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心本真靜,所欲乃異情。
貪夫日割剝,溪壑何時盈。
有齒象焚身,吞餌魚就烹。
都台重國法,禁戒嚴且明。
化貪使為廉,四道歸澄清。
詩詞問答
問:《貴陽雅頌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十·禁約貪墨》的作者是誰?答:祁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祁順的名句有哪些?答:祁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庚韻
參考注釋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本真
(1) 本源;真相;本來面貌
掩蓋本真
(2) 〈方〉∶純潔真誠
為人本真
異情
(1).情況不同。《荀子·非相》:“古今異情,其所以治亂者異道。”《藝文類聚》卷三七引 南朝 梁 沉約 《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 梁鴻 、 蘇伯 ,記遠跡於前; 叔夜 、 士安 ,書高塵於後,雖去取異情,羣略殊軫,而獨行必彰,斥言罔極。”
(2).不同的心情。 晉 葛洪 《抱朴子·塞難》:“妍媸有定矣,而憎愛異情,故兩目不相為視焉。”《宋書·謝靈運傳論》:“徒以賞好異情,故意製相詭。”
(3).不正常的情感。《南史·后妃傳·齊鬱林王何妃》:“外間並雲 楊珉之 與皇后有異情,彰聞遐邇。”
貪夫
貪婪的人。《漢書·王吉貢禹等傳序》:“ 孟子 亦云:‘聞 伯夷 之風者,貪夫廉,懦夫有立志。’”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五:“功名者,貪夫之釣餌。” 明 劉基 《飲泉亭記》:“見貪夫,疾之如讎。” 清 查慎行 《題鄒舜五采蓴圖卷子次陳眉公舊韻》:“未應澤畔少清流,卻與貪夫供匕箸。”
割剝
(1).侵奪,殘害。《書·湯誓》“舍我穡事而割正 夏 ” 孔 傳:“言奪民農功而為割剝之政。”《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 操 遂承資拔扈,肆行兇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 呂向 註:“割剝,殘害也。”《舊唐書·王鉷傳》:“恣行割剝,以媚於時,人用嗟怨。”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五章第一節:“ 梁 朝割剝民眾,以供貪慾。”
(2).割開剝下。 唐 杜甫 《枯棕》詩:“ 蜀 門多椶櫚,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剝甚,雖眾亦易朽。”
(3).謂割裂剝取。 清 陳田 《明詩紀事己籤·李攀龍》:“今觀其集古樂府割剝字句,誠不免剽竊之譏。”
溪壑
山谷溪澗(多用於比喻人的慾念)
何時
(1).什麼時候。表示疑問。《楚辭·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麼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
焚身
焚燒身體。舊時宗教信徒以之作為一種祈禱、贖罪行為。《法苑珠林》卷三四:“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自言所積惡業至重,須焚身以懺。” 魯迅 《而已集·略談香港》:“一個和尚去告狀追債,而債戶商同通事,將他的狀子改成自願焚身了。”
猶喪生。焚,通“ 僨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 孔穎達 疏引 服虔 曰:“焚,讀曰僨;僨,僵也。為生齒牙,僵仆其身。”後用以比喻因貪利或積財而得禍。 唐 沉仲 《象環賦》:“取其焚身之齒,奮其截肪之色。”
都台
官署名,即尚書省。 唐 垂拱 元年, 武后 改稱尚書省為“都臺”。《新唐書·百官志一》“尚書省”註:“ 龍朔 二年,改尚書省曰中臺…… 垂拱 元年曰都臺。 長安 三年曰中臺。” 明 張瀚 《松窗夢語·宦遊紀》:“余始釋褐,觀政都臺。”
國法
國家的法律規定
傷天害理,國法難容
禁戒
(1).戒備。《後漢書·百官志二》:“尉主闕門兵,禁戒非常。”
(2).亦作“ 禁誡 ”。指佛教的禁條戒律。《百喻經·子死欲置家中喻》:“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護明珠,不使缺落。”《百喻經·就樓磨刀喻》:“猶如愚人,毀破禁戒,多取錢財,以用修福。”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 宣律 禁誡堅苦,焚修精潔。”
澄清
(1) 雜質沉澱下來,液體變清
這小河沙石太多,需澄清後方可用來灌溉禾苗
(2) 另見 chéngq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