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

作者:梅致和 朝代:元代

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原文

新安隴上松柏青,峰巒拱揖四面屏。

雲來一派衍宣郡,惟我舅氏明麟經。

少年飄飄鸞鳳志,便欲奮翼凌滄溟。

自從姓名登桂籍,居官廉潔門常扃。

歸來坐席不暇暖,籃輿以次謁墓亭。

北登峽石西涉涇,履霜披霧仍戴星。

世間何物能報本,只有孝行通神靈。

新安不遠數百里,足力雖倦何敢寧。

登高強飲菊花酒,醉者自醉醒者醒。

祖龍一朝賴公復,應與天地終遐齡。

詩詞問答

問: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的作者是誰?答:梅致和
問: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梅致和的名句有哪些?答:梅致和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青韻 出處:宛陵群英集卷四

參考注釋

隴上

泛指今 陝北 、 甘肅 及其以西一帶地方。 晉 傅玄 《惟庸蜀》詩:“ 姜維 屢寇邊, 隴上 為荒蕪。”《晉書·劉曜載記》:“右軍 劉乾 攻 平襄 ,克之, 隴上 諸縣悉降。” 宋 蔡挺 《喜遷鶯》詞:“ 漢 馬嘶風,邊鴻叫月, 隴上 鐵衣寒早。”

松柏

(1) 松樹與柏樹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堅貞的潔操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墳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

峰巒

連綿的山峰

峰巒起伏

峰巒重疊

拱揖

亦作“ 拱挹 ”。1.拱手作揖以示敬意。《周禮·夏官·小臣》“小臣掌王之小命,詔相王之小法儀” 漢 鄭玄 註:“趨行拱揖之容。”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致天之屆,拱揖羣後。” 唐 張紹 《沖佑觀》詩:“拱揖高讓,神人樂推。” 明 唐順之 《萬古齋公傳》:“﹝公﹞病且亟,余往候之,氣已微矣,猶披衣端坐作拱揖狀。” 清 曹寅 《贈卜者楊老》詩:“ 楊老 性淳慤,拱揖類童子。”

(2).環繞衛護。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長岡巨阜,紆餘盤屈,以相拱揖抱負。” 元 周琦 《野狐嶺》詩:“連岡束重隘,拱揖猶城垣。”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五:“又有 白蚌 、 甘丹 、 色臘 、 尋鵝 四大寺,遠近拱挹。”

四面

東、南、西、北四個方面,泛指周圍

四面受敵

雲來

(1).如雲飛卷而來。 馬總 《意林》卷五引 漢 仲長統 《昌言》:“英辭雨集,妙句雲來。” 元 岑士貴 《凌煙閣賦》:“乘輿雲來,貴臣于于。”

(2).“雲孫”、“來孫”的並稱。泛指後代。 宋 蘇軾 《坤成節功德疏文》之七:“坐俟雲來之養,受祿無疆;屢觀甲子之周,與民同樂。” 宋 李綱 《謝親筆札子》:“顧臣煢然衰病,未知圖報之所。惟當什襲祕藏,刻之金石,傳示雲來,使天下後世知聖君不忘舊臣,樂取諸人以為善者。”

(3).傳說中的仙山 蓬萊山 的別稱。 晉 王嘉 《拾遺記·蓬萊山》:“ 蓬萊山 亦名 防丘 ,亦名 雲來 。”

派衍

(1).指宗族支派繁衍。《花月痕》第五回:“則有家傳 漢 相,派衍 蘇州 。”

(2).派生。 郭沫若 《批評--欣賞--檢察》:“文藝批評在我國的文學史中雖自有一定的系統和一定的方法,但我們所謂近代的文藝是近代世界潮流的派衍,因而所謂文藝批評也是同樣。”

舅氏

即舅父。《詩·秦風·渭陽序》:“我見舅氏,如母存焉。” 孔穎達 疏:“謂舅為氏者,以舅之與甥氏姓必異,故書傳通謂為舅氏。”《國語·晉語四》:“所不與舅氏同心也,有如 河 水。”參見“ 舅父 ”。

麟經

即麟史。 唐 黃滔 《與羅隱郎中書》:“誠以麟經下筆,諸生而不合措辭;而 史馬 抽毫, 漢 代而還陳別録。” 元 馬祖常 《都門一百韻用韓文公<會合聯句>詩韻》:“羣儒修麟經,諸將宣豹略。”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古今史闕》:“ 周 末自麟經絶筆後,至 蘇 張 游説,中間一百四十四年,史簡遺闕,無以詳其梗概。”參見“ 麟史 ”。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飄飄

(1).風吹貌。 晉 陶潛 《與殷晉安別》詩:“飄飄西來風,悠悠東去雲。” 唐 韓愈 《豐陵行》:“清風飄飄輕雨灑,偃蹇旗斾卷以舒。”

(2).飛揚貌。 漢 張衡 《西京賦》:“度曲未終,雲起雪飛。初若飄飄,後遂霏霏。” 南唐 馮延巳 《春光好》詞:“飄飄輕絮滿南園,牆下草芊眠。” 元 張埜 《水龍吟·詠遊絲》詞:“落花天氣初晴,隨風幾縷來何處。飄飄冉冉,悠悠颺颺,欲留還去。”

(3).飛翔貌。《文選·潘岳<秋興賦>》:“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 李善 註:“飄飄,飛貌。” 唐 李鹹用 《投所知》詩:“誰能借與摶扶勢,萬里飄飄試一飛。” 宋 王安石 《春從沙磧底》詩:“萬里卜鳳凰,飄飄何時至?”

(4).輕盈舒緩,超塵脫俗的樣子。《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説,飄飄有凌雲之氣,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飄飄凌雲意,強御莫能懾。” 宋 蘇軾 《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清 劉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輝,飄飄乎雲霞之態。”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五:“﹝ 韓老六 ﹞把 楊老疙疸 灌得手腳飄飄,不知鐵鍬有幾個齒了。”

(5).形容動盪不安、不平靜。《隋書·文學傳·孫萬壽》:“如何載筆士,翻作負戈人。飄飄如木偶,棄置同芻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瀾飄飄,風雨任運推轉,何必越性乾祈。” 宋 曾鞏 《寄孫正之》詩:“貌癯心苦氣飄飄,長餓空林不可招。”

(6).漂泊貌。形容行止無定。 晉 陸機 《從軍行》:“苦哉遠征人,飄飄窮四遐。” 唐 劉長卿 《睢陽贈李司倉》詩:“飄飄 洛陽 客,惆悵 梁園 秋。” 明 王雲鳳 《送客》詩:“雲氣溟濛雨欲絲,飄飄遊子別離時。”

(7).迅疾貌,倏忽貌。《淮南子·兵略訓》:“與飄飄往,與忽忽來,莫知其所之。” 元 劉伯亨 《朝元樂》套曲:“飄飄四季過,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詩:“飄飄歲月此雙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遠。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志飄飄焉,嶢嶢焉,似若狹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謝趙王示新詩啟》:“落落詞高,飄飄意遠。文異水而湧泉,筆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韻酬陸彥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飄飄新句總堪傳。”

(9).形容遙遠、久遠。 三國 魏 徐幹 《室思詩》:“浮云何洋洋,願因通我詞,飄飄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詩之二:“賔朋半海內,弟妹各天涯。駐馬臨岐處,飄飄獨望家。”

鸞鳳

(1).鸞鳥與鳳凰。 漢 劉向 《九嘆·遠遊》:“駕鸞鳳以上游兮,從玄鶴與鷦明。”《西京雜記》卷一:“ 武帝 匣上,皆鏤為蛟龍、鸞鳳、龜麟之象。” 金松岑 《文學上之美術觀》:“雖嘯旨淪亡,不聞鸞鳳之響,而琴引未沫,如聽水仙之吟。”

(2).比喻賢俊之士。《楚辭·賈誼<惜誓>》:“獨不見夫鸞鳳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王逸 註:“以言賢者亦宜處山澤之中,周流觀望,見高明之君,乃當仕也。” 唐 韓愈 《重雲李觀疾贈之》詩:“勸君善飲食,鸞鳳本高翔。” 陳去病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儀真劉光漢》詩:“淒迷鸞鳳同罹網,浩蕩滄瀛阻遠遊。”

(3).比喻君王。《敦煌曲子詞·菩薩蠻》:“良以安國部,金(今)喜迴鸞鳳。”《舊唐書·馬周傳》:“ 太宗 嘗以神筆賜 周 飛白書曰:‘鸞鳳凌雲,必資羽翼;股肱之寄,誠在忠良。’”

(4).比喻美人。 唐 盧儲 《催妝》詩:“今日幸為 秦 晉 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5).比喻夫婦。《醒世恆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鸞鳳之配,雖有佳期;狐兔之悲,豈無同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陸判》:“豈有百歲不拆之鸞鳳耶!”參見“ 鸞鳳和鳴 ”。

奮翼

(1).謂振起鰓旁的兩鰭。《文選·宋玉<高唐賦>》:“黿鼉鱣鮪,交積縱橫,振鱗奮翼,蜲蜲蜿蜿。” 李善 註:“翼,魚腮邊兩鬣也。”

(2).猶奮翅。多以喻人振奮而起。 漢 賈誼 《鵩鳥賦》:“鵩廼嘆息,舉首奮翼。”《後漢書·馮異傳》:“ 赤眉 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 回谿 ,終能奮翼 黽池 。”《周書·賀拔勝念賢傳論》:“及 勝 垂翅 江 左,憂 魏 室之危亡;奮翼 關 西,感 梁 朝之顧遇,有長者之風矣。”

滄溟

(1).大海。《漢武帝內傳》:“諸仙玉女,聚居滄溟。” 唐 元稹 《俠客行》:“此客此心師海鯨,海鯨露背橫滄溟。”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一泛滄溟,即暈眩嘔噦,不能行立。” 趙朴初 《憶江南》詞之八:“ 青 藏 雪,到此出滄溟。”

(2).蒼天,高遠幽深的天空。 元 鄭光祖 《周公攝政》第一折:“天地為盟,上有滄溟。” 明 無名氏 《鳴鳳記·二相爭朝》:“邊城塵土暗滄溟,勒石 燕然 未有人。” 清 陳夢雷 《登屴崱峰》詩之二:“泉歸洞壑聲聞靜,天入滄溟法界空。”

自從

介詞,表示過去的某段時間的起點

自從去年秋天到現在

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桂籍

科舉登第人員的名籍。 宋 徐鉉 《廬陵別朱觀先輩》詩:“桂籍知名有幾人,翻飛相續上青雲。”《宋史·外國傳三·高麗》:“陛下以其萬里辭家,十年觀國,俾登名於桂籍,仍命秩於芸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爾讀聖賢書,一‘恕’字尚不能解,何以掛名桂籍耶。”參見“ 桂林一枝 ”。

居官

擔任官職;做官

居官幾載

廉潔

(1)

(2) 清白高潔,不貪污

廉潔奉公

(3) 女子品行端正,為人貞潔

廉潔之風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席不暇暖

連坐位也來不及坐暖,形容事務繁忙

白孤劍誰托,悲歌自憐,迫於恓惶,席不暇暖。——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

籃輿

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著行走,類似後世的轎子。《晉書·孝友傳·孫晷》:“ 富春 車道既少,動經江川,父難於風波,每行乘籃輿, 晷 躬自扶持。”《宋書·隱逸傳·陶潛》:“ 潛 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轝籃輿。” 清 方文 《贈孫子穀》詩:“蹇予腳疾愁歸路,直遣籃輿送到家。”

以次

(1) 按次序

以次購物

(2) 某點以下

以次各位

(3) 其他

俺家也無以次人丁,便要訪問李郎訊息,也沒個人。—— 明· 湯顯祖《紫釵記》

墓亭

墓地上的碑亭。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場:“我因為在天幕里感覺氣悶,便留在墓亭上彈琴,也唱出了一兩拍《胡笳詩》。”

履霜

(1).踩踏霜地。《詩·魏風·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晉 潘岳 《寡婦賦》:“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踐冰。”

(2).謂踏霜而知寒冬將至。用以喻事態發展已有產生嚴重後果的預兆。《新唐書·高宗紀》:“ 高宗 溺愛袵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 鄭藻如 《<盛世危言>序》:“嘗讀史,盱衡千古,窮究得失盛衰之故,方其厝火未燃,履霜始至,未嘗無人焉。”參見“ 履霜堅冰 ”。

(3).謂霜降時節懷念親人。語出《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 鄭玄 註:“為感時念親也。” 宋 蘇軾 《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惕然履霜,詎勝悽愴之意。”

(4).指《履霜操》。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宋中道見寄》:“我懷炳炳何日忘,半夜攬琴彈《履霜》。”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九:“ 范文正公 喜彈琴,然平日止彈《履霜》一操,時人謂之 范履霜 。”參見“ 履霜操 ”。

披霧

見“ 披雲霧 ”。

戴星

(1).頂著星星。喻早出或晚歸。 唐 王績 《答馮子華處士書》:“或時與舟人漁子方潭並釣,俯仰極樂,戴星而歸。” 宋 蘇軾 《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對牀欲作連夜語,念汝還須戴星起。” 明 李東陽 《先叔父李父墓志銘》:“悉力勤事,戴星觸霧,或遠涉 江 漢 ,未嘗告勩。” 清 鈕琇 《觚賸·兩大文章》:“臣趨朝之限,雖迫於戴星;而問寢之私,倍懸於愛日。”

(2).《呂氏春秋·察賢》:“ 宓子賤 治 單父 ,彈鳴琴,身不下堂,而 單父 治。 巫馬期 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 單父 亦治。”後因以“戴星”為稱揚吏治或能吏之典。 唐 羅隱 《夜泊義興戲呈邑宰》詩:“溪畔維舟問戴星,此中三害有圖經。” 清 錢謙益 《楊應震授文林郎制》:“以蕞爾彈丸之邦,值累年捐瘠之後,戴星為治,計日有程。”

(3).馬名。《詩·秦風·車鄰》“有馬白顛” 唐 孔穎達 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4).魚名。《太平御覽》卷九四○引《臨海水土記》:“戴星魚,狀如鳶魚,背上有兩白璫如指大。因名之雲。”

(5).谷精草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谷精草》。

世間

人世間;世界上。《百喻經·觀作瓶喻》:“諸佛大龍出,雷音徧世間。”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三:“有飲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唐 裴鉶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間非老奴不能斃此犬耳。” 宋 陸游 《高枕》詩:“高枕閒看古篆香,世間萬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藝到極精處,皆可成名,強如世間浮泛詩文百倍。” 楊朔 《滇池邊上》:“自古以來,人們常有個夢想,但願世間花不謝,葉不落,一年到頭永遠是春天。”

何物

亦作“ 何勿 ”。1.什麼東西;什麼人。《管子·小問》:“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帝問曰:‘ 夏侯湛 作《羊秉敘》,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後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誌》:“ 盧志 於眾坐問 陸士衡 :‘ 陸遜 陸抗 是君何物?’”

(2).什麼,哪一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問:‘牛屋下是何物人?’”《晉書·王衍傳》:“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後漢書·文苑傳·禰衡》“死公!雲等道” 唐 李賢 註:“等道,猶今言何勿語也。”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門生》:“ 檜 大怒曰:‘我殺 趙逵 ,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爾耶!’”

報本

見“ 報本反始 ”。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條件,下文常用“才”、“方”呼應

只有依靠民眾,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僅有

只有他知道內情

孝行

孝敬父母的德行。《周禮·地官·師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後漢書·獨行傳·劉茂》:“﹝ 茂 ﹞家貧,以筋力致養,孝行著於鄉里。” 宋 蘇軾 《縣榜》:“牛酒以禮高年,粟帛以旌孝行。” 明 高明 《琵琶記·一門旌獎》:“議郎 蔡邕 ,篤於孝行,富貴不足以解憂,甘旨常關於想念。雖違素志,竟遂佳名,委職居喪,厥聲尤著。”

神靈

(1) 指各類神

上天神靈

狄杜大驚失色,以為奴隸們受神靈保佑,屢淹不死。——《死海不死》

(2) 神異;神奇

生而神靈

(3) 指魂魄;靈魂

遠數

猶遠圖。 漢 徐幹 《中論·務本》:“夫小事者,味甘。而大道者,醇淡。近物者,易驗。而遠數者,難效。”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足力

兩腿的力氣;腳力

高強

武藝、技能等超眾不尋常(拳術高強)

菊花酒

亦作“ 菊華酒 ”。酒名。一種用菊花雜黍米釀製的酒。《西京雜記》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令人長壽。菊華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華酒。”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今北人亦重此節,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祖龍

(1).指 秦始皇 。《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六年﹞秋,使者從 關 東夜過 華陰 平舒道 ,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 滈池君 。’因言曰:‘今年 祖龍 死。’”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祖,始也;龍,人君象。謂 始皇 也。” 唐 胡曾 《詠史詩·東海》:“自是 祖龍 先下世,不關無路到 蓬萊 。” 明 許時泉 《武陵春》:“只弄得 上蔡門 兔犬酸心, 望夷宮 馬鹿攢眉,鮑魚車風動 祖龍 歸,四海內干戈鼎沸。” 清 梁佩蘭 《易水行》:“ 荊卿 不得刺 秦王 , 無且 在殿提藥囊,為謀不成實天意, 祖龍 膽落 荊卿 死。”

(2).借指其他帝王。 唐 溫庭筠 《湖陰詞》:“祖龍黃鬚珊瑚鞭,鐵驄金面青連錢。”按,《晉書·明帝紀》:“帝母 荀氏 , 燕 代 人,帝狀類外氏,鬚黃。”此指 晉明帝 。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國語·晉語》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遐齡

老年人高壽的敬語

以知命為遐齡。——《魏書·常景傳》

君當致身高位,安享遐齡。——《醒世恆言》

詩詞推薦

  • 題畫

    佘翔明代〕千山歷歷水悠悠,江上風來六月秋。最愛滄浪堪濯足,柳陰系著木蘭舟。
  • 示直隸總督鄂彌達及各屬

    乾隆清代〕畿輔歲巡省,清塵勤且諳。長民寧秖此,適已率為慚。歲美人教儉,男耕女拙蠶。實心日戒五,異政跡宗三。切以
  • 錢節婦詞

    朱逢吉明代〕錢家節婦近代無,年才二十早哭夫。㷀㷀獨守乳下孤,豈無嫁時紅羅襦。掩鏡不對雙鸞雛,仰天誓養堂上姑。青燈
  • 春日雜詩六首

    張耒宋代〕三月行復至,青春坐侵尋。飛花去寂寂,新葉來駸駸。白日照芳草,荒園亂鳴禽。朱顏任自老,安事累吾心。
  • 慨然成詠詩

    庾信南北朝〕新春光景麗。遊子離別情。交讓未全死。梧桐唯半生。值熱花無氣。逢風水不平。寶雞雖有祀。何時能更鳴。
    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原文_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的賞析_古詩文
  • 積雨寫懷

    陳普宋代〕識道知時乃聖賢,合人統物一之天。兩間惟有心長在,萬變鹹歸理自然。王屋大行從艮止,北溟南海謹坤先。行藏
    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原文_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胡仔宋代〕愁隨竹葉消春盞,春入燈花綴夜缸。
    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原文_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蛻龍洞·其一

    許廣淵宋代〕山遠洞難窮,相傳舊隱龍。蟠泥知幾載,穿石見遺蹤。靈骨岩中換,陰雲日下從。鄉人祈旱歲,歌舞尚虔恭。
  • 楊柳枝

    趙子發宋代〕淅淅西風生暮寒。繡衣單。碧梧葉落藕花殘。恨前歡。月鏤虛欞煙逗竹,夢千山。玉簫清夜憶孤鸞。鎮長閒。
  • 四伯父生朝三首

    項安世宋代〕花到酴醾芍藥時,人如仙桂大椿詩。一年春事鶯初懶,千歲光陰鶴未遲。鬢雪多於南極老,臉未濃似舞雩兒。醺醺
  • 金陵

    袁說友宋代〕青衫往事幾經秋,白首重來憶舊遊。今夜台城無限月,更憑樽酒豁羇愁。
    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原文_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度關山

    張載宋代〕度關山,循九州,省耕寬徭詢明幽。人為貴兮,哀我人斯敢予休。
  • 自贊

    釋道璨宋代〕讀書不識字,行腳不會禪。有拳爺不識,有口佛不吞。
    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原文_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李毅師載出塞歸熟食日邀客湖上有詩求和遂用

    李復宋代〕新知劍外朱兼阮,舊侶江邊白與張。去國杜翁為客久,傳詩韓老遇春忙。一年喜競清明日,千里歸從戰伐場。山寺
    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原文_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吾年過八十

    陸游宋代〕吾年過八十,久已棄朝簪。化蝶有殘夢,焦桐無賞音。溪聲喧夜旦,野色變晴陰。欲講平生學,茫然不可尋。
    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原文_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和鄭國器六首

    曹勛宋代〕小桃經雨暖成川,雲錦相輝粉色天。摘實未醫塵世病,飛霞且致洞中仙。
    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原文_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賦得九方歅相馬(得黃字八韻鄉試題)

    乾隆清代〕伯樂舉所與,其人曰九方。天機貴精得,物質乃粗忘。盡信如無審,求真詎異常。性情內或隱,形色外奚藏。寧一
  • 登虎丘寺

    趙善俊宋代〕我有家山與茂林,閉門肯復事幽尋。偶來千古雲岩寺,洗盡三生宦海心。竹綆不停泉溜暗,苔花難掩劍痕深。秋晴
    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原文_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賀中齋黃大卿得子

    何夢桂宋代〕聞說南山孕鳳雛,嶄然頭角嶔{上山下欺}。月宮仙桂托根異,海島蟠桃生子遲。七秩高年堂上父,一生足事膝間
  • 甲申正月答昌甫見寄韻代書

    陳文蔚宋代〕負迷法漂跡,關心為倚門。盡嘆惟啜菽,奉旨屢空尊。溫劑勞分紅,新詩且記存。開緘細吟諷,小立近黃昏。
    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原文_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的賞析_古詩文
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原文_次韻舅氏登新安四面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