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鮮于侁傳》原文及翻譯

宋史

原文:

鮮于侁,字子駿,閬州人。性莊重,力學,舉進士。慶曆中,天下旱,詔求言。侁推災變所由興,又條當世之失有四,其辭懇實。唐介與同鄉里,稱其名於上官,交章論薦。調黟令,奸民汪氏富而狠,橫里中因事抵法,群吏羅拜曰:“汪族敗前令不少,今不捨,後當貽患。”侁怒,立杖之,惡類屏跡。
通判綿州。綿處蜀左,吏狃貪成風,至課卒伍供薪炭、芻豆,鬻果蔬多取贏直。侁一切弗取,郡守以下效之。萬年令不任職,繫囚累百,府使往治,數日,空其獄。除利州路轉運判官。“助役法”行,詔諸路各定所役緡錢,利州轉運使李瑜定四十萬。侁爭之曰:“利州民貧地瘠,半此可矣。”瑜不從。時諸路役錢皆未就,神宗是侁議,諭司農曾布使頒以為式。因黜瑜,而升侁副使。部民不請青苗錢,安石遣吏廉按,且詰侁不散之故。侁曰:“青苗之法,願取則與,民自不願,豈能強之哉!”
周永懿守利州,貪虐不法。前使者畏其凶,莫敢問,侁捕械於獄,流之衡湘。二稅輸絹綿,侁奏聽民以畸霧納直。其後有李元輔者,輒變而多取之,父老流涕曰:“老運使之法,何可改?”蓋侁之侄師中亦居是職,故稱“老”以別之。徒京東西路。河決澶淵,而議欲勿塞,侁言:“東州匯澤惟兩濼,夏秋雨淫,猶溢而害,若縱大河注其中,民為魚矣。”作《議河書》上之,神宗嘉納。時王安石、呂惠卿當路,正人多不容。侁曰:“吾有薦舉之權,而當路非賢,恥也。”故凡所薦皆守道背時之士。
元豐二年召對,命知揚州。蘇軾自湖州赴獄,親朋皆絕交,道揚。侁往見,台吏不許通。或曰:“公與軾相知久,其所往來書文,宜焚之勿留,不然,且獲罪。”侁曰:“欺君負友,吾不忍為,以忠義分譴,則所願也。”為舉吏所累,罷主管西京御史台。
哲宗立,念東國困於役,吳居厚掊斂虐害,竄之,復以侁使京東。司馬光言於朝曰:“以侁之賢不宜使居外顧齊魯之區凋敝已甚須優往救之安得如侁百輩布列天下乎”士民聞其重臨,如見慈父母。除集賢殿修撰、知陳州。居無何,卒,年六十九。
(節選自《宋史•鮮于侁傳》)

譯文/翻譯:

鮮于侁字子駿,閬州人。性情莊重,刻苦學習,考中進士。慶曆年間,天下大旱,皇上下詔徵求直言。鮮于侁推究災變形成的原因,又分條陳述當世的失誤有四個方面,他的話懇切符合實際。唐介和他是同鄉,在上級官吏前稱讚他,接連上書推薦他。調任黟縣令,奸民汪氏富有而狠毒,橫行鄉里,因事犯法,官吏們都來拜見說:“汪氏家族敗壞了不少前任的縣令,現在不放了他,會給以後留下禍患。”鮮于侁發怒,立刻杖打他,惡人都隱沒了蹤跡。
後任綿州通判。綿州在蜀州的左邊,官吏因襲舊風貪污成風,甚至要士卒供給他們木炭、草豆,賣水果蔬菜多收取餘利。鮮于侁一切都不拿取,知州以下的官吏都效法。萬年縣令不能勝任職責,拘押的囚犯積壓過百,官府讓他前去處理,幾天之後,使監獄一空。任利州路轉運判官。“助役法”實行,下詔各路分別定出助役緡錢數額。利州轉運使李瑜定了四十萬。鮮于侁爭論說:“利州百姓貧困土地貧瘠,有這一半就行了。”李瑜不聽。當時各路所確定的役錢都沒有完成,神宗肯定鮮于侁的意見,告訴司農曾布讓他頒布下去作為標準。因此貶黜李瑜,提升鮮于侁任副使。所屬百姓不要青苗錢,王安石派官吏查訪處理,並且責問鮮于侁不發青苗錢的緣故。鮮于侁說:“青苗法規定,願意借的就借,百姓不願借,怎能強迫!”
周永懿守利州,貪婪暴虐不守法紀。前任使臣害怕他的兇惡,不敢追究他,鮮于侁把他捉到獄中,流放到衡湘。二稅要交納絹和絲綿,鮮于侁奏請聽任百姓用零星絹綿交納絹稅。後來有一叫李元輔的人,總是變著法多收取,父老們流淚說:“老運使立下的規矩,怎么能改變呢?”鮮于侁的侄子鮮于師中也任這個職務,所以稱他“老”來區別。調到京東西路,黃河在澶淵決口,但有朝臣議論想不堵塞,鮮于侁說:“東部州匯聚水的僅有兩個水灘,夏秋季雨水過多,尚且溢出造成危害,如果放縱大河水入,百姓就成為魚了。”作《議河書》呈上,神宗稱讚並採納了他的建議。當時王安石、呂惠卿當政,正直的人大多不被容納。鮮于侁說:“我有薦舉的權力,但當朝者不是賢才,我感到羞恥。”凡他所舉薦的人,都是正直不合時宜的人。
元豐二年,召他入對,任命他知揚州。蘇軾從湖州入獄,親戚朋友都和他斷絕交往,路過揚州。鮮于侁前去見他,台吏不讓他見。有人說:“你和蘇軾相知很久,那些往來的書信,應該燒掉不要留下,否則將會獲罪。”鮮于侁說:“欺騙君主辜負朋友,我不忍心這樣做,因為忠義分擔譴責,是我所願。”被舉吏所牽累,罷為西京御史台主管。
哲宗即位,想到東部地區被役法所困,吳居厚聚斂殘害百姓,放逐了他,又讓鮮于侁出使京東。司馬光在朝廷上說:“以鮮于侁的賢才,不該讓他居於外任。看看齊魯地區,已經非常凋敝,需要鮮于侁去救助,怎樣才能得到一百個像鮮于侁這樣的人,分布在天下呢?”士人百姓聽說他又來了,像見到慈父慈母一樣。授官做集賢殿修撰,知陳州。不久,去世,年六十九歲。
《宋史·鮮于侁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宋史·鮮于侁傳》原文及翻譯0
《宋史·鮮于侁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