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張全義傳》原文及翻譯

新五代史

原文:

張全義,字國維,濮州臨濮人也。少以田家子役於縣令數困辱之全義因亡入黃巢賊中巢賊敗事諸葛爽於河陽shuang6*死事其子仲方仲方為孫儒所逐全義與李罕之分據河陽洛陽以附於梁二人相得甚歡,然罕之性貪暴,日以寇鈔為事。全義勤儉,御軍有法,督民耕殖。以故,罕之常乏食,而全義常有餘。罕之仰給全義,全義不能給,二人因有隙。後罕之奔晉,晉遣兵助罕之,圍全義甚急。全義乞兵於梁,擊敗罕之於沇水,晉軍解去。還為河南尹。全義德梁出己,由是盡心焉。是時,河南遭巢、儒兵火之後,城邑殘破,戶不滿百,全義披荊棘,勸耕殖,躬載酒食,勞民畎畝之間。數年,人物完盛,民甚賴之。唐亡,全義事梁,太祖賜名宗奭。太祖猜忌,全義奉事益謹。嘗有言全義於太祖者,太祖召全義,其意不測。全義妻儲氏明敏有口辯,遽入見,厲聲曰:“宗奭,種田叟爾!守河南三十年,開荒斫土,捃拾財賦,助陛下創業,今年齒衰朽,已無能為,而陛下疑之,何也?”太祖笑曰:“我無噁心,嫗勿多言。”全義事梁,食邑至萬三千戶,封魏王。初,其弟全武及其家屬為晉兵所得。及梁亡,莊宗入汴。全義自洛來朝,泥首待罪,莊宗勞之曰:“卿家弟侄,幸復相見。”全義俯伏感涕。年老不能進趨,遣人掖扶而登,宴犒盡歡,命皇子繼岌、皇弟存紀等皆兄事之。初,莊宗滅梁,欲掘梁太祖墓,斫棺戮屍。全義以謂梁雖仇敵,今已屠滅其家,足以報怨,剖棺之戮,非王者以大度示天下也。莊宗以為然。同光四年,趙在禮反於魏,莊宗欲自將討之,大臣皆諫以為不可,因言明宗可將。是時,明宗自鎮州來朝,莊宗疑之,不欲遣也。群臣固請,不從;最後全義力以為言,莊宗乃從。已而明宗至魏果反,全義以憂卒,年七十五,謚曰忠肅。
(節選自《新五代史·張全義傳》)

譯文/翻譯:

張全義,字國維,濮州臨濮人。年少時以農家子的身份在縣裡服役,縣令多次讓他陷入困窘羞辱他,張全義因此而逃跑到黃巢軍中。黃巢失敗後,他到河陽投靠諸葛爽。諸葛shuang6*死後,就侍奉其子諸葛仲方。諸葛仲方被孫儒驅逐,張全義與李罕之分別占據河陽、洛陽以歸附於梁,二人相處得很好。然而李罕之性情貪婪暴虐,每天以劫掠百姓為能事。張全義勤勞節儉,治理軍隊有法度,督促百姓耕植。所以李罕之常常缺乏糧食,而張全義卻常常有餘糧。李罕之要依賴張全義供給糧食,張全義無法滿足供應,二人因此有了嫌隙。後來李罕之奔逃到晉,晉派兵幫助李罕之,圍攻張全義,情勢很急迫。張全義向梁乞求救援,在梁軍的幫助下,在沇水擊敗李罕之,晉軍撤走。張全義還軍擔任河南尹。張全義感謝梁出兵救自己,因此對梁十分盡心。這時,河南遭黃巢、徐儒兵火洗劫之後,城邑殘破,住戶不滿一百,張全義清除障礙,克服困難,鼓勵耕植,親自載著酒食,到田間地頭慰勞百姓。幾年之後,人口眾多,物產富足,民眾非常信賴他。後唐滅亡之後,張全義在梁任職,梁太祖賜名為宗奭。太祖性情猜疑,張全義侍奉更加謹慎。有人在太祖面前進讒言攻擊張全義,太祖召張全義,其用意難以預測。張全義妻子儲氏聰明敏銳能言善辯,立即進見,大聲說:“宗奭是一個種田翁!守河南三十年,開荒種地,收集財貨賦稅,幫助陛下開創帝業,現在年老了,已經無所作為了,然而陛下卻懷疑他,為什麼呢?”太祖笑著說:“我無惡意,老太婆不要多說。”張全義在梁,食邑一萬三千戶,被封為魏王。當初,全義的弟弟全武及家人被晉兵俘獲。到梁滅亡,莊宗進汴州,張全義從洛陽來朝見莊宗,頓首至地等待莊宗治罪,莊宗慰勞他說:“你們全家兄弟侄兒,有幸能再相見。”張全義俯伏感動得痛哭流涕。年老不能上殿,派人攙扶著登殿,皇上設宴犒勞非常高興,皇上命皇子繼岌、皇弟存紀等都要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莊宗滅梁之初,想掘開梁太祖墳墓,開棺戮屍。張全義認為梁雖然是仇敵,現在已滅了他全家,足以報了仇怨,剖棺戮屍,不是王者以寬宏大度示天下的做法。莊宗認為很對。同光四年(926),趙在禮在魏謀反,莊宗想親自率兵討伐,大臣都勸諫認為不可以親自前往,於是說明宗可以率兵去。那時,明宗從鎮州來朝見,莊宗對他懷疑,不想派他去。群臣堅持請求讓明宗出征,莊宗不同意;最後張全義盡力相勸,莊宗才答應了。不久,明宗到魏後果然謀反了,張全義因此事憂愁而死,時年七十五歲,諡號忠肅。 
《新五代史·張全義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新五代史·張全義傳》原文及翻譯0
《新五代史·張全義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