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汶河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過汶河原文

靈源遠溯出萊蕪,行地橫陳齊魯都。

是日輕輿復經過,春風野彴自清殊。

昔今不異觀民切,來往寧因問景紆。

兮水北南胥濟運,古人相土有良模。

詩詞問答

問:過汶河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過汶河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過汶河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十九

參考注釋

靈源

(1).對水源的美稱。 宋 王十朋 《題雙瀑》詩:“瀑水 簫峯 下,靈源不可尋。” 清 魏源 《古詩答陸彥若》之二:“ 崑崙 閟靈源,濫觴儲五湖。”

(2).喻帝緒,帝業。 唐 權德輿 《大行皇太后輓歌詞》之一:“筮水靈源濬,因山祔禮崇。”《舊唐書·禮儀志一》:“伏惟 太祖 景皇帝 構室 有周 ,建絶代之丕業……又 世祖 元皇帝 潛鱗韞慶,屈道事 周 ,導濬發之靈源,肇光宅之垂裕。”

(3).指隱者所居、遠離塵世之地。 唐 呂岩 《浪淘沙》詞:“我有屋三椽,住在靈源。無遮四壁任蕭然。萬象森羅為斗栱,瓦蓋青天。”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靈源有路不可入,但見幾片流出雲中花。”

(4).指心靈。 晉 陸雲 《夏府君誄》:“淪心眾妙,洞志靈源。” 宋 蘇轍 《遺老齋絕句》之二:“眾音入我耳,諸色過吾目,聞見長歷然,靈源不受觸。” 元 張宇 《閒述》詩之一:“此性生而與道俱,靈源常患少人疏。”

萊蕪

荒蕪。 唐 穀神子 《博異志·閻敬立》:“舊館無人已久, 敬立 誤入之,但訝萊蕪鯁澀。” 明 范濂 《雲間據目抄·附觀濠堂記》:“而茲菴以荒落萊蕪之境,一轉為深覿洞幽。”

行地

(1).行於地上。《淮南子·人間訓》:“今人待冠而飾首,待履而行地。”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蜀郡 有 萬里橋 , 玄宗 至而喜曰:‘吾常自知,行地萬里則歸。’”

(2).《易·坤》:“牝馬地類,行地無疆。” 王弼 註:“地之所以得無疆者,以卑順行之故也。乾以龍御天,坤以馬行地。” 孔穎達 疏:“以柔順為體,終無禍患,順行地無疆,不復窮已。”後以“行地”比喻坤德柔順。《後漢書·皇后紀贊》:“乘剛多阻,行地必順。”

(3).比喻威德之行。《管子·小匡》:“是故天下之於 桓公 ,遠國之民,望如父母,近國之民,從如流水。故行地滋遠,得人彌眾,是何也?懷其文而畏其武。”

(4).比喻處世實踐。《莊子·人間世》:“絶跡易,無行地難。” 王先謙 集解引 宣穎 云:“人之處世,不行易,行而不著跡難。”

(5).經行的地方。 宋 楊萬里 《見澹庵胡先生舍人》詩:“補天老手何須石,行地新堤早著沙。”

橫陳

(1) 橫七豎八地排列

難民橫陳街頭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2) 橫穿

一水橫陳,把市區分成兩半

輕輿

輕車。 晉 左思 《吳都賦》:“輕輿按轡以經隧,樓船舉颿而過肆。” 宋 曾鞏 《游 * 山》詩:“我馳輕輿豈知倦,倏忽遂覺窮嶔崟。”

經過

(1) 通過

到現在大約經過六、七人之手

(2) 經歷的過程

事情的全部經過

(3) 從某處過

這汽車經過北海公園嗎?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野彴

野外小橋。 唐 劉禹錫 《裴祭酒尚書見示春歸城南青松塢別墅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詩:“野彴度春水,山花映巖扉。” 宋 蘇軾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過溪亭》:“身輕步穩去忘歸,四柱亭前野彴微。”

清殊

清新別致。 元 高栻 《殿前歡·題小山蘇堤漁唱》曲:“才華壓盡香奩句,字字清殊。”

異觀

(1).奇異的景象。 漢 班固 《西都賦》:“殊形詭制,每各異觀。” 晉 左思 《魏都賦》:“壹八方而混同,極風采之異觀。”

(2).不同看待。《後漢書·馬融傳論》:“登高不懼者,胥靡之人也;坐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原其大畧,歸於所安而已矣。物我異觀,亦更相笑也。” 唐 韓愈 《贈張童子序》:“夫少之與長也異觀。少之時,人惟童子之異,及其長,將責成人之禮焉。”

往寧

同“往甯”。往日所願,平素心愿。

濟運

渡水運輸。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清張瑄》:“ 朱清 、 張瑄 以隸卒之賤,受 世祖 知遇,以海艘濟運,及夫末際,歲運至四百萬之多。”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詩詞推薦

過汶河原文_過汶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