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任中正傳》原文及翻譯

宋史

原文:

任中正,字慶之,曹州濟陰人。父載,右拾遺。中正進士及第,為池州推官。歷大理評事、通判邵州。以翰林學士錢若水薦,遷秘書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若水美風神有器識能斷大事事繼母以孝聞雅善談論尤輕財好施所至推誠待物委任僚佐總其綱領無不稱治汲引後進推賢重士襟度豁如也轉運使陳緯徙陝西,舉中正自代,太宗曰∶“朕自知之。“召為秘書丞、江南轉運副使。中正軀幹頎長,帝擇大笏,命內臣取緋衣之長者賜之。至部,歲大稔,民出租賦、平糴皆盈羨。發運使王子輿欲悉調餉京師,中正曰∶ “東南歲輸五百餘萬,而江南所出過半。今歲有餘,或歲少歉,則數不登,患及吾民矣。“乃止。擢監察御史、兩浙轉運使。民飢,中正不俟詔,發官廩振之。按晉州盛梁獄,論如法。既而有與梁善者,密中之,出為荊湖轉運使。代張詠知益州,在郡五載,遵詠條教,蜀人便之。馬知節知密院,改同知院事。明年,曹利用為樞密使,復為副使。仁宗在東宮時,以右丞兼賓客。帝既即位,乃拜兵部尚書。中正素與丁謂善,謂且貶,左右莫敢言者,中正獨營救謂,降太子賓客、知鄆州。任中師。字祖聖。任中正弟。先是,轉運使韓瀆急乾籠利。自薪芻、蔬果之屬皆有算。而中師盡奏蠲之。中正貶。中師亦降太常博士、監宿州酒稅。頃之。中正以母老徙曹州,遷禮部尚書。卒,贈尚書左僕射,謚康懿。初,中正母入謁禁中,與陳彭年、王曾、張知白妻同見真宗,命中正母為班首,且賜坐。中正事親孝敬,平居簡素。
(選自《宋史·任中正傳》,有刪改)

譯文/翻譯:

任中正,字慶之,曹州濟陰人。他的父親任載,擔任過右拾遺。任中正進士及第後,擔任池州推官。歷任大理評事、通判邵州。因為翰林學士錢若水的推薦,調任秘書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錢若水風神俊秀,有器量見識,能決斷大事,侍奉繼母以孝順聞名。平素善於談論,尤其輕財好施。所到之處推誠待物,任命下屬,總管大事,沒有不稱讚治理好的。他舉薦後進之輩,推崇賢能之士,襟懷寬廣。轉運使陳緯調任山西,舉薦任中正代替自己的職務,宋太宗說:“我自然知道他。”宣召他擔任秘書丞、江南轉運副使。任中正身材高大,皇帝為他選了一個大笏,並讓太監選取加長的紅衣賜給他。任中正到任後,當年大豐收,賦稅和糧食都收得很充足,發運使王子輿準備全部調往京師,任中正不同意,說:“東南每年輸送糧食五百多萬石,江南占一多半。今年有盈餘,但有時年成稍稍歉收,甚或連年收成不好,災禍就將連累我們的百姓了。”於是停止調運。不久,任中正被提拔為監察御史、兩浙轉運使。民間發生饑荒,任中正不等皇上發詔,就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他審理晉州盛梁的案件,按照法律定案。不久有和盛梁交好的人暗中中傷他,他離開京城擔任荊湖轉運使。代替張詠擔任益州知州,在州任職五年,遵循張詠的條令教化,蜀人認為十分便民。馬知節主管樞密院,他改任同知院事。第二年,曹利用擔任樞密使,他又擔任副使。仁宗還是太子時,他以右丞的身份兼任太子賓客。皇帝即位後,就授予兵部尚書的職位。任中正一直與丁謂交好,丁謂將要遭貶,左右都不敢言語,惟有任中正出面營救丁謂,因此他被降太子賓客、知鄆州。任中師,字祖聖,任中正弟。在這之前,轉運使韓瀆急於搜羅財利,從柴草到蔬果這一類都有算計,但是任中師上奏朝廷要求全部免除。任中正貶官,任中師也被貶降為太常博士、監宿州酒稅。不久,任中正因為母親年老遷徙曹州,調任禮部尚書。死後,追贈尚書左僕射,謚康懿。當初,任中正的母親進入禁中拜見皇帝,與陳彭年、王曾、張知白妻同見真宗,皇上讓任中正的母親居於首位,並且賜座。任中正侍奉親人孝敬,平時生活簡約樸素
《宋史·任中正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宋史·任中正傳》原文及翻譯0
《宋史·任中正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