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輓詞·其九原文
鶴馭臨丹極,龍髯墮玉宸。
爐煙猶泛夜,宮蕊已迷春。
夢斷無尋處,神遊不見人。
傷心天壤內,血淚染車塵。
詩詞問答
問:高宗皇帝輓詞·其九的作者是誰?答:洪芻
問:高宗皇帝輓詞·其九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高宗皇帝輓詞·其九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洪芻的名句有哪些?答:洪芻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2. 按:高宗趙構卒於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
參考注釋
鶴馭
(1).太子的車乘。借指太子。 唐 白居易 《寄李相公崔侍郎錢舍人》詩:“曾陪鶴馭兩三仙,親侍龍輿四五年。”
(2).指仙人。傳說成仙得道者多騎鶴,故名。 唐 吳融 《和皮博士赴上京觀中修靈齋》:“鶴馭已從煙際下,鳳膏還向月中焚。” 金 元好問 《緱山置酒》詩:“人言 王子喬 ,鶴馭此上賓。” 明 宋濂 《皇仙引》:“鶴馭遙空不可攀,繡扆斜張香夢懶。”
(3).死的諱稱。 唐 趙嘏 《今年新先輩以遏密之際每有宴集必資清談書此奉賀》詩:“鶴馭迴飄雲雨外, 蘭亭 不在管弦中。” 元 王惲 《蕭徵君哀詞》之二:“鶴馭不來塵世隔,芙蓉城闕月茫茫。”
丹極
宮殿中的紅色棟宇。 唐 杜甫 《別蔡十四著作》詩:“流涕灑丹極,萬乘為酸辛。” 宋 朱熹 《孝宗皇帝輓歌詞》:“遽移丹極仗,便上白雲鄉。”
龍髯
亦作“ 龍髥 ”。1.龍之須。《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 黃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黃帝 即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 鼎湖 ,其弓曰烏號。”後用為皇帝去世之典。 唐 李嶠 《汾陰行》:“自從天子向 秦關 ,玉輦金車不復還。珠簾羽扇長寂寞, 鼎湖 龍髯安可攀?” 清 顧炎武 《謁欑宮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駒隙之難留;涉路三千,望龍髯而愈遠。” 清 葉方藹 《授職翰林學士感恩述懷》詩:“身離牛口驚還在,夢挽龍髥恨不廻。” 梁啓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四節:“而 文宗 顯皇帝 ,復為 英 法 聯軍所迫,北狩 熱河 , 鼎湖 一去,龍髯不返。”
(2).帝王之須。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玉座塵消硯水清,龍髯不動綵毫輕。”
(3).喻松葉;松。 唐 李賀 《五粒小松歌》:“緑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為明》詩:“虬甲龍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蔭南山。”
玉宸
(1).天宮。 唐 嚴休復 《唐昌觀玉蕊花折有仙人游恨然成二絕》之一:“終日齋心禱玉宸,魂銷目斷未逢真。” 清 劉獻廷 《題文昌宮柏》詩:“玉宸丹闕九天上,翠葉金枝鬱相向。”
(2).借指天帝。 宋 蘇轍 《贈司空張 * 道輓詞》之二:“聞道騎箕尾,還應事玉宸。”
(3).帝王的宮殿。 宋 黃庭堅 《吳君送水仙花並二大本》詩:“何時持上玉宸殿,乞與宮梅定等差。” 明 李東陽 《弘治庚戌三月十五日殿試讀卷東閣次都憲屠公韻》:“狀元忠孝何人是,遙見爐香上玉宸。”
(4).借指帝王。 宋 范仲淹 《過陳州上晏相公》詩:“曩由清舉玉宸知,今覺光榮冠一時。” 元 耶律楚材 《次雲卿見贈》:“濟濟千官侍玉宸,尊賢容眾更親親。”
爐煙
見“ 爐煙 ”。
亦作“ 爐煙 ”。1.熏爐或香爐中的煙。 南朝 梁簡文帝 《曉思詩》:“爐煙入斗帳,屏風隱鏡臺。” 宋 蘇軾 《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詩:“暮歸走馬沙河塘,爐煙裊裊十里香。” 清 支機生 《珠江名花小傳》:“爐煙暗遞浩歌聲。”
(2). 廬山 香爐峰 的雲氣。借指 香爐峰 。 宋 梅堯臣 《寄王江州》詩:“何嘗聞堠火,唯是對爐煙。潮到 盆城 否?猶期信可傳。”
(3).舊時宮殿前丹墀設焚香爐,後因以指代宮廷、朝官。 唐 無名氏 《元日觀上公獻壽賦》:“趨雲陛以陳詞,向爐煙而稽首。” 唐 韋應物 《燕李錄事》詩:“與君十五侍皇闈,曉拂爐煙上赤墀。” 唐 方乾 《送杭州李員外》詩:“必恐駐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爐煙。”
(4).指爐火。 宋 周邦彥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詞:“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爐,一本作“ 罏 ”。
斷無
絕無。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一:“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余謂幽期密約,必無人在旁,是誰見之?兩生斷無自言理,又何以聞之?”
神遊
身不在某地而在想像或夢境中遊歷某地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宋· 蘇軾《念奴嬌》
見人
(1).中人,見證人。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二折:“你要借錢,我問你要三箇人,要一箇保人,要一箇見人,要一箇立文書人。” 元 無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只是其間委曲,怎生得箇明白的見人可也好那。”《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特請親家到來,做個見人,與我每畫個字兒。”
(2).謂與人相見。《紅樓夢》第四六回:“還這么鬧起來,怎么見人呢?”
傷心
心裡非常痛苦
別為這事傷心
天壤
(1) 天和地
天壤間
(2) 相隔極遠;相差極大
血淚
(1) 帶血的眼淚。一般指極度悲痛而流的淚
我行其道,鞠為茂草。我履其房,物存人亡。撫膺涕泣,血淚彷徨。——晉· 陸機《贈弟士龍詩》
(2) 血與淚
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明· 方孝儒《絕命詞》
將書封斷指,血淚染羅裙。——清· 吳偉業《閬州行》
(3) 又如:血淚史;血淚賬。又比喻慘痛的遭遇
血淚家史
車塵
(1).車行揚起的塵埃。喻奔走的辛苦。 唐 溫庭筠 《秋日》詩:“天籟思林嶺,車塵倦都邑。” 清 顧彩 《梅花驛》詩:“馬跡車塵暗陌頭,遙看古驛入南州。”
(2).指代車騎。敬稱對方時亦用之。 唐 羅隱 《偶興》詩:“逐隊隨行二十春, 曲江 池畔避車塵。如今贏得將衰老,閒看人間得意人。” 宋 蘇軾 《與潁州運使劉昱啟》:“暫屈外臺之寄,一蘇右輔之民。日望車塵,按臨封部。” 清 吳偉業 《讀史雜感》詩之四:“匍匐車塵下,腰間玉鹿盧。”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高宗皇帝輓詞·其九原文_高宗皇帝輓詞·其九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