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節用而愛人,魯論有明訓。
後來多冗費,民病財亦盡。
孔公崇儉德,裁抑非固吝。
豐源約其流,亦以紓民困。
為言達朝廷,化遠當自近。
詩詞問答
問:《貴陽雅頌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十六·裁抑冗費》的作者是誰?答:祁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祁順的名句有哪些?答:祁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參考注釋
節用
(1).節省費用。《論語·學而》:“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墨子·節用中》:“是故古者聖王,制為節用之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素驕奢者,欲其觀古人之恭儉節用,卑以自牧。” 宋 鞏豐 《鞏氏後耳目志·雜言》:“治生莫若節用,養生莫若節慾。” 清 秦篤輝 《平書·人事上》:“保身之要,莫如寡慾;理財之要,莫如節用。”
(2).節錄採用。 宋 朱熹 《答尤尚書書》:“誌銘之作,雄健高古,曲盡事情,雖或節用行狀之詞,而一經點化,精神迥出。”
(3).謂按時節利用。《史記·五帝本紀》:“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動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 張守節 正義:“節,時節也……言 黃帝 教民,江湖陂澤出林原隰皆收採禁捕以時,用之有節,令得其利也。”
愛人
(1) 丈夫或妻子——在跟第三者說話時,夫妻一方對另一方的稱呼
我的愛人在家呢,
(2) 或指他人夫婦中的一位
他愛人在縣劇團當演員
(3) 情人。戀愛中男女的一方,未婚的戀人
魯論
即《魯論語》。《論語》的 漢 代傳本之一。相傳為 魯 人所傳,是今本《論語》的來源之一。《漢書·藝文志》:“傳《魯論語》者, 常山 都尉 龔奮 、 長信 少府 夏侯勝 、丞相 韋賢 魯扶卿 、前將軍 蕭望之 、 安昌侯 張禹 ,皆名家。 張氏 最後而行於世。” 唐 陸德明 《<經典釋文>序錄》:“ 漢 興,傳者則有三家,《魯論語》者, 魯 人所傳,即今所行篇次是也。”按,三家指傳《魯論語》、《齊論語》、《古文論語》三家。 張禹 所傳《論語》,以《魯論》為本,既傳於世,故後世又稱《論語》為《魯論》。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五:“ 愈 ( 韓愈 )既死, 籍 ( 張籍 )祭詩有‘《魯論》未訖注,手跡今微茫’,則知 愈 晚年嘗註《論語》未訖而絶筆。” 明 吳騏 《塞下曲》:“為言侍子今無恙,初在京師讀《魯論》。” 清 趙翼 《午睡》詩:“少小讀《魯論》,晝寢懲昏頽。”
有明
指 明 朝。有,詞頭。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 仲子 乃盡閲 有明 之文,得其指歸,洞徹其底藴。”
後來
屬於隨後的時間或時期的;繼…之後出現的
後來的情況好多了
後來的行動
冗費
1.亦作"冗費"。
2.浮費;不必要的開支。
民病
民眾的苦難。《周禮·地官·司救》:“凡歲時有天患民病,則以節巡國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 宋 張孝祥 《與胡帥書》:“ 孝肅公 一代偉人,名蓋夷虜,其忠言嘉謨,既已行之當時,補袞職而起民病,遺稿所傳,又當使凡為士大夫者家有而日見之。” 明 宋濂 《贈吳府伴讀陳生孟暘序》:“且察夫民病,請免夏賦之絲,頻役之軍,與夫輓運芻茭之艱。”
孔公
指 孔子 。《文選·楊修<答臨淄侯箋>》:“今之賦頌,古詩之流,不更 孔公 ,風雅無別耳。” 呂延濟 註:“ 脩 言今 植 之賦頌乃與古詩相類,雖不經 孔子 刪定,與《詩》之《風》《雅》無異焉。” 三國 魏 曹植 《盤石篇》:“乘桴何所志,吁嗟我 孔公 。” 晉 潘岳 《西征賦》:“憶江使之反璧,告亡期於 祖龍 。不語怪以徵異,我聞之於 孔公 。”
儉德
儉約的品德。《易·否》:“君子以儉德辟難。” 孔穎達 疏:“言君子於此否塞之時,以節儉為德,辟其危難。”《書·太甲上》:“慎乃儉德,惟懷永圖。” 孔 傳:“言當以儉為德,思長世之謀。”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 金 陳賡 《宣宗輓詞》:“儉德高千古,鴻勛際兩間。” 明 李東陽 《春雨堂稿序》:“先生之儉德雅操,清心寡欲,名滿天下。”
裁抑
(1).制止;遏止。《後漢書·黨錮傳序》:“是以聖人導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與,節其所偏。”《東周列國志》第五回:“主公若欲傳位於 吁 ,便當立為世子。如其不然,當稍裁抑之,庶無驕奢淫佚之禍。”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二篇第四章:“在教職員固歸咎於學生不良,欲裁抑之,而不知教職員之自身,已早以其不良之習氣影響學生而潛化之矣。”
(2).制裁。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三·舉人勒停會試》:“今年署禮部事,侍郎 李廷機 上疏,謂舉人在籍恣肆,作奸犯科,無法懲創,請將最不肖者,勒停會試,以示裁抑。上允之。”
(3).削減,抑損。 宋 蘇轍 《乞裁損待高麗事件札子》:“臣欲乞凡館待送遺並量加裁抑。”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四章第二節:“ 武帝 為了提高皇帝的威權,有意裁抑丞相的職權。”
民困
(1).民眾的困苦。《逸周書·酆保》:“五祥:一君選擇,二官得度,三務不捨,四不行賂,五察民困。” 清 吳偉業 《雜感》詩之一:“聞道朝廷罷 上都 ,中原民困尚難蘇。”
(2).民眾困厄。《史記·宋微子世家》:“歲饑民困,吾誰為君!”《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李同 曰﹞民困兵盡,或剡木為矛矢,而君器鐘磬自若。使 秦 破 趙 ,君安得有此?使 趙 得全,君何患無有?”
為言
(1).與之說話;與之交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豈寡人不足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汾水》:“ 辛 貌醜,妻不為言。”
(2).猶為意。《史記·管晏列傳》:“ 管仲 貧困,常欺 鮑叔 , 鮑叔 終善遇之,不以為言。”
詐偽之言。為,通“ 偽 ”。《詩·唐風·采苓》:“人之為言,苟亦無信。”《詩·唐風·采苓》:“人之為言,胡得焉。” 孔穎達 疏:“人之詐偽之言。” 陳奐 傳疏:“古‘為、偽、譌’三字同。《毛詩》本作‘為’,讀作‘偽’也。為言即讒言,所謂小行無徵之言也。”
朝廷
君主接受朝見和處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為首的中央統治機構或君主的代稱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戰國策·齊策》
吾恐上負朝廷,下愧吾師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