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雨(五月十七日)原文
陰晴屢易灑廉纖,佇澤徘徊愁轉添。
作解忽聞起西北,流膏倏見落櫚檐。
度時惜祗初申過,斸地欣才三寸沾。
豈不慰思仍切望,無端露出遠山尖。
詩詞問答
問:驟雨(五月十七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驟雨(五月十七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驟雨(五月十七日)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鹽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七十八
2. 五月十七日
參考注釋
陰晴
(1).指向陽和背陰。 唐 王維 《終南山》詩:“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2).比喻得志和失意。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人為功名苦戰爭,徒然競,百年身世,數度陰晴。”
廉纖
(1).細小,細微。多用以形容微雨。 唐 韓愈 《晚雨》詩:“廉纖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間蚯蚓鳴。” 宋 黃庭堅 《次韻賞梅》:“微風拂掠生春絲,小雨廉纖洗暗妝。” 宋 陳師道 《馬上口占呈立之》:“廉纖小雨濕黃昏,十里塵泥不受辛。”
(2).借指細雨。 宋 葉夢得 《為山亭晚臥》詩:“泉聲分寂歷,草色借廉纖。” 宋 趙蕃 《衢州城外》詩:“纔得新晴半日強,廉纖又復蔽朝光。” 清 陳維崧 《渡江雲·欲雪》詞:“玉塵休擬廉纖舞,念有人新在京華。”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作解
謂解救百姓。 唐 包佶 《慶祀雨師樂章·迎神》:“作解之功,樂惟有年。” 唐 劉禹錫 《代杜司徒謝追贈表》:“陛下應乾御極,作解庇人。” 宋 王禹偁 《賀御樓肆赦表》:“澤流率土,仍推作解之恩。”參見“ 解網 ”、“ 解慍 ”。
西北
方位名,介於西和北之間。特指中國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記》
流膏
(1).流脂;流出油脂。 晉 木華 《海賦》:“顱骨成岳,流膏為淵。” 宋 梅堯臣 《和蔡仲謀苦熱》:“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2).滋潤土壤的雨水。借指恩澤。《管子·度地》:“樹以荊棘,以固其地,雜之以柏楊,以備決水,民得其饒,是謂流膏。” 唐 李鹹用 《同友生春夜聞雨》詩:“此時童叟渾無夢,為喜流膏潤穀芽。”
三寸
指舌。《藝文類聚》卷十七引 晉 張韓 《不用舌論》:“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簡文帝 《舌賦》:“夫三端所貴,三寸著名。故微言傳乎往記,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搆釁》:“他自負半世英豪,那見得一腔奇抱。爛斑三寸人前掉,電光閃爍皆傾倒。”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切望
迫切希望
切望一見
無端
(1) 沒來由;沒道理
無端滋事
(2) 品性不端正
無端賤婢
(3) 沒有盡頭
山尖
山頂。 唐 羅隱 《蜂》詩:“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天雨花》第一回:“試看那個山尖後,一枝斜露像槍纓。” 楊朔 《雪花飄飄》:“山神廟蓋在一座山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