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言·其四十九

作者:張達 朝代:元代

雜言·其四十九原文

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

撝謙不違則,悔吝非已致。

在陳孔何歉,居東旦無懟。

榮辱自外來,中虛識明志。

自矜兆瑕釁,妄想服憂悸。

折翼庸得飛,傷行誠罔利。

所嗟負性險,疲滑喪中慮。

樂善吾敢忘,知非仰前智。

詩詞問答

問:雜言·其四十九的作者是誰?答:張達
問:雜言·其四十九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張達的名句有哪些?答:張達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元音遺響卷九

參考注釋

負下

(1).謂負污辱之名。《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 李善 註:“負累之下,未易可居。”

(2).不如,不及。 章炳麟 《與羅振玉書》:“頃世學者不諭其意,以東國彊梁,貤美於其學術,得懱截小善,輒引之為馳聲譽,自 孫仲容 諸大儒,猶不脫是,況其稍負下者?”

未易

不易;難於。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僕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夫街談巷説,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今觀諸聯句詩,凡 昌黎 與 東野 聯句,必字字爭勝,不肯稍讓……要之二人工力悉敵,實未易優劣。”

謗議

非議

動遭謗議

撝謙

謂施行謙德。泛指謙遜。《易·謙》:“無不利,撝謙。” 王弼 註:“指撝皆謙,不違則也。”《陳書·周弘正傳》:“竊聞撝謙之象,起於 羲 軒 爻畫;揖讓之源,生於 堯 舜 禪受。” 宋 王安石 《賀留守侍中啟》:“遂回渙號之孚,以徇撝謙之美。”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梁生》:“二生至,各敘契闊,並申賀悃, 梁 撝謙不已。” 朱自清 《憶跋》:“他說‘薄薄的影’,自是撝謙的話。”

不違

(1).依從。《論語·為政》:“子曰:‘吾與 回 言終日,不違,如愚。’”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不違者,無所怪問,於 孔子 之言,默而識之,如愚。” 元 馬致遠 《耍孩兒·借馬》曲:“恰才説來的話君專記,一口氣不違借與了你。”

(2).不遠。《國語·齊語》:“天威不違顏咫尺。” 韋昭 註:“違,遠也。”

(3).不休止。《左傳·昭公二十年》:“徵斂無度,宮室日更,淫樂不違。” 杜預 註:“違,去也。”

(4).符合。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實欲使名實不違,徼倖路絶。”

悔吝

亦作“ 悔恡 ”。1.災禍。《易·繫辭上》:“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東方朔》:“ 文帝 時政頗遺失,皆所謂悔恡小疵耶。” 唐 杜甫 《送李校書》詩:“每愁悔吝作,如覺天地窄。” 清 黃景仁 《閒居》詩:“名象實易玩,悔吝虛已消。”

(2).悔恨。《後漢書·馬援傳》:“出征 交阯 ,土多瘴氣, 援 與妻子生訣,無悔吝之心。”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釋爭》:“若然者,悔恡存於聲色,夫何顯爭之有哉!” 唐 李鹹用 《猛虎行》:“須知《易水歌》,至死無悔吝。” 明 唐順之 《與董後峰憲副書》:“野人一入仕途,百般悔吝,禪家所謂猢孫入布袋,真可一笑也。”

(3).謂追悔顧惜。 唐 司空圖 《疑經》:“縱天王制用失節,多取於諸侯,如欲垂誡,即書於 周 史可矣;若書於諸侯之史,是悔恡其貨而侮王命也。”

在陳

見“ 在陳之厄 ”。

居東

《書·金縢》:“ 周公 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 孔穎達 疏:“ 鄭玄 以為 武王 崩, 周公 為冢宰三年,服終,將欲攝政, 管 蔡 流言,即避居 東都 。”後因以指退職避居。 明 張居正 《謝恩疏》:“惡被讒慝,直欲為有北之投;鑒此悃誠,固止其居東之請。”

榮辱

榮耀和恥辱

榮辱與共

衣食足而知榮辱。——《史記·貨殖列傳序》

外來

從外邊來的;非固有的

外來干涉

中虛

(1).指胸腔。《荀子·天論》:“心居中虛,以治五官。” 楊倞 註:“心居於中空虛之地。” 梁啟雄 釋:“指人體上的胸腔。”

(2).指心。《子華子·北宮子仕》:“夫人之中虛也,不得其所欲則疑,得其所不欲則惑;疑惑載於中虛,則荊棘生矣。” 宋 蘇軾 《讀道藏》詩:“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虛。”

(3).裡面空虛。《鶡冠子·學問》:“中虛外博,雖博必虛。” 晉 傅鹹 《琵琶賦序》:“觀其器,中虛外實,天地之象也。”

(4).猶虛心。 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是故 曾點 終於狂而不實,而 曾參 信道之後,遂能以中虛而不易終身之定守者,則夫子來歸而後得斯人也。”

(5).中氣虛弱。 唐 韓愈 《病中贈張十八》詩:“中虛得暴下,避冷臥北窗。”

明志

表明心志。 清 姚鼐 《<禮箋>序》:“夫其所服膺者,真見其善而後信也;其所疑者,必核之以盡其真也,豈非通人之用心、烈士之明志也哉!” 姜妙香 《追懷往事》:“抗 日 戰爭時期, 蘭芳 先後隱居 香港 和 上海 ,息歌息舞,蓄髭明志。”

自矜

自誇;自尊自大

以專長自矜

瑕釁

亦作“ 瑕舋 ”。1.可乘之隙;嫌隙,隔閡。《史記·李斯列傳論》:“ 李斯 以閭閻歷諸侯,入事 秦 ,因以瑕釁,以輔 始皇 ,卒成帝業。”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每覽古今,所由改趣,因緣侵辱,或起瑕舋。” 清 方苞 《蜀漢後主論》:“夫 孔明 之歿,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 司馬 氏君臣之瑕釁,雖北定中原可也。” 清 陳夢雷 《絕交書》:“海賊雖已連和,彼此未忘瑕釁,不若各散流言,使二逆相圖,以分兵勢。”

(2).引申指事端。 清 薛福成 《乙亥應詔陳言疏》:“﹝西人﹞恃其詐力,要挾多端。違一言而瑕釁迭生,牽一髮而全神俱動。”

(3).指罪過,過失。《後漢書·第五倫傳》:“然諸出入貴戚者,類多瑕釁、禁錮之人,尤少守約安貧之節。”《北史·蘇威傳》:“ 威 自陳精誠不能上感,瑕釁屢彰,罪當萬死。”《舊唐書·文苑傳下·唐次》:“﹝皇帝﹞乃詔掌文之臣 令狐楚 等……敘(忠賢者)瑕釁之本末,紀謡諑之淺深,編次指明,勒成(《元和辨謗》)十卷。”

妄想

(1) 狂妄地打算;夢想

他處於懷舊的妄想中

(2) 不能實現的打算

(3) 不能實現的非分之想

他的希望只不過是妄想

憂悸

憂懼而心驚膽戰。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是時,奉公者欣然得志,邪枉者憂悸失色。”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九:“ 舒煥 堯文 , 東坡公 客, 建炎 中猶在。有子為 湖南 一縣尉,遇盜燒死。 堯文 年九十矣,憂悸得病而卒。”《明史·鄭賜傳》:“ 賜 為人頗和厚,然不識大體,帝意輕之,為同官 趙羾 所間,六年六月憂悸卒。”

折翼

(1).折斷翅膀。比喻受挫傷。《漢書·息夫躬傳》:“發忠忘身,自繞罔兮!寃頸折翼,庸得往兮!” 清 浩歌子 《螢窗異草·翠衣國》:“使折翼之禽,無難旋里;嫌籠之鳥,竟得生還。”

(2).相傳 晉 陶侃 曾夢生八翼,飛上天去,見天門九重,已上八重,至第九重,門者擊之以杖,遂墜地而折左翼。後 侃 都督八州,握重兵,常思折翼之夢,不敢萌異志。見《晉書·陶侃傳》。後以“折翼”為自警之典。 唐 楊炯 《渾天賦》:“ 魯陽 揮戈兮轉於西日, 陶侃 折翼兮登於上玄。” 明 吾邱瑞 《運甓記·家門始末》:“ 廣 南移鎮受波濤,晨昏運甓,夢飛折翼。” 柳亞子 《三月十二日中山先生忌辰有作》詩:“天門折翼憐 陶侃 ,豚犬生兒羨 景升 。”

罔利

猶漁利。語本《孟子·公孫丑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明史·文苑傳二·李夢陽》:“ 壽寧侯 張鶴齡 招納無賴,罔利 * ,勢如翼虎。” 清 林則徐 《會奉請將高廉道暫駐澳門查辦夷務片》:“至西洋夷人,雖稱恭順,而不耕不織,專恃懋遷罔利之謀,變幻百出。”

負性

(1).稟性。 清 吳偉業 《臨江參軍》詩:“ 臨江 髯參軍 ,負性何貞烈。”

(2).具有個性。《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人生在世,含情負性,豈同草木無知?”

知非

(1).五十歲的代稱。《淮南子·原道訓》:“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謂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後因以“知非”稱五十歲。 唐 白居易 《自詠》:“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余自少 陸機 作賦之二年,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鈕琇 《觚賸·除夜覘士》:“﹝ 陳楚產 ﹞齒踰知非,始補弟子員。”

(2).省悟以往的錯誤。 唐 趙嘏 《東歸道中》詩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寧調元 《東蛻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遙想待他年。”

詩詞推薦

  • 留題滻川姚氏鳴琴泉

    魏野宋代〕琴里休夸石上泉,爭如此處聽潺湲。愛於琴里無他意,落砌聲聲是自然。
  • 初陽台·其一

    乾隆清代〕初陽台據葛嶺巔,海日升時可憑眺。雲棧峻挺費攀登,四度來巡初未到。
  • 清平樂(呈昌父,時仆以病止酒,昌父日作詩數遍,末章及之)

    辛棄疾宋代〕雲菸草樹。山北山南雨。溪上行人相背去。惟有啼鴉一處。門前萬斛春寒。梅花可摧殘。使我長忘酒易,要君不
    雜言·其四十九原文_雜言·其四十九的賞析_古詩文
  • 晚晴·其三

    乾隆清代〕移得新篁翠影翻,便教快雨潤龍孫。田功訊息今年好,餘事怡情略可論。
  • 朝天堤

    李翔宋代〕兩山吞浪白如煙,忽見橋樑接岸邊。已是築成堤上路,不須重喚渡頭船。千年野鶴歸華表,百尺長虹駕巨川。歲物
    雜言·其四十九原文_雜言·其四十九的賞析_古詩文
  • 掩役夫張進骸

    柳宗元唐代〕生死悠悠爾,一氣聚散之。偶來紛喜怒,奄忽已復辭。為役孰賤辱,為貴非神奇。一朝纊息定,枯朽無妍媸。生平
  • 上清宮

    鄭清之宋代〕上清日腹正便便,剩納風光似輞川。曉雨洗開新綠岸,晚霞蘸出嫩紅天。鞭浮野竹數莖筍,葉俯秋荷幾柄蓮。不是
  • 十村絕句

    舒岳祥宋代〕鵁鶄屬玉亂橫斜,石步柴門下白沙。長笛一聲人見,小舟風緊入蒹葭。
  • 讀書感憤四首

    汪炎昶宋代〕孔道貴平治,藜羹戹於陳。回也得其術,回也亦最貧。微言陘編簡,又以詒我人。徒能相困悴,未能澤期民。
  • 次亞愚韻

    王諶宋代〕萬里春光眼界明,半處斜日醉魂醒。有時夢入廬山去,瀑布聲中拄杖行。
    雜言·其四十九原文_雜言·其四十九的賞析_古詩文
  • 嚴顏碑

    蘇轍宋代〕古碑殘缺不可讀,遠人愛惜未忍磨。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訛。嚴顏平生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被擒
    雜言·其四十九原文_雜言·其四十九的賞析_古詩文
  • 五湖懷古

    杜漢階清代〕一睇三州無數秋,五湖風景短篷收。天臨上下青煙抹,地坼東南皓月流。山色不隨西子去,濤聲偏為伍胥留。欲澆
  • 送張伯子尚書帥隆興

    虞儔宋代〕舂容聽履上星辰,玉筍班中第一人。暫藉威名分閫寄,剩留風采照廷紳。何人重記西山雨,老我空傷南浦春。此去
  • 送朱壽昌迎母東歸

    呂大防宋代〕去年謫守豫章南,楚岸方舟鷁首銜。君便得親誇綵服,我方違養苦征帆。春來重到青山郭,膝下同榮□綺衫。尤愛
  • 扇子詩

    李石宋代〕芒鞋踏破江頭路,日渴檀心猶未吐。渾教開盡不成梅,定應化作相思樹。
    雜言·其四十九原文_雜言·其四十九的賞析_古詩文
  • 聞蟬·其五

    乾隆清代〕山中嫌寂歷,流響出林蓊。設以鼓吹方,謂當勝彼孔。
  • 次元德弟

    裘萬頃宋代〕寧逐春風上下狂,懶從桃李借恩光。只應朝市風波惡,不似山林氣味長。莫惜舉杯邀太白,要看騎馬似知章。南征
    雜言·其四十九原文_雜言·其四十九的賞析_古詩文
  • 落葉

    朱樵明代〕綠葉影重重,秋來逐轉蓬。自無依樹力,莫謾怨西風。
  • 鷓鴣天

    臧餘慶宋代〕天與君王管晏才。尚書兩曳履聲來。今朝望著樓頭看,已有台星照斗魁。金蹀躞,玉崔嵬。天香滿袖早朝回。中書
  • 釋寶覺宋代〕一即一,二即二,嗅著直是無香氣。識得山僧榔栗條,莫向南山尋鱉鼻。
    雜言·其四十九原文_雜言·其四十九的賞析_古詩文
雜言·其四十九原文_雜言·其四十九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