,自當一語之下便瞭然矣。” 姚華 《論文後編·目錄中》:“ 自 晉以來,文筆有別,判而益彰。 劉勰 所云:‘有韻曰文,無韻曰筆。’塗轍瞭然。”
夢幻
夢中的幻境
東湖
湖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東郊,為 楊汊湖 、 湯林湖 、 郭鄭湖 、 喻家湖 、 牛巢湖 等的總稱。全部面積8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33平方公里。碧波萬頃,山容水態,為著名風景區。其四周:湖南,山巒吐秀,在 洪山 、 磨山 、 珞珈山 一帶有科學研究機構、植物園和武漢大學等;湖東,叢林含翠,建有療養院、休養所;湖北,蘆荻蒼莽,漁舍井然;湖西為遊覽中心,建有運動場、博物館和紀念 屈原 的 行吟閣 、紀念 太平天囯 女戰士的 九女墩 ,以及 魯迅廣場 等;湖中心則有高聳的 湖光閣 。
目數
以目計算。《隋書·儒林傳·劉炫》:“左畫方,右畫圓,口誦,目數,耳聽,五事同舉,無有遺失。”
流光
時光
總把流光誤。——《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縷縷
一條一條連續不斷地
村中炊煙縷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