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賢賓

作者:汪廷訥 朝代:明代

集賢賓原文

我登堂幾度閒奉訪。聞伊惡語難當你為甚的。

妝啞推聾無話講。生:我非不會對他爭。

奈他手中拄杖兒狠。小生:誰教你親招藜杖到如今。

恩稀怨廣。只落得意勞心攘。

空悵怏你可不。抱愧在乾坤霄壤。

詩詞問答

問:集賢賓的作者是誰?答:汪廷訥
問:集賢賓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汪廷訥的名句有哪些?答:汪廷訥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獅吼記 第二十一出

參考注釋

登堂

升上廳堂。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入門不咳,登堂無聲,二不肖也。” 唐 李賀 《感諷》詩之一:“縣官踏飡去,簿吏復登堂。”《說唐》第十回:“二人攜手登堂,喜動顏色,頂禮相拜。”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二:“現在已到門庭,請舉步入室登堂罷。”

奉訪

拜訪。《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奉訪尊寓不值,不勝悵悵!”《花月痕》第十回:“你娘回來就説我姓 韓 字 荷生 ,已經同 歐老爺 奉訪兩次了。”

惡語

惡毒的話;誹謗的話

惡語中傷

難當

不易忍受;難以承當

羞愧難當

甚的

什麼。《宣和遺事》前集:“ 徽宗 夢見甚的?乃夢見 東華帝 君 使仙童來召 徽宗 游 神霄宮 。”《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我把你不妨,便有甚的要緊?”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咳,俺為甚的替撞三家 景陽鐘 。”

非不

非常;極其。《敦煌變文集·唐太宗入冥記變文》:“□□將書來苦囑,非不慇懃。” 蔣禮鴻 通釋:“‘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極其殷勤。”

會對

匹配。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五:“﹝三人﹞又俱夢 蔣侯 親來降己,曰:‘君等既已顧之,實貪會對。剋期垂及,豈容方更中悔。’經少時並亡。”

拄杖

(1).執持。 三國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飲醴泉,拄杖桂枝佩秋蘭。”

(2).支撐著拐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韓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搖。” 宋 蘇軾 《次韻參寥寄少游》:“當年步月來幽谷,拄杖穿雲冒夕煙。”

(3).手杖,拐杖。 唐 錢起 《題延州聖僧穴》詩:“四時樹長書經葉,萬歲巖懸拄杖籐。” 宋 陸游 《晚步江上》詩:“高柳陰中扶拄杖,平沙穩處據胡牀。”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憨皮袋》:“乃 貫休 所畫 彌勒佛 像,橫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間曳一蕉扇。”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 禹 來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鯀 的兒子的話,’一個拿拄杖的學者說。”

小生

(1) 戲曲中生角的一種,扮演青年男子

(2) 讀書人自稱(多見於早期白話)

(3) 年輕人,後輩

崔氏二小生。—— 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藜杖

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質輕而堅實。《晉書·山濤傳》:“ 魏帝 嘗賜 景帝 春服,帝以賜 濤 ,又以母老,並賜藜杖一枚。”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敘飲》:“藜杖西山且挾書,蹉跎光景徂。” 陳毅 《夏夜由王家坪歸楊家嶺》詩:“ 延水 波濤翻駭浪,一燈藜杖送人歸。”

如今

在這些日子裡;現在,當今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項羽本紀》

如今咱們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學生

落得

結果是;總計為

落得一場空

勞心

(1) 動腦筋

(2) 費心思,憂心

勞心苦思

悵怏

惆悵不樂。 晉 支遁 《詠懷》:“悵怏濁水際,幾忘映清渠。”《北史·崔勉傳》:“ 季景 於 世隆 求右丞,奪 勉 所兼, 世隆 啟用 季景 , 勉 遂悵怏自失。” 唐 牟融 《寄周韶州》詩:“寄語故人休悵怏,古來賢達事多殊。”《紅樓夢》第七八回:“何心意之怦怦,若寤寐之栩栩?余乃欷歔悵怏,泣涕徬徨。”

可不

可不是,用反詰形式加強語氣,表示贊同附和別人的話

抱愧

心中有愧;負疚

乾坤

(1) 天地

扭轉乾坤

(2) 男女

霄壤

(1).天和地,天地之間。 元 張養浩 《得子強也書詩以答之》:“緬思霄壤間,實與逆旅均。” 明 沉鯨 《雙珠記·京邸敘親》:“羨名傾霄壤,靈異動君王。”

(2).比喻相去極遠,差別很大。《隸釋·漢石經論語殘碑》 宋 洪适 釋:“觀遺經字畫之妙,非 蔡中郎 輩不能為,以 黃初 後來碑刻比之,相去不啻霄壤。”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王渙》:“常為《惆悵詩》十三首……膾炙士林。在晚 唐 諸人中,霄壤不侔矣。”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五》:“而兄弟前後,成敗霄壤,後起者勝,孰知其故。” 梁啓超 《新民說》十一:“夫同在 東亞 之地,同為 黃 族之民,而何以一進一不進,霄壤若此。”

詩詞推薦

集賢賓原文_集賢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