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大政》原文及翻譯

賈誼

原文:

行之善也,粹以為福己矣;行之惡也,粹以為災己矣。故受天之福者,天不功焉;被天之災,則亦毋怨天矣,行自為取之也。知善而弗行,謂之不明;知惡而弗改,必受天殃。天有常福,必與有德;天有常災,必與奪民時。故夫民者,至賤而不可簡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於今,與民為仇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之。知善而弗行謂之狂,知惡而不改謂之惑。故夫狂與惑者,聖王之戒也,而君子之愧也。嗚呼!戒之戒之!豈其以狂與惑自為之? 明君而君子乎,聞善而行之如爭,聞惡而改之如讎,然後禍災可離,然後保福也。戒之戒之!
誅賞之慎焉故與其殺無辜也寧失於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則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則附之與已。則此毋有無罪而見誅,毋有有功而無賞者矣。戒之哉!戒之哉!誅賞之慎焉,故古之立刑也,以禁不肖,以起怠惰之民也。是以一罪疑則弗遂誅也,故不肖得改也;故一功疑則必弗倍也,故愚民可勸也。是以上有仁譽而下有治名。疑罪從去,仁也;疑功從予,信也。戒之哉!戒之哉!慎其下,故誅而不忌,賞而不曲,不反民之罪而重之,不滅民之功而棄之。故上為非,則諫而止之,以道弼之;下為非,則矜而恕之,道而赦之,柔而假之。故雖有不肖民,化而則之。故雖昔者之帝王,其所貴其臣者,如此而已矣。
人臣之道,思善則獻之於上,聞善則獻之於上,知善則獻之於上。夫民者,唯君者有之,為人臣者助君理之。故夫為人臣者,以富樂民為功,以貧苦民為罪。
故君以知賢為明,吏以愛民為忠。故臣忠則君明,此之謂聖王。故官有假①而德無假,位有卑而義無卑。故位下而義高者,雖卑,貴也;位高而義下者,雖貴,必窮。嗚呼!戒之哉!戒之哉!行道不能,窮困及之。
【注】①假:給予、賜予。

譯文/翻譯:

行為善良就會積聚為福,行為xie6*惡就會聚集為災禍。所以受到上天福佑的人,並不是上天的幫助,而被上天降災的人,也沒什麼好埋怨上天的,這都是自身的行為不正得到的報應。知道什麼是有益卻不做,叫做不明智;知道什麼是有害卻不改正的,一定會遭到天譴。上天有固定的福佑,一定會賜給有德之人;上天有固定的災難,一定會降給那些讓百姓耽誤農事的人。所以對於百姓,即使是地位極低的人,也不可以簡慢,即使是最愚笨的人,也不可以欺騙。所以從古到今,凡與人民為敵的,有快有慢,但最終人民一定會勝利。知道好卻不實行稱為狂悖,知道有害卻不改正稱為昏庸。所以狂悖和昏庸的事,都是聖明的君王所要戒除的,也是君子以為愧疚的。啊,要謹慎再謹慎啊!難道要依照狂悖與昏庸的標準行事嗎?聖明的君主和君子啊,聽說善事就如同爭搶一般去做,聽到xie6*惡習氣就如同對待仇敵一樣去改正,這樣以後災禍就會遠離,這樣以後才能得到上天保佑和降福。對此要慎之又慎啊。
懲罰和獎賞不能不慎重,所以與其殺掉無罪之人,不如漏掉有罪之人。所以對於給人定罪的事情,若有疑問就要以無罪免除處罰;對於有功者的獎賞,若有疑問就要予以獎賞。這樣就不會發生沒有罪而被懲處,沒有有功勞而得不到獎賞的情況。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啊。懲處和獎賞一定要慎重,因而古代設定刑罰,用來禁止有不良行為和教化懶惰的人。因此對於一個人定罪時若有疑問,就不要馬上予以懲處,所以不賢之人會改正;對一個人的功勞獎賞時若有疑問,不要背棄獎賞的許諾,所以愚昧的百姓也會得到鼓勵。因此國君便有了仁德的聲譽,各級官吏也有了善於治政的名聲。對罪行有疑問免於懲處,這便是仁德;對賞功之事有疑問時予以獎賞,這便是誠信。對此要慎重啊,要慎重啊!謹慎地對待臣下,所以懲罰時就不會招致怨恨了,賞賜時不徇私情,不會反覆地處罰百姓加重對百姓的懲處,不會埋沒民眾的功績而遺棄他們。所以君主做了錯事,臣下就要進諫並能予以制止,用正確的原則糾正他;臣下做錯了事,君王就要同情並寬恕他,以正確的原則赦免他,並感化和寬容他。所以即使有不賢之民,也能教化並使之回到正道上來。因而即使是古代的聖王,他們所看重大臣的做法,也不過如此而已。
做臣下的原則是想到了好的治國之策要進獻給國君,聽到好的治國之策要進獻給國君,了解到了好的治國之策要進獻給國君。人民只有國君才能領導他們,做臣下的要幫助國君管理他們。所以做臣下的以使人民富裕快樂為自己的功績,以使人民貧窮困苦為自己的罪過。
做君王的以了解發現賢能者為聖明,做官員的以愛民為盡職盡責。所以說大臣能盡職盡責,君王便會聖明,這便叫做聖明的君主。所以,官職可以賜予,而品德不能賜予;地位有低下者,道義卻沒有低下者。所以說,地位低的尊崇義,地位雖然低下,實則高貴;地位高而不尊崇義,即使地位高,也一定遭受困窘。唉,要慎重啊,要慎重啊!如果行為有違於善道,一定會落入困窘的境地。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賈誼《大政》原文及翻譯0
賈誼《大政》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