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留春不住原文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
滿地殘紅宮錦污。
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
曉來思繞天涯。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梨花。
詩詞問答
問:清平樂·留春不住的作者是誰?答:王安國
問:清平樂·留春不住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清平樂·留春不住是什麼體裁?答:詞
王安國清平樂·留春不住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想留住春色卻留不住,黃鶯兒費盡唇 也說不服。滿地里落花凋殘像彩錦染了法污,原來是昨夜南園遭到風雨凌侮。小憐她初抱琵到始弄 ,曉來情思繞游天涯。不肯委身畫堂朱戶,只願像春風裡綜放的自在梨花。
英譯
Pure, Serene Music
Wang Anguo
Spring cannot be retained,
Though orioles have exhausted their song.
The ground is strewn with fallen reds like brocade stained.
The southern garden washed by rain all the night long.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ongstress plucks the pipa string;
At dawn her yearning soars into the sky.
The painted hall with crimson door is no place for spring;
The vernal breeze with willowdown wafts high.
注釋
宮錦:宮 * 用的錦緞。這裡用來比喻昨夜被風雨摧殘的落花。
南國:泛指園囿。
小憐:北齊後主高緯寵妃馮淑妃名,善彈琵琶,這裡泛指歌女。
詩文賞析
此詞交叉地寫聽覺與視覺的感受,從音響與色彩兩個方面勾勒出一幅殘敗的暮春圖畫,表達了詞人傷春、惜春、慨嘆美好年華逝去的情懷,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詞融情於景,在寫景中融進了自己的生活,寫出了自己的性情與風骨,堪稱一首出類拔萃的傷春詞。
詞題為《春晚》,顧名思義是寫殘春景象。“留春不住 ,費盡鶯兒語 。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作者一起筆就寫由於“昨夜雨疏風驟”,南園今朝滿地殘紅了。詞人面對這萬花凋謝的景象,自然不勝傷感。此時耳邊傳來了黃鶯兒不停的啼唱 ,於是,他仿佛感覺到多情的鶯兒也正在為落花發愁,苦勸春天不要歸去呢。“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好象詞人在嘆息。寫鶯語的“費盡 ”,實是襯托出詞人的失落感,因為花開花謝,春去秋來,是自然規律與鶯兒無關。妙在詞人賦予禽鳥以人的感情,不直說自己無計留春之苦,而是借鶯兒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而又饒有韻味。
開頭從聽鶯聲寫起,轉而便訴諸視覺。一夜風雨過後 ,園花凋謝,殘紅敗蕊,滿地飄零,狼藉不堪。
百花盛開時,燦爛本如宮錦,可惜如今給糟塌得不成樣子了 !“滿地殘紅”自是殘春時節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宮錦之被污損,詞人痛惜之情可見。
下面又從視覺轉到聽覺上來:正當詞人目睹這如花似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無限惆悵之時,仿佛從遠處傳來歌女小憐之輩彈奏琵琶的聲音 ,“弦弦掩抑聲聲思 ”,那弦弦聲聲正是惜春惜花之情。小憐,即北齊後主高緯寵幸的馮淑妃 ,因她“慧黠能彈琵琶,後代詩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本詞中“小憐初上琵琶”,是從李駕《馮小憐》詩“灣頭見小憐,請上琵琶弦”句化出 。這琶琶之聲哀婉動人 ,當此即將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閨中佳人長夜不眠,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思飛越千里關山,追尋天涯遊子。在這裡,作者抒寫的是由春天的匆匆歸去而引起的年華虛度之感,隱隱寄託著一種美人遲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最後,詞人寫到眼前觸目皆是的楊花——這一暮春特有的風光:只見那如雪的飛花飄揚,是那樣的自由自在,可始終不肯飛入那權貴人家的畫堂朱戶。
古來傷春愁秋的詩詞多得不可勝數。這類被人嚼爛了的題材,卻是歷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感到老一套 ,相反,永遠有新鮮之感 。王安國這首《清平樂》就是這樣的好詞。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荀子《荀子·儒效》
- 野橋梅幾樹,並是白紛紛。洪升《雪望》
-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陳克《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 星稀河影轉,霜重月華孤。張孝祥《臨江仙·試問梅花何處好》
- 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 不語含嚬深浦里,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薛昭蘊《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
-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王令《送春》
-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
-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佚名《明月何皎皎》
- 器乏雕梁器,材非構廈材。趙彥昭《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