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閻仲彬墨菊

作者:陳鎰 朝代:元代

題閻仲彬墨菊原文

采采秋花不自持,黃裳正色變緇衣。

江南江北風塵暗,三徑淒迷何處歸。

詩詞問答

問:題閻仲彬墨菊的作者是誰?答:陳鎰
問:題閻仲彬墨菊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題閻仲彬墨菊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陳鎰的名句有哪些?答:陳鎰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微韻

參考注釋

采采

猶言采了又采。 南朝 齊 陶功曹 《采菱曲》:“採採詎盈匊,還望空延佇。”匊,一本作“ 掬 ”。

(1).猶事事。《書·皋陶謨》:“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采采。” 孔 傳:“載,行。采,事也。稱其人有德,必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以為驗。”

(2).茂盛,眾多貌。《詩·秦風·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毛 傳:“采采,猶萋萋也。” 晉 陶潛 《榮木》詩:“采采榮木,結劐根於茲。” 南朝 宋 謝靈運 《緩歌行》:“習習和風起,采采彤劐雲浮。” 明 高啟 《菊鄰》詩:“采采霜露餘,繁英正鮮新。”一說,燦燦青青、活鮮鮮貌。見 郭沫若 《讀〈隨園詩話〉札記》。

(3).華飾貌。《詩·曹風·蜉蝣》:“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朱熹 集傳:“采采,華飾也。” 明 唐寅 《題菊花》詩之一:“御袍采采 楊妃 醉,夜半扶歸挹露華。”

(4).形容美妙的樂聲。《文選·嵇康<琴賦>》:“英聲越發,采采粲粲。” 呂向 註:“采采粲粲,英聲貌。” 唐 孟郊 《清東曲》:“采采《清東曲》,明眸艷珪玉。”

自持

自我克制和把持

不能自持

黃裳

(1).黃色的下衣。《易·坤》:“六五:黃裳,元吉。” 高亨 註:“元,大也。裳,裙也,褲也。 周 人認為黃裳是尊貴吉祥之物,代表吉祥之徵,故筮遇此爻大吉……黃裳黃裙內服之美,比喻人內德之美,故大吉。” 唐 楊炯 《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懷表履之幽貞,保黃裳之元吉。”《續資治通鑑·宋仁宗天聖八年》:“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聖,握乾綱而歸坤紐,非黃裳之吉象也。”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一節:“再說到衣履,有黃裳、鞶帶、履、朱紱、赤紱、袂等字樣。”

(2).指嫡妻。語出《詩·邶風·綠衣》:“緑兮衣兮,緑衣黃裳。” 鄭玄 箋:“婦人之服,不殊衣裳,上下同色。今衣黑而裳黃,喻亂嫡妾之禮。”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徘徊自想,怕他緑衣妬殺黃裳。”

(3).指太子。 唐 盧照鄰 《中和樂·歌儲宮》詩:“黃裳元吉,邦家以寧。”

正色

(1) 又稱“常色”。健康人面部色澤

(2) 純正的顏色,指青、黃、赤、白、黑等色

(3) 嚴肅的神色

正色痛斥

正色厲聲。——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緇衣

(1).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詩·鄭風·緇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 毛 傳:“緇,黑也,卿士聽朝之正服也。”

(2).泛指黑色衣服。《列子·說符》:“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 魯迅 《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我在悲憤中沉靜下去了,然而積習卻從沉靜中抬起頭來,湊成了這樣的幾句……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3).《詩·鄭風》篇名。《詩序》謂系讚美 鄭武公 父子之詩;一說為讚美 武公 好賢之詩。《禮記·緇衣》:“子曰:‘好賢如《緇衣》,惡惡如《巷伯》。’” 鄭玄 註:“《緇衣》《巷伯》皆《詩》篇名也……此衣緇衣者賢者也。” 唐 陸贄 《張延賞中書侍郎平章事制》:“式慰《甘棠》之思,且繼《緇衣》之美。”

(4).僧尼的服裝。 唐 韋應物 《秋景詣琅琊精舍》詩:“悟言緇衣子,蕭灑中林行。” 宋 彭乘 《續墨客揮犀·香山寺猴》:“多羣猴,至相呼沿掛簷楹之上……又常污僧緇衣。”《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 郭沫若 《孔雀膽》第四幕:“橋上走出一位以黑紗蒙面的僧人,身著緇衣,手敲金鐘,口念‘南無 阿彌陀佛 ’。”

(5).引申指佛教。 唐 沉亞之 《送洪遜師序》:“自佛行中國已來,國人為緇衣之學多,幾與儒等。” 宋 蘇軾 《與謝民師推官書》之一:“某啟,衰病枯槁,百念已忘,緇衣之心,尚餘此耳。” 清 方文 《廬山詩》之三一:“ 歐公 闢浮屠,晚乃好緇衣。”

(6).借指僧人。 唐 劉商 《題禪居廢寺》詩:“凋殘精舍在,連步訪緇衣。”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詬奸》:“丞相是當朝黃閣,小尼是出世緇衣。”

江南

(1)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江北

(1) 長江下游江蘇、安徽兩省靠近長江北岸的地區

引次江北。——《資治通鑑》

(2) 泛指長江以北

風塵

(1) 比喻旅途的艱辛勞累

國步初返正,乾坤尚風塵。——杜甫《贈別賀蘭銛》

風塵僕僕

(2) 比喻紛亂的社會或漂泊江湖的境況

風塵知己

(3) 舊指娼妓生涯

淪落風塵

三徑

亦作“ 三逕 ”。 晉 趙岐 《三輔決錄·逃名》:“ 蔣詡 歸鄉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從之游。”後因以“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晉 陶潛 《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竹猶存。” 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詩:“退跡依三逕,辭榮繼二 疏 。” 宋 蘇軾 《次韻周邠》:“南遷欲舉力田科,三徑初成樂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邊掛著一副對聯是:一簾秋影淡於月,三徑花香清欲寒。”

淒迷

(1) 景物淒涼迷茫

野花秋寂歷,江草晚淒迷。——善住《送中上人歸故里》

(2) 悵惘;迷惘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詩詞推薦

  • 醜奴兒/採桑子

    李綱宋代〕枝頭萬點妝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解引幽人雅思長。玉壺貯水花難老,淨幾明窗。淨幾明窗。褪下殘英蔌蔌
  • 漁家傲

    梵琦元代〕聽說娑婆無量苦。凶兵解散還屯聚。昨日為齊今日楚。更奴虜。乾坤畢竟歸神武。趙括才疏空自許。強秦用間欺其
  • 即事

    陸游宋代〕幽鳥飛鳴翠木陰,小魚游泳綠波心。滿前好句無人領,堪笑寒窗費苦吟。
    題閻仲彬墨菊原文_題閻仲彬墨菊的賞析_古詩文
  • 蘇武慢

    虞集元代〕對酒當歌,無愁可解,是個道人標格。好風過耳,皓月盈懷,清淨水聲山色。世上千年,山中七日,隨處慣曾為客
    題閻仲彬墨菊原文_題閻仲彬墨菊的賞析_古詩文
  • 食筍

    白居易唐代〕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紫籜
  • 江南送北客因憑寄徐州兄弟書 時年十五。

    白居易唐代〕故園望斷欲何如,楚水吳山萬里余。今日因君訪兄弟,數行鄉淚一封書。
    題閻仲彬墨菊原文_題閻仲彬墨菊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趙資政

    曾鞏宋代〕鎮撫西南眾望傾,玉書天上輟持衡。春風不覺岷山遠,和氣還從錦水生。學舍卻尋余教在,棠郊應喜舊陰成。歸來
    題閻仲彬墨菊原文_題閻仲彬墨菊的賞析_古詩文
  • 二月朔日

    乾隆清代〕昨餞孟春今迓仲,堂堂來者逐詩排。闌珊未至何須惜,艷裔行臨豈不佳。幾日東風消積雪,千畦冬麥發新荄。氈廬
  • 題趙子昂疊岫圖

    戴表元宋代〕百折雲顛路盡通,無名怪木淡書空。相逢無問秋江客,不是巴中是剡中。
  • 橫瀆岸邊梅花方開

    施樞宋代〕竹籬茅舍本相安,誰與移根入畫欄。盡道重簾妨暖日,疎枝卻得護春寒。
    題閻仲彬墨菊原文_題閻仲彬墨菊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述

    林泳宋代〕恨無短劍乘風去,縱有長繩奈日何。謾說千年歸鶴表,最憐九代入雞窠。
    題閻仲彬墨菊原文_題閻仲彬墨菊的賞析_古詩文
  • 紀秦漢間事二首

    羅公升宋代〕秦焰亦已灰,函關碎周文。玄感老東都,不救身首分。慎勿輕瘠牛,猶足僨孤豚。高文信神武,□往乘□昏。落果
  • 鎮下放船過東山二首

    范成大宋代〕打頭風急鼻雷鼾,醉夢閒心鐵石頑。惟有愛山貪未厭,西山才了又東山。
    題閻仲彬墨菊原文_題閻仲彬墨菊的賞析_古詩文
  • 師襲卿來權攝峨眉縣祿東之來乃去送以詩乃無

    晁公溯宋代〕白水諸山翠作堆,豈令飛舄著塵埃。勿嫌屈子峨眉縣,正得同吾婪尾杯。淑日升堂迎盡永,和風排闥送春來。還家
    題閻仲彬墨菊原文_題閻仲彬墨菊的賞析_古詩文
  • 雪花飛

    黃庭堅宋代〕攜手 * 穩,天聲迤邐傳呼。袍笏恩章乍賜,春滿皇都。何處難忘酒,瓊花照玉壺。歸裊絲梢競醉,雪舞郊衢。
  • 哭趙紫芝

    劉克莊宋代〕奪到斯人處,詞林亦可悲。世間空有字,天下便無詩。盡出香分妓,惟留硯付兒。傷心湖上冢,誰葬復誰碑。
    題閻仲彬墨菊原文_題閻仲彬墨菊的賞析_古詩文
  • 曉霽

    釋道潛宋代〕雲擁茅檐水拍渠,曉來新雨過吾廬。蔫紅宿萼莓苔滿,解事長楊自掃除。
  • 壬子元旦

    乾隆清代〕書亥宵過絳縣才,支欣子首又重來。紀年五十加七始,得歲八旬有二開。㷒鼎煙連餞除柏,亞盆香馥洗春梅。太和
  • 新蟬

    乾隆清代〕柳岸維舟俯碧潯,新蟬送響出濃陰。前身應是粘枝蛻,今歲初聞隔叶音。聲遠居高欣所託,暑來寒往動關心。無多
  • 題西湖十景·其七·三潭印月

    乾隆清代〕湛淨空潭印滿輪,分明三塔是三身。禪宗漫許添公案,萬劫優曇現聖因。
題閻仲彬墨菊原文_題閻仲彬墨菊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