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原文
恆河世界浮漚上,漭漭眾生久流浪。
老蠶作繭自糾纏,枯木生蟲不相放。
止止靈泉風震盪,昭昭惠日雲遮障。
卻語諸人莫惆悵,煩惱菩提同一相。
詩詞問答
問:恆河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恆河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彭汝礪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礪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漾韻
參考注釋
恆河
印度北部大河。全長2506公里。有兩條主要源流:其中較長的阿勒格嫩達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楠達德維山以北約48公里處;另一主源帕吉勒提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麓的根戈德里冰穴。兩河匯合後稱恆河,在赫爾德瓦爾進入平原。注入孟加拉灣。恆河平原十分平坦,從德里到孟加拉灣長約1600公里,高差只有210米。平原面積78萬平方公里,流域人口達3億
世界
(1)
(2) 一切事物的總和
世界觀
(3)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全世界
(4) 佛教指宇宙
大千世界
(5) 指社會狀況
現在是什麼世界,還允許你不講理
(6) 領域;活動範圍
內心世界
(7) 江山
金腰帶銀腰帶,趙家世界 朱家壞。——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
(8) 大家,眾人
不看世界面上,一百年不理才好。——《 * 詞話》
浮漚
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滅,常比喻變化無常的世事和短暫的生命。 唐 姚合 《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詩:“走童驚掣電,飢鳥啄浮漚。” 宋 范成大 《石湖中秋二十韻感今懷舊而作》:“水天雙對鏡,身世一浮漚。” 明 無名氏 《贈書記·認男作女》:“老爺若放浮漚,情願焚香頂禮,朝夕把恩酬。” 清 惲敬 《海會庵放生河碑銘》:“聖人愚人,善禽惡獸,如大海中浮漚,大空中飛塵。” 郭沫若 《女神·蜜桑索羅普之夜歌》:“無邊天海呀,一個水銀的浮漚。”
漭漭
水廣大貌。《文選·宋玉<高唐賦>》:“涉漭漭,馳苹苹。” 李善 註:“漭漭,水廣遠貌。”《水經注·巨馬水》引 漢 應劭 《風俗通》:“沆,漭也。言乎淫淫漭漭無崖際也。” 唐 王昌齡 《九江口作》詩:“漭漭江勢闊,雨開 潯陽 秋。” 清 龔自珍 《擬進上蒙古圖志表文》:“小東大東,漭漭烏龍,亦有 北海 ,厥受則同。”
眾生
(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動物
芸芸眾生
(2) 〈方〉∶畜生
流浪
生活沒有著落,到處漂泊
流浪街頭
老蠶作繭
謂年老猶作繭自縛。 宋 蘇軾 《石芝》詩:“老蠶作繭何時脫,夢想至人空激烈。”
糾纏
(1) 相互纏繞
糾纏不清
(2) 煩擾;攪擾
兒子老是糾纏父親,怕父親不給錢就走掉
枯木
(1).老樹;枯樹。《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則夏旱至矣。”《漢書·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復生,人君亡子。”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如因榮木變為枯木,枯木之質,寧是榮木之體!” 唐 盧照鄰 《行路難》詩:“君不見 長安 城北 渭 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新唐書·五行志一》:“ 武德 四年, 亳州 老子祠 枯樹復生枝葉……占曰:‘枯木復生,權臣執政。’”
(2).比喻頹喪之心或老朽之人。 北周 庾信 《小園賦》:“心則 歷陵 枯木,髮則 睢陽 亂絲。” 宋 范成大 《與時敘現老納涼池上》詩:“笑我兩枯木,獨與三冬期。”
(3).指刑具。 唐 高彥休 《唐闕史·秦中子得先人書》:“富室少年列狀始末,訴於縣官,詰問伏罪,遂寘枯木。” 宋 陶穀 《清異錄·肉雷》:“ 來紹 ,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稟鷙忍……每肆枯木之威,則百囚俱斷,轟響震動一邑,時呼肉雷。”
(4).指神主;棺材。 宋 孔平仲 《續世說·直諫》:“今兵士之徒無罪,乃驅之行陣之間,委之鋒鏑之下,使肝腦塗地,魂魄無歸,令其老父、孤兒、寡妻、慈母望轊車而掩泣,抱枯木以摧心。” 宋 黃庭堅 《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陳氏十娘文》:“惟女面目,永隔枯木。嗚呼昊天,忍此荼毒。”
生蟲
活蟲。《詩·周南·麟之趾》“於嗟麟兮” 孔穎達 疏引 三國 吳 陸璣 曰:“﹝麟﹞不履生蟲,不踐生草。”《竹書紀年》卷上“ 黃帝 二十年,景雲見” 南朝 梁 沉約 註:“ 洛水 之上有鳳凰集,不食生蟲,不履生草。”
不相放
不讓人;不饒人。 唐 杜甫 《九日》詩:“苦遭白髮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 仇兆鰲 註:“不相放,謂不饒人。”
止止
(1).猶止之。止於其上。《莊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郭象 註:“夫吉祥之所集者,至虛至靜也。” 王先謙 集解:“案下止字或‘之’之誤。” 唐 權德輿 《與道者同守庚申》詩:“吉祥能止止,委順則生生。”
(2).停止;止住。《法華經·方便門》:“止止不須説,我法妙難思。” 唐 竇參 《湖上閒居》詩:“止止復何雲,物情何自私。”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謝韓子華過飲》:“誰要卿料理,欲説且止止。”
靈泉
(1).對泉水的美稱。 南朝 陳 張君祖 《贈沙門竺法頵》詩之一:“峭壁溜靈泉,秀嶺森青松。” 唐 柳宗元 《壽州安豐縣孝門銘》:“神錫祕址,三秀靈泉。” 宋 蘇軾 《贈陳守道》詩:“渴飲靈泉水,飢食玉樹枝。” 明 唐順之 《嵩陽宮柏》詩:“靈泉玉女灌,甘雨岳神通。”
(2).道教指人的唾液。 唐 呂岩 《直指大丹歌》:“池沼泓泓翻玉液,樓臺疊疊運靈泉。”
(3).喻純潔的感情。 郭沫若 《女神·湘纍》:“你這不可思議的內在的靈泉,你又把我蘇活轉來了!” 劉大白 《愛》詩:“如其你願長住在我底愛里,我用我滿心的愛底靈泉,沾潤著你。”
震盪
(1) 震動
雷聲震盪著大地
(2) 處於動盪狀態
震盪不寧
昭昭
(1) 明亮;光明
昭昭有光,利行兵
(2) 明白;清楚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老子》
昭昭然白黑分類。——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形容有心事
昭昭然為天下憂不足
雲遮
由雲遮蓋或使暗黑
諸人
(1).眾人。《韓非子·解老》:“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梁書·劉顯傳》:“ 任昉 嘗得一篇缺簡書,文字零落,歷示諸人,莫能識者。”《紅樓夢》第二九回:“過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 薛蟠 生日,家裡擺酒唱戲,來請 賈 府諸人。”
(2).別人。 唐 穀神子 《博異志·崔玄微》:“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 元 楊暹 《西遊記》第十一出:“諸人怕你吃,恁爺不怕你吃。”
惆悵
傷感;愁悶;失意
羈旅而無友生,惘悵兮而私自憐。——《楚辭·九辯》
惆悵人亡書亦絕,後人無復見《青囊》!——《三國演義》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煩惱
(1) 煩悶苦惱
自尋煩惱
(2) 煩擾
那伙鳥男女來煩惱南旺營。——《蕩寇志》
菩提
佛教音譯名,指覺悟的境界
同一
(1) 相同;同樣
同一實也。——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結束在同一的命運里
(2) 一致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恆河原文_恆河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