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岳王墓原文
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班師詔已來三殿,射虜書猶說兩宮。
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
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露中。
詩詞問答
問:吊岳王墓的作者是誰?答:高啟
問:吊岳王墓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吊岳王墓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高啟的名句有哪些?答:高啟名句大全
高啟吊岳王墓書法欣賞
注釋
岳王墓:岳飛之墓,在杭州。三殿,指朝廷。
兩宮:指被金所俘的徽 宗、欽宗二帝。
高廟:指趙構。廟號高宗,故稱。
棲霞嶺:在杭州西湖濱,岳墳所在地。
諸陵:指南宋六個皇帝的陵墓。在今浙江紹興東三十六里之寶山(又名攢宮山)。
詩文賞析
這首《吊岳王墓》作於何年已不可考,但可以說是詩人親臨棲霞嶺岳飛墓,有感而作。
首聯“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第一句是寫景,岳飛慘死於奸佞之手,墓邊的大樹為其所感,樹枝隨風搖曳,紛紛奮然指向南方。這是全詩中唯一寫到詩人所見的岳飛墓的,儘管只此一句,卻是極傳神之處。關於樹枝南指,讀者應以審美的目光藉助想像去觀照這一非現實卻超越了現實的藝術境界。這一境界是感動人心的,它寄託了詩人強烈的愛憎之情。接下去“十年遺恨泣英雄”更是慷慨悲涼之筆。高啟於岳飛墓前,望著樹枝南指的大樹,想起了令人痛心的往事,於是無限悲憤,見於筆端。
第三、四句“班師詔已來三殿,射虜書猶說兩官”,從文字上看,意思是說朝廷已經岳飛下了班師的命令,而韓世忠仍然投書斥軍,表達其恢復之決心。詩人在這裡是以前一句寫投降者的賣國苟安,後一句寫抗敵都始終以恢復為己任,兩者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可以說這一聯是對南宋政治的高度概括。
第五、六句“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這裡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正直敢諫的朱雲,另一個是被誣滅族的英雄韓信。在這一聯中;詩人由岳飛被害想到朱雲請上方寶劍剷除佞臣,想到漢高祖忘恩負義誣陷謀殺忠臣。“每憶”兩字,表露了對忠臣被殺的無限遺恨以及對這一事件的關心和哀嘆,而“空嗟”兩字,則表達了對殺害岳飛的高宗的憤慨。這一聯詩人的想像縱橫馳騁,字裡行間流露出對這一歷史事件的悲哀和感傷。
末聯“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露中”。詩人在岳飛墓前回首北望,只有茫茫白露,不見遠方宋代諸帝王的陵墓。這兩句看上去極白,但卻寫得空靈婉曲,含而不露。既然“回首”又“不見諸陵”,那么要把不見之物——諸墓陵——寫出來的原因就是詩人於棲霞嶺上憑弔岳飛墓時,自然聯想到了它——諸陵——這裡像征著宋代王朝。昔日的宋王朝一去不在,詩人到此只是哀悼那時慘死的英傑,而對那個朝代,那個朝代的君王則毫無懷念。這一聯是全詩的詩眼,更加強烈地表達了詩人對於岳飛的懷念之情和對南宋王朝殺害岳飛的痛恨。詩人佇立於岳飛墓前,眼前是茫茫白露,這姜迷清冷的意境更增強了此詩悲哀感傷的色彩。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征馬分飛日漸斜,見此空為人所嗟。
-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弟子《論語·里仁篇》
- 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陳壽《三國志·魏書·荀彧攸賈詡傳》
-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 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
-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佚名《行行重行行》
- 行人莫便消魂去,漢渚星橋尚有期。
-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 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張舜民《村居·水繞陂田竹繞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