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其一

作者:克符道者 朝代:唐代

頌·其一原文

奪人不奪境,緣自帶譊訛。

擬欲求玄旨,思量反責么。

驪珠光燦爛,蟾桂葉婆娑。

覿體無差互,還應滯網羅。

詩詞問答

問:頌·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克符道者
問:頌·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克符道者的名句有哪些?答:克符道者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歌韻 出處:全唐詩續補遺

2. 《五燈會元》、《人天眼目》作「誵」

參考注釋

奪人

(1).猶損人。《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某官性詭譎好名,專一暗地坑人奪人。”

(2).猶動人。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裡>序》:“他的作品,自始至終洋溢著一種奪人的力量。”

欲求

指慾念和要求

玄旨

深奧的義理。 晉 道恆 《釋駁論》:“味玄旨,則 顏冉 無以參其風;去紛穢,則 松 喬 無以比其潔。” 唐 常達 《山居八詠》之五:“好聽玄旨處,猿嘯嶺南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上帝特命我來教你演習九天玄旨,普救萬民。” 清 黃鷟來 《雨晴游弘濟寺》詩:“捶鉤暢玄旨,妙理窮指摘。”

思量

(1) 思索

你思量思量這事兒該怎么辦

(2) 放在心上;惦記

方才我是怕說話防頭招的我們奶奶哭,所以催你出來的。別思量。——《紅樓夢》

幾個月不見了,思量你哩

驪珠

(1).寶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故名。《莊子·列禦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 唐 溫庭筠 《蓮浦謠》:“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盪。” 明 劉兌 《嬌紅記》:“紅牙緩引驪珠串,個個一般圓。” 清 卓爾堪 《海市歌》:“龍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

(2).比喻珍貴的人或物。《南齊書·倖臣傳論》:“長主君世,振裘持領,賞罰事殷,能不踰漏,宮省咳唾,義必先知。故能窺盈縮於望景,獲驪珠於龍睡。” 唐 元稹 《贈童子郎》詩:“ 楊公 莫訝清無業,家有驪珠不復貧。” 清 陳其元 《庸閒齋筆記·解元抄襲陳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猶未定元。外舅適得一卷,大喜,以為獨得驪珠矣。”《孽海花》第十三回:“這回 章自蜚 、 聞韻高 都沒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鱗爪罷了。”

(3).楊梅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果蓏·楊梅》:“ 陸游 詩:‘未愛滿盤堆火齊,先驚探頷得驪珠。’按,謂楊梅也。”

(4).龍眼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龍眼》。

燦爛

光彩鮮明奪目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色彩燦爛

光輝燦爛

桂葉

(1).桂樹的葉。 唐 王勃 《白鶴寺碑》:“鏘鏘櫩鐸,聲傳桂葉之風;焰焰山爐,氣結松陰之藹。”

(2).喻女子的眉。 唐 江妃 《謝賜珍珠》詩:“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

婆娑

(1) 形容盤旋和舞動的樣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詩·陳風·東門之枌》。毛傳:“婆娑,舞也。”

(2) 枝葉紛披的樣子

差互

交錯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網羅

(1) 捕捉魚和禽獸的用具,比喻束縛人的東西

(2) 多方面地搜求、招致

網羅人才

(3) 比喻法律,法網

詩詞推薦

頌·其一原文_頌·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