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石舫二首·其二》
全文:
何必風帆五兩期,篷窗倚望恰宜之。
西山雲與浮沈處,岸轉舟行宛若斯。
參考注釋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風帆
亦作“ 風颿 ”。 1.船帆。 清 林則徐 《中秋嶰筠尚書招余及關滋圃軍門天培飲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詩:“轉眸已失 大小虎 ,須臾 沙角 風颿收。” 郭風 《葉笛集》:“我看見無數的雙桅船,以它們的高聳的桅桿、紅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風帆,張起或卷下的風帆,來裝飾你的港口。”
(2).指張帆乘風而行的船。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嚴程迫風帆,劈箭入高浪。”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三高亭記改本》:“嘗試倚楹而望,水光浮空,雲日上下,風颿煙艇,飄忽晦明。” 明 張煌言 《懷王媿兩少司馬徐闇公沉復齋中丞》詩:“南望 銅陵 又一山,風颿千尺鯨波間。” 艾蕪 《海島上》:“屋外一望無際的淡藍色海面和幾隻茶褐色風帆,便像壁間的大畫幅一樣,明靜而清新地擺在我的眼前。”
五兩
(1).謂兩隻配成一雙。《詩·齊風·南山》:“葛屨五兩,冠緌雙止。” 朱熹 集傳:“兩,二履也。” 王夫之 稗疏:“按此‘五’字當與伍通,行列也。言陳履者,必以兩為一列也。乃與冠緌必雙,男女有匹之義合。”
(2).猶言五匹。《周禮·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 賈公彥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禮記·雜記下》:“納幣一束,束五兩。” 鄭玄 註:“納幣謂昏禮納徵也。十個為束,貴成數。兩兩者合其卷,是謂五兩……今謂之匹。”
(3).五兵技巧。《呂氏春秋·簡選》:“ 晉文公 造五兩之士五乘,鋭卒千人。” 高誘 註:“兩,技也,五技之人。” 陳奇猷 校釋引 金其源 曰:“五兩即五技,亦即五兵。士謂勇士。五兩之士,謂能用五兵技巧之勇士也。”
(4).代稱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 章炳麟 《封建考》:“夫 晉 之五兩, 吳 之多力、利趾, 越 之習流, 魏 之武卒, 秦 之鋭士,雖出徵調,猶選練中程。”
(5).亦作“ 五緉 ”。古代的測風器。雞毛五兩或八兩繫於高竿頂上,籍以觀測風向、風力。《文選·郭璞<江賦>》:“覘五兩之動靜。” 李善 註:“兵書曰:‘凡候風法,以雞羽重八兩,建五丈旗,取羽繫其巔,立軍營中。’ 許慎 《淮南子》注曰:‘綄,候風也, 楚 人謂之五兩也。’” 唐 獨孤及 《下弋陽江舟中代書寄斐侍御》詩:“東風滿帆來,五兩如弓弦。” 宋 賀鑄 《木蘭花》詞:“朝來著眼沙頭認,五兩竿搖風色順。” 明 張四維 《雙烈記·虜循》:“被他火箭飛來緊。我船五緉見火就著。”
篷窗
猶船窗。 宋 張元乾 《滿江紅·自豫章阻風吳城作》詞:“倚篷窗無寐,引杯孤酌。” 清 文德翼 《池口阻風》詩:“伸腳篷窗西日移,打頭蘆渚北風吹。” 清 曹寅 《北行雜詩》之六:“日氣挾飛燕,篷窗晚食時。”
倚望
(1).謂父母倚門望子。 唐 岑參 《送楊千牛趁歲赴汝南郡覲省便成婚》詩:“ 汝南 遙倚望,早去及春盤。”參見“倚門”。
(2).依賴敬仰。 唐 白居易 《李愬贈太尉制》:“方深倚望,奄忽淪謝。” 宋 范仲淹 《與韓魏公書》:“伏惟純德至誠,天下倚望。”
(3).徙倚悵望。 明 梁少白 《小桃紅·過湘江吊屈大夫》套曲:“雲慘江昏徒倚望,遺範空追想。”
(4).一種蟹類動物。《太平御覽》卷九四三引《臨海水土物志》:“倚望常起,顧睨西東,其形如彭螖大,行塗上,四五進,輒舉兩螯八足起望,行常如此,唯入穴中乃止。” 明 馬愈 《蟹蘆圖》:“倚望大如彭蚏,每行數步,輒舉兩螯相拱而望。”
乾隆名句,石舫二首·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