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偶題》原文及翻譯

原文:

偶題
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只看雲斷成飛雨,不道雲從底處來。 
擘開蒼峽吼奔雷,萬斛飛泉湧出來。斷梗枯槎無泊處,一川寒碧自縈迴。 
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隨處弄潺湲。[4]
注釋

譯文/翻譯:

注釋:

①幅巾:古代貧賤男子以整幅絹裹頭的頭巾。《東觀漢紀鮑永仁》:“更始役,永與馮欽共罷兵,幅巾而居。”崔嵬:山高大不平,這裡指山。
②不道:猶不知。李白《幽州胡馬客歌》:“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底處:何處。
③擘開:沖開。
④斷梗枯槎:殘枝枯葉。
⑤縈迴:徘徊蕩漾。
⑥筇: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唐李鹹用《苔》:“每憶東行徑,移筇獨自還。”

譯文/翻譯:

其一:門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團團的綠紫相間,高聳的山峰終日雲遮霧繞像戴著頭巾。人們只知道雨是從雲的縫隙里落下,哪裡想到雲卻是從地下升上天的呢。(意似指莫輕視微不足道的事物)
其二:衝破峽谷若雷霆在滾動,無數的瀑布噴涌而出。斷枝枯草沒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隨著寒冷的碧水獨自流浪。(意似嘆世態炎涼)
其三:隨著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頭,到了溪流的出水處卻迷惑了。才相信真的源頭是找不到的,還是柱著手杖欣賞隨遇的潺潺美泉吧。(意似寓隨遇而安,珍視眼前)[4]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朱熹《偶題》原文及翻譯0
朱熹《偶題》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