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門牆者卅年,自慚奉職才疏,薦牘未酬知己誼; 隔斗山剛一月,詎料騎箕路迥,撫棺齊痛哲人萎。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列門牆者卅年,自慚奉職才疏,薦牘未酬知己誼;
下聯:隔斗山剛一月,詎料騎箕路迥,撫棺齊痛哲人萎。

對聯備註:

(清-李成謀《挽彭玉麟聯》)

參考注釋

門牆

[symbol of admission to teacher-disciple relationship] 指老師之門

望孔子之門牆。——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自慚

[feel ashamed] 自己感到慚愧

聽了他這番話,我更感自慚

奉職

謂奉行職事。《史記·循吏列傳序》:“奉職循理,亦可以為治,何必威嚴哉?”《東觀漢記·周榮傳》:“﹝ 榮 ﹞盡心奉職,夙夜不怠。” 明 王瓊 《雙溪雜記》:“皆不責問 陸完 等奉職不效之罪。”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關於停戰的清方檔案·袁世凱等奏摺》:“臣等奉職無狀,政策不能取信於民,撫衷慚懼,罔知所措。”

薦牘

推薦人才的文書。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司徒公曆仕錄》:“公政績甚著,且屢登薦牘,今送杉板,是賄而求薦也,不可。”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阿文成公用人》:“其拔擢人才,或於散僚卒伍以一二語賞識,即登薦牘,故人皆樂為之用。”

知己

(1) [know oneself]∶了解、賞識自己

(2)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親密朋友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無知己。——唐· 高適《別董大

(3) [bosom]∶彼此相互了解而關係密切的

知己話

斗山

(1).北斗和 泰山 。比喻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為人們所敬仰的人。 宋 樓鑰 《送張定叟尚書鎮襄陽》詩:“ 南軒 傳聖學,後進斗山仰。” 明 楊珽 《龍膏記·開閣》:“老相公斗山在望,鼎鼐久調,小生猥以鄙賤之姿,謬奉特達之願。” 清 趙翼 《故吏部尚書汪文端公》詩:“吾師 松泉公 ,一代斗山仰。”

(2).比喻人們對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者的敬仰。 明 張居正 《和答龍湖閣老舟中見示》:“海內幾年公輔望,士林今日斗山情。”

一月

(1).一年的第一月。《書·泰誓序》:“一月戊午,師渡 孟津 。” 孔 傳:“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與諸侯期而共伐 紂 。”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帝王諱名》:“唯 秦始皇 以父 莊襄王 名 楚 ,稱 楚 曰 荊 ;其名曰 政 ,自避其嫌,以正月為一月。”

(2).一個月。《詩·小雅·採薇》:“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鄭玄 箋:“一月之中三有勝。”《漢書·律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及見 武皇帝 試閉 左慈 等,令斷穀近一月,而顏色不減,氣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捻指之間,在家中早過了一月有餘。”

(3).第一個月。《淮南子·精神訓》:“萬物背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陳陶 《種蘭》詩:“一月薰手足,兩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腸。”

詎料

豈料。《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七回:“詎料渠此次親身到京,不貞之據已被我拿住。” 蕭三 《大家應該看<歷史的教訓>》詩:“詎料仲夏夕,驚嘆巨星隕!偉大革命者,壽終得正寢。”

騎箕

見“ 騎箕尾 ”。

哲人萎

見“ 哲人其萎 ”。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