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周鯤山水冊頁·其六原文
坐著愛蓮說,游撐訪戴船。
春光消六月,人世有三天。
灌木吟空籟,晴郊散遠煙。
何須大小隱,對此俗塵捐。
詩詞問答
問:題周鯤山水冊頁·其六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周鯤山水冊頁·其六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周鯤山水冊頁·其六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三
參考注釋
愛蓮說
散文篇名。北宋周敦頤作。文中將象徵“隱逸”的菊花、象徵“富貴”的牡丹,象徵“君子”的蓮花作對比,感嘆世上缺少隱者而多愛富貴者,歌頌了“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並寄託了作者潔身自愛的情懷。
訪戴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王子猷 居 山陰 ,夜大雪……忽憶 戴安道 。時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 王 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 戴 。’”後因稱訪友為“訪戴”。 唐 皇甫冉 《劉方平西齋對雪》詩:“自然堪訪 戴 ,無復《四愁》詩。” 清 秋瑾 《齊天樂·雪》詞:“ 謝 家嬌女,正笑倚欄乾,欲拈麗句。訪 戴 舟迴,襟懷多半為伊阻。”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國語·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 韋昭 註:“《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業。《小雅》其詩云:‘王於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後多用以指衛國定亂的正義之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雲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
人世
整個人類社會;人類世界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三天
(1).我國古代關於天體的學說,有渾天、宣夜、蓋天三家,稱為“三天”。《宋書·律曆志序》:“《天文》雖為該舉,而不言天形,致使三天之説,紛然莫辨。”詳“ 宣夜 ”。
(2).道教稱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為三天。《漢武帝內傳》:“是三天上元之官,統領十萬。”《海內十洲記·方丈洲》:“ 方丈洲 在 東海 中心……有金玉琉璃之宮,三天司命所治之處。”《雲笈七籤》卷八:“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3).佛教稱欲界、 * 、無 * 為三天。 唐 李白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詩:“萬象分空界,三天接畫梁。” 王琦 註:“三天,謂欲界天、 * 天、無 * 天也。” 明 何景明 《詠天寧寺塔》詩:“鏡現三天象,珠含四日光。”
(4).泛指天空。《西遊記》第十六回:“ 行者 道:‘你不曾見夜間那火,光騰萬里,亮透三天,且休説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見了。’”
(5).指 清 代皇子及諸王公讀書的前、中、後三殿。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世稱上齋曰三天,蓋由從前列聖每歲駐蹕 澄清園 ,諸王公即讀書園廬,其地為殿三層,皆有 世宗 皇帝御書匾額,前曰‘前垂天貺’,謂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謂之中天;後曰‘後天不老’,謂之後天,統謂之三天。”
灌木
叢生之木
一叢烏飯樹灌木
遠煙
(1).遠處的雲煙。 南朝 宋 鮑照 《還都道中作》詩:“絶目盡平原,時見遠煙浮。” 南朝 梁簡文帝 《應令》詩:“遠煙生兮含山勢,風散花兮傳馨香。”
(2).一種制墨用的原料。 宋 何薳 《春渚紀聞·買煙印號》:“ 黃山 張處厚 、 高景修 皆起灶作煤製墨為世業,其用遠煙、魚膠所製佳者,不減 沉珪 。”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大小
(1) 大小的程度,大與小,大或小
國家不論大小,應該一律平等
(2) 尊卑或長幼
說話沒個大小
(3) 大人和小孩
全家大小五口
(4) 物體的大小
計量箱子的大小
俗塵
(1).人間。 唐太宗 《謁并州大興國寺》詩:“對此留餘想,超然離俗塵。”
(2).世俗人的蹤跡。 唐 李頎 《題璿公山池》詩:“此外俗塵都不染,惟餘玄度得相尋。” 宋 司馬光 《邵興宗南園草盛不翦仆過而愛之為詩以贈》:“車馬不甚繁,門前無俗塵。”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一:“ 元功 詩云……市朝甚邇俗塵遠,土產雖少人煙繁。”
(3).比喻世俗的偏見。 魯迅 《且介亭雜文集·答<戲>周刊編者信》:“這回編者的對於主角 阿Q 所說的紹興話,取了這樣隨手胡調的態度,我看他的眼睛也是為俗塵所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