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盧從願傳》原文及翻譯

舊唐書

原文:

盧從願,相州臨漳人,後魏度支尚書昶六代孫也。自范陽徙家焉,世為山東著姓。冠明經舉,授絳州夏縣尉,又應制舉,拜右拾遺。俄遷右肅政監察御史,充山南道黜陟巡撫使,奉使稱旨,拜殿中侍御史。累遷中書舍人。睿宗踐祚,拜吏部侍郎。中宗之後,選司頗失綱紀,從願精心條理,大稱平允。其有冒名偽選及虛增功狀之類,皆能擿發其事。典選六年,前後無及之者。上嘉之,特與一子太子通事舍人。從願上疏乞回恩贈父,乃贈其父吉陽丞敬一為鄭州長史。初,高宗時裴行儉、馬載為吏部,最為稱職。及是,從願與李朝隱同時典選,亦有美譽。時人稱曰:吏部前有馬、裴,後有盧、李。開元四年,上盡召新授縣令,一時於殿庭策試,考入下第者,一切放歸學問。從願以注擬非才左遷豫州刺史為政嚴簡按察使奏課為天下第一等璽書勞問賜絹百匹。十一年,拜工部尚書。御史中丞宇文融承恩用事,以括獲田戶之功,本司校考為上下,從願抑不與之。融頗以為恨,密奏從願廣占良田,至有百餘頃。其後,上嘗擇堪為宰相者,或薦從願,上曰:“從願廣占田園,是不廉也。”遂止不用。從願又因早朝,途中為人所射,中其從者,捕賊竟不獲。時議從願久在選司,為被抑者所仇。十六年,東都留守。時坐子起居郎論糶米入官有剩利,為憲司所糾,出為絳州刺史,再遷太子賓客。二十年,河北谷貴,敕從願為宣撫處置使,開倉以救飢餒。使回,以年老抗表乞骸骨,乃拜吏部尚書,聽致仕,給全祿。二十五年卒,年七十餘,贈益州大都督,謚曰文。
(選自《舊唐書·盧從願傳》,有刪減)

譯文/翻譯:

盧從願,相州臨漳人,是後魏度支尚書昶六代孫。從范陽遷到這裡定居,世代為山東望族。盧從願二十歲時考中明經科,授任絳州夏縣尉,又考中制科,授任右拾遺。不久升任右肅政監察御史,充任山南道黜陟巡撫使,奉命出使符合旨意,授任殿中侍御史。經過幾次升任至中書舍人。睿宗即位,授任吏部侍郎。中宗之後,選官沒有法度,盧從願精心整頓使之有條有理,人們稱其公平。其中有冒名偽選及虛增功狀之類的,他都能揭發其事。主持選拔官吏六年,前後無人比得上他。皇上稱讚他,特別授予他一個兒子太子通事舍人的職位。盧從願上疏請將此恩回贈給父親,於是追贈他父親吉陽丞盧敬一為鄭州長史。起初,高宗時裴行儉、馬載任吏部長官,最為稱職。至此,盧從願與李朝隱同時主持選拔官吏,也有美譽。當時人稱道:吏部前有馬、裴,後有盧、李。開元四年,皇上將新任縣令全部召回京,同時在殿庭策試,考試不合格者,一律回家學習。盧從願因擬授官職不當,被貶為豫州刺史。他為政嚴肅簡明,按察使上奏考核成績為天下第一,皇上降璽書慰勞,賜絹百匹。十一年,任工部尚書。御史中丞宇文融受寵當權,因搜求獲得田戶之功,本部門考核為上下等,盧從願壓制他沒有給予。宇文融因此十分怨恨他,秘奏盧從願廣占良田,達到一百多頃。此後,皇上曾經選擇勝任宰相的人,有人推薦盧從願,皇上說:“盧從願廣占田園,這是不廉潔的。”便不加任用。盧從願有一次去早朝時,途中有人用箭射他,但射中了他的隨從,賊人最終沒有捕獲。當時輿論認為盧從願長期在吏部,受到被壓抑者的仇恨。十六年,盧從願任東都留守。此時他因兒子起居郎給官府賣米盈利而受牽連獲罪,被憲司舉發,出京任絳州刺史,再升任太子賓客。二十年,河北谷貴,詔令盧從願為宣撫處置使,開倉救濟饑民。完成使命回京,他因年老上書請求退休,於是授任吏部尚書,允許他退休,給全部俸祿。二十五年去世,終年七十多歲,追贈益州大都督,諡號為文。
《舊唐書·盧從願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舊唐書·盧從願傳》原文及翻譯0
《舊唐書·盧從願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