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毅軒兄分教瓊山次韻

作者:李一契 朝代:明代

送毅軒兄分教瓊山次韻原文

淵源家學舊名科,出處還誰得惠和。

官冷作人應有道,時清航海迥無波。

光聲拜接文莊范,客況隨安邵老窩。

鄉國化行無彼我,榔枒雲樹即松蘿。

詩詞問答

問:送毅軒兄分教瓊山次韻的作者是誰?答:李一契
問:送毅軒兄分教瓊山次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毅軒兄分教瓊山次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參考注釋

淵源

源流,本原

測其淵源,覽其清濁,未有厲俗獨行若寧者也。——《三國志·管寧傳》

事物淵源

家學

書香世家中相延續的學問

劉君有家學,三世道益孤。—— 蘇軾《劉壯與長官是堂》

舊名

傳統的概念;原來的名稱。《荀子·正名》:“若有王者起,必將有循於舊名,有作於新名。”《漢書·諸侯王表序》:“ 長沙 、 燕 、 代 ,雖有舊名,皆亡南北邊矣。” 宋 楊萬里 《謝張功父送牡丹》詩:“淺紅釅紫各新樣,雪白鵝黃非舊名。”

惠和

仁愛和順。《左傳·昭公四年》:“ 紂 作 * , 文王 惠和, 殷 是以隕, 周 是以興,夫豈爭諸侯!”《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政非惠和,不圖於心;制非舊典,不訪於朝。” 唐 元稹 《夏陽縣令陸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銘》:“睦族以惠和,煦下以慈愛。” 宋 曾鞏 《樞密遷官加殿學士知州制》:“某忠加惠和,德操惟邵,先帝所遺,以輔朕躬。”

作人

(1) 為人處世

作人的學問大著哩

(2) 教育人民,培植人才

作人要從根本上抓起

應有

(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聞狀》:“自今已後,應有進奉,並不用申報御史臺,如有人勘問,便仰録名奏來者。”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一折:“將 江 上應有戰舡,盡行拘收,不放 關公 渡 江 回去。”《水滸傳》第一回:“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

(2).應當具有。《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姑娘一進洞房,早看見擺滿一分妝奩,凡是應有的,公婆都給辦得齊齊整整。”

航海

泛指艦船在海洋上航行

無波

(1).不起波瀾。《文子·上德》:“使人無渡河,可;使河無波,不可。” 唐 杜甫 《泛江》詩:“方舟不用楫,極目總無波。” 金 元好問 《超禪師晦寂庵》詩:“無波古井靜中天,三尺藜床坐欲穿。”

(2).以喻時世安定。《舊唐書·玄宗紀上》:“上稟聖謨,下凝庶績;八荒同軌,瀛海無波。”

客況

亦作“ 客況 ”。1.客居的境況。 元 張翥 《定風波》詞:“婉晚年華,淒涼客況,泥酒渾成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訪翠》:“對三月艷陽之節,住六朝佳麗之場,雖是客況不堪,卻也春情難按。”

(2).旅居中的情思。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二折:“學士,怎生瞞的過我!此乃‘獨眠孤館’四字,此人客況動矣。”《花月痕》第十三回:“ 蘇東坡 遠謫 惠州 , 朝雲 也曾隨侍,我如今決計買一姬人,以消客況罷。”

見“ 客況 ”。

老窩

原指鳥獸、昆蟲的窩,常比喻壞人隱藏或盤踞的地方。

國化

謂一國的風尚教化。《漢書·王莽傳上》:“ 黃郵 、 召陵 、 新野 之田為入尤多,皆止於公,公欲自損以成國化,宜可聽許。”《北史·王慧龍傳》:“司徒 長孫嵩 聞之不悅,言於 太武 ,以其嗟服南人則有訕鄙國化之意。” 宋 沉遼 《龍華三會啟文》:“知郡某官,宣揚國化,惠恤民情。”

彼我

他和我;彼此。 漢 揚雄 《解嘲》:“世異事變,人道不殊,彼我易時,未知何如。”《晉書·王羲之傳》:“夫廟算決勝,必宜審量彼我,萬全而後動。” 唐 劉知幾 《史通·因習》:“及 隋氏 受命,海內為家,國靡愛憎,人無彼我。” 魯迅 《熱風·隨感錄五十九》:“甚至彼我間的是非愛憎,也免不了得到一個相反的結果。”

雲樹

(1).雲和樹。 南朝 梁 劉孝威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雲樹交為密,雨日共成虹。” 唐 王維 《送崔興宗》詩:“塞迥山河浄,天長雲樹微。” 明 劉基 《梅花引》詞:“晚雲凝,晚煙橫,菸草茫茫雲樹平。”

(2).高聳入雲的樹木。 唐 崔櫓 《華清宮》詩之一:“草遮回磴絶鳴鑾,雲樹深深碧殿寒。” 明 文徵明 《金山寺待月》詩:“魚龍深夜浮光怪,雲樹遙空帶渺茫。” 戴望舒 《夜蛾》詩:“飛越關山,飛越雲樹。”

(3).比喻朋友闊別遠隔。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閒遊悵然興懷寄微之》詩:“雲樹分三驛,煙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卻厭尺書頻。” 明 高啟 《讀周記室<荊南集>》詩:“生別猶疑不再逢, 楚 天雲樹隔重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英雄舉動》:“但念 吳 頭 楚 尾,雲樹為遙。”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軍次實錄》:“﹝眾天將天兵﹞依依敬別,因吟以勸慰之:‘離別深情世罕拋,關心雲樹及河橋。’”參見“ 雲樹之思 ”。

松蘿

亦作“ 松羅 ”。1.即女蘿。地衣門植物。體呈絲狀,直立或懸垂,灰白或灰綠色,基部多附著在松樹或別的樹的樹皮上,少數生於石上。可入藥,有祛寒退熱的作用。《詩·小雅·頍弁》“蔦與女蘿,施於松上” 毛 傳:“女蘿、兔絲,松蘿也。” 唐 黃滔 《敷水盧校書》詩:“宅帶松蘿僻,日唯猿鳥親。”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四·松蘿》:“松蘿能平肝邪、去寒熱,同瓜蒂諸藥則能吐痰。”

(2).借指山林。 唐 王維 《別輞川別業》詩:“依遲動車馬,惆悵出松羅。” 唐 孟郊 《擢第後東歸書懷》詩:“松蘿雖可居,青紫終當拾。” 宋 蘇軾 《杜處士傳》:“古人有三聘而起松蘿者,迫實用也。”

(3).茶名。因產於 安徽省 歙縣 松蘿山 ,故名。 明 許次紓 《茶疏·產茶》:“若 歙 之松羅, 吳 之虎邱, 錢唐 之龍井,香氣穰郁,並可雁行。”

詩詞推薦

送毅軒兄分教瓊山次韻原文_送毅軒兄分教瓊山次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