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題壺盧碗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恭題壺盧碗歌原文

壺盧碗逮百年矣,穆如古色含表里。

摩挲不忍釋諸手,康熙御玩識當底。

昔時未審賜何人,其家弗守鬻之市。

展轉茲復充貢珍,是誠珍勝其他耳。

辭塵世仍入西清,碗如有知應自喜。

敬思當日聖意淵,不貴異物祛奢靡。

園開豐澤重農圃,蔬瓠爾時種於此。

就模中規成諸器,神樞即契造物理。

對碗可悟見諸羹,幻海浮沈寧論彼。

詩詞問答

問:恭題壺盧碗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恭題壺盧碗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十六

參考注釋

壺盧

(1).亦作“ 壺蘆 ”。即葫蘆。 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壺蘆,瓠之無柄者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劉道真 ﹞唯問:‘ 東吳 有長柄壺盧,卿得種來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三·壺盧》:“長瓠、懸瓠、壺盧、匏包、蒲盧,名狀不一,其實一類各色也。” 清 王韜 《淞濱瑣話·倪幼蓉》:“乞其壺盧中丹丸兩粒。今願以奉貽。”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咘咘噔》:“咘咘噔者,形如壺盧而長柄,大小不一,皆琉璃廠所製。”

(2).指茶壺或酒壺。 宋 蘇軾 《和子由柳湖山茶》詩之一:“如今勝事無人共,花下壺盧鳥勸提。”

(3).放鴿時綴於鴿尾的竹哨。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花兒市》:“凡放鴿之時,必以竹哨綴於尾上,謂之壺盧,又謂之哨子。”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穆如

和美貌。 漢 揚雄 《法言·淵騫》:“觀其行者穆如也。” 晉 葛洪 《抱朴子·詰鮑》:“明辟蒞物,良宰匠世,設官分職,宇宙穆如也。” 宋 蘇軾 《快哉此風賦》:“穆如其來,既偃小人之德;颯然而至,豈獨大王之雄。”參見“ 穆如清風 ”。

古色

古雅的意趣、色調。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悲風生微綃,萬里起古色。” 宋 王安石 《崑山慧聚寺次孟郊韻》:“掃石出古色,洗松納空光。”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上》:“余謂擬 魏 晉 樂府,盡仍其誤不妨,乃反有古色。”

表里

(1) 外表和內心;外面和裡面

互相為表里

與胥卒表里。(表里為奸,內外勾結。)——清· 方苞《獄中雜記》

(2) 衣服的面子與里子。亦泛指衣料

(3) 事物的內外情況,一切原委

明白了《五卅 * 》一案的表里

(4) 中醫指病在淺表和病邪入里或病在內臟的症候

摩挲

用手撫摩

與一老公共摩挲銅人。——《後漢書·薊子訓傳》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覺得過不去。《穀梁傳·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記·項羽本紀》:“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

(2).不忍耐;不忍受。《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二:“ 阮士瑀 傷於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 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用日困策》:“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3).不收斂。《楚辭·離騷》:“ 澆 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高論 堯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為世笑,死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願意。《孟子·離婁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記·亷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 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三國志平話》卷上:“﹝妻子﹞到於庵門,見學究疾病,不忍見之,用手掩口鼻,斜身與學究飯吃。”

(5).捨不得。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予初閲時,不忍釋卷。”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香山 詩﹞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得一篇輒愛一篇,幾於不忍釋手。” 郭小川 《木瓜樹的風波》詩:“此刻呀,他還不忍和同志們告別。”

康熙

(1654.5.4—1722.12.22) 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代皇帝。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

康熙、乾隆、鹹豐

清朝三代皇帝的年號

昔時

往日

展轉

(1) 翻身貌。多形容臥不安席

(2) 經過許多人的手或經過許多環節的地方

展轉四明天台。——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貢珍

進貢的珍寶。 漢 班固 《東都賦》:“天子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

其他

(1)

(2) 不是先提到的或早已明白的

這些車子比其他歐洲車子略小一些

(3) 另外的

其他祖父積。——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任何其他人都會做得更好些

(4) 更多的,額外的

除我以外,你們不可能有其他的神

除了工資,我沒有其他收入

塵世

佛教、道教等指人世間,現實世界

西清

(1).西廂清淨之處。《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青龍蚴蟉於東葙,象輿婉僤於西清。”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西清者,葙中清浄處也。”後指帝王宮內游宴之處。 宋 徐鉉 《茱萸》詩:“長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

(2). 清 代宮廷內南書房。 清 趙翼 《辰州吊諸桐嶼》詩:“我來東道誰為主,君在西清最有聲。”

有知

有知覺;有知識。《禮記·三年問》:“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人之質所以異木質者,以其有知耳。” 唐 韓愈 《復志賦》:“昔余之既有知兮,誠坎軻而艱難。”

自喜

亦作“ 自熹 ”。亦作“ 自憙 ”。1.自樂;自我欣賞。《莊子·秋水》:“於是焉 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漢書·佞幸傳·董賢》:“為人美麗自喜。”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吾以之自熹,吾以之 * 。”

(2).自己愛好。《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吳起 為人節廉而自喜名也。”《漢書·賈誼傳》:“遇之有禮,故羣臣自憙。” 顏師古 註:“憙,好也,好為志氣也。”《後漢書·公孫述傳論》:“ 述 雖為 漢 吏,無所憑資,徒以文俗自憙,遂能集其志計。”《金史·王晦傳》:“ 王晦 字 子明 , 澤州 高平 人。少負氣自憙,常慕 張詠 之為人。”

敬思

放浪瀟灑。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忒聰明,忒敬思,忒風流,忒浪子。” 王季思 註:“敬思,風流放誕之意。” 元 劉致 《一枝花·羅帕傳情》套曲:“用殢色心兒,疊成箇齊臻臻合歡桎。女流中忒敬思。” 元 鍾嗣成 《醉太平》曲:“搠竹杖繞遍鶯花市,提灰筆寫遍鴛鴦字。打爻槌唱會鷓鴣詞,窮不了俺風流敬思。”

當日

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當日來回

聖意

(1).聖人及其經典的意旨。《後漢書·徐防傳》:“ 防 以‘五經’久遠,聖意難明,宜為章句,以悟後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論者,倫也。 * 無爽,則聖意不墜。”

(2).帝王的旨意。《史記·秦始皇本紀》:“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上:“ 欽若 曰:臣得以聖意喻 旦 ,宜無不可。” 元 黃溍 《日損齋筆記·辯史》:“臣奉旨集客,而 良祐 不至,是違聖意也。”《花月痕》第四六回:“還是 明經略 到京,慢慢的迴轉聖意,方得歸結,救活了多少人。”

(3).謂神靈的啟示。《漢書·兒寬傳》:“六律五聲,幽贊聖意,神樂四合,各有方象,以丞嘉祀,為萬世則。”

貴異

(1).特別看重;不作一般看待。《三國志·魏志·盧毓傳》“ 毓 子 欽 珽 ” 裴松之 注引 晉 盧預 《晉書》:“同郡 張華 ,家單少孤,不為鄉邑所知,惟 欽 貴異焉。” 元 虞集 《劉正奉塑記》:“今上皇帝尤重象教,嘗勑 正奉 非有旨不許擅為人造它神象者,其見貴異如此。”

(2).猶珍視。謂可作珍異之物相看。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本漢》:“惟《樊敏碑》在 熹平 時,體格甚高,有《郙閣》意,《魏元傑》、《曹真》亦然,真可貴異也。”

奢靡

指生活奢侈,揮霍無度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豐澤

(1).豐沛的雨水。 漢 王粲 《公宴》詩:“昊天降豐澤,百卉挺葳蕤。” 唐 李華 《含元殿賦》:“太史來告,卿雲勃興,灑豐澤於生人,答上玄之休徵。”

(2).指充足的水分。 唐 李行修 《請置詩學博士書》:“猶草木之豐澤,漸乎根,被乎枝葉,上下無滯氣,內外無遁情。”

(3).豐厚的德澤。《晉書·樂志上》:“元首聰明,股肱忠,樹豐澤,揚清風。” 南朝 宋 顏延之 《和謝靈運》:“皇聖昭天德,豐澤振沉泥。” 唐 儲光羲 《貽王侍御 * 掾丹陽》詩:“豐澤耀純仁,八方晏黔庶。”

(4).豐滿而潤澤。《紅樓夢》第二八回:“ 寳釵 原生的肌膚豐澤。”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卑唐》:“吾最愛 殷令名 書《裴鏡民碑》,血肉豐澤。” 姚華 《曲海一勺·述旨》:“小令數語,常若豐澤,套詞連章,自成機杼。”

重農

重視農業。 中國 歷史上以農業為國家根本大業的經濟思想和政策。 明 張居正 《再乞酌議大閱典禮以明治體疏》:“又自皇上御極以來,如耕耤以示重農之意,視學以彰崇儒之美,一二大典禮皆已次第舉行。” 章炳麟 《訄書·明農》:“租稅出於穀,穀出於力耕,力耕出於重農,是為知本。” 胡寄窗 《中國經濟思想史》上冊第九章一:“ 李悝 首先提出重農思想,也是 春秋 後期商農並重向 戰國 後期農本商末思想過渡的代表思想。”

爾時

猶言其時或彼時。《左傳·襄公十三年》“使 士匄 將中軍,辭曰: 伯游 長,昔臣習於 知伯 ,是以佐之,非能賢也” 晉 杜預 註:“ 罃 代將中軍, 士匄 佐之。 匄 今將讓,故謂爾時之舉,不以己賢。”

於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還之。”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中規

(1).同圓規相符。《荀子·勸學》:“鞣以為輪,其曲中規。”

(2).引申為合乎準則、要求。《禮記·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 唐 白居易 《寓意詩》之一:“天子建明堂,此材獨中規。”

神樞

(1).見“ 神樞鬼藏 ”。

(2).即天樞。北斗星座第一星。 宋 趙師俠 《醉蓬萊·重明節丙辰長汝》詞:“華渚流虹,應生商佳瑞;電繞神樞,慶綿宗社,御寳圖宸極。”

(3).中樞,樞紐。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六:“ 王子衡 云:‘執符於《雅》《謨》,游精於 漢 魏 ,以雄渾為堂奧,以藴藉為神樞,思入玄而調寡和。’”

造物

(1) 創造萬物,也指創造萬物的神力

(2) 指運氣;造化

幻海

佛教語。虛幻的苦海,比喻塵世。 唐 王勃 《釋迦如來成道記》:“懸日月於幽宵,布舟航於幻海。” 明 高濂 《玉簪記·譚經》:“你偏戀那火宅煎熬,幻海淪胥,忘卻來生路。”

浮沈

亦作“ 浮沉 ”。1.古代一種祭河川的儀式。《爾雅·釋天》:“祭川曰浮沉。” 郭璞 註:“投祭水中,或浮或沉。”

(2).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唐 李紳 《溯西江》詩:“孤棹自遲從蹭蹬,亂帆爭疾競浮沉。” 艾青 《魚化石》詩:“在浪花里跳躍,在大海里浮沉。”

(3).隨波逐流。謂追隨世俗。《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袁盎 病免居家,與閭里浮沉,相隨行,鬭雞走狗。”《舊唐書·裴度傳》:“﹝ 度 ﹞及晚節,稍浮沉以避禍。” 宋 司馬光 《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銘》:“然不能與世浮沉,平視貴要。” 清 龔自珍 《對策》:“其仕也,餘力及之而已,浮沉取容,求循資序而已。”

(4).喻升降、盛衰、得失。 漢 班倢伃 《搗素賦》:“佇風軒而結睇,對愁雲之浮沉。” 三國 魏 曹植 《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文選·王僧達<答顏延年>詩》:“結游略年義,篤顧棄浮沉。” 李善 註:“ 高誘 《淮南子》注曰:‘浮沉,猶盛衰也。’” 唐 劉復 《出東城》詩:“一為浮沉隔,會合殊未央。”《明史·文苑傳四·李維楨》:“﹝ 維楨 ﹞浮沉外僚,幾三十年。” 茅盾 《子夜》八:“好計策!不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不出來。”

(5).埋沒;沉淪。 宋 蘇軾 《與人書》之二:“君自名臣子,才美漸著,豈復久浮沉里中?” 明 宋濂 《故紹興路總管府金府君墓碣》:“吾掌腴且厚如此,肯浮沉田閒乎?” 清 陸嵩 《贈龔藍生》詩:“浮沉下位不得志,眼看時事動憤懣。”

(6).出現和消失。 漢 陸賈 《新語·道基》:“天氣所生,神靈所治,幽閒清浄,與神浮沉。” 周立波 《第一夜》:“蒙矓里,許多的幻影在前面浮沉。”

(7).指書信未送到。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殷羨 作 豫章郡 太守。臨去,都下人因寄百計函書。既至 石頭 ,悉擲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喬 不能作致書郵!’”後稱書信未送到為“浮沉”。 清 孫枝蔚 《淮瀆廟樓寓作》詩:“ 揚州 雖咫尺,書信易浮沉。”

詩詞推薦

恭題壺盧碗歌原文_恭題壺盧碗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