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襄《影梅庵憶語》原文及翻譯

冒襄

原文:

妾董氏,原名白,字小宛,復字青蓮。籍秦淮,徙吳門。在風塵雖有艷名,非其本色。傾蓋矢從余,入吾門智慧才識種種始露凡九年上下內外大小無忤無間。其佐余著書肥遁,佐余婦精女紅,親操井臼,以及蒙難遘疾,莫不履險如夷,茹苦若飴,合為一人。今忽死,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
姬初入吾家,見董文敏為余書《月賦》,仿鍾繇筆意者,酷愛臨摹,嗣遍覓鐘太傅諸帖學之。閱《戎輅表》稱關帝君為賊將,遂廢鍾,學《曹娥碑》,日寫數千字,不訛不落。余凡有選摘,立抄成帙,或史或詩,或遺事妙句,皆以姬為紺珠。又嘗代余書小楷扇,存戚友處,而荊人米鹽瑣細,以及內外出入,無不各登手記,毫髮無遺。其細心專力,即吾輩好學人鮮及也。
甲申三月十九日之變,余邑清和望後,始聞的耗。邑之司命者甚懦,豺虎猙獰踞城內,聲言焚劫。同里紳衿大戶,一時鳥獸駭散,鹹去江南。余家集賢里,世恂讓,家君以不出門自固。閱數日,上下三十餘家,僅我灶有炊煙耳。群橫日劫,sha6*人如草,而鄰右人影落落如晨星,勢難獨立。只得覓小舟,奉兩親,挈家累。夜半,家君向余曰:“途行需碎金,無從辦。”余向姬索之,姬出一布囊,自分許至錢許,每十兩可數百小塊,皆小書輕重於其上,以便倉卒隨手取用。家君見之,訝且嘆,謂姬何暇精細及此!
甫行數里,潮落舟膠,不得上。遙望江口,大盜數百人據六舟為犄角,守隘以俟。姬謂余:當大難時,首急老母,次急荊人、兒子、幼弟為是。即顛連不及,死深箐中無憾也。因嘆姬明大義、達權變如此,讀破萬卷者有是哉?
(有刪節)

譯文/翻譯:

妾董氏,原名白,字小宛,又字青蓮。籍貫為秦淮,遷徙到吳門。在風塵中雖然有艷麗的名聲,然而並非她的本色。她不久就矢志跟從我,嫁入我的門庭,(她的)智慧才識,種種開始顯露出來。這九年中,和上下內外大小人等相處,沒有忤逆、離間的事情發生。她輔助我著書,陪伴我隱遁;她輔助我的正妻精於女紅,親手汲水舂米。到了家庭蒙受災難遭遇疾患的時候,她也莫不是履險如夷,茹苦若飴,這就是全部的她。現在忽然死去了,我不知道是因為她死掉了,我也感覺死掉了一般。
小宛剛到我家時,看到董其昌為我寫的《月賦》是仿鍾繇書體,她很喜歡臨摹,接著就到處找鍾繇所有貼子練習。她閱《戎格表》,那裡記錄關羽為賊將,於是她斷然不學鍾繇而改學《曹娥碑》,每天寫幾千字,沒有錯誤沒有遺漏。我凡是讀書有摘錄,都抄成冊子,或者是史或者是詩,或者是遺事妙句,我都讓她幫我抄錄。她又經常為我寫扇面小楷,呈送親友,而妻子的日常生活開支,家裡的進項出項,她都用筆登記下來,沒有一點差錯。這份細心專注,即使是我輩這樣好學的人也不及呀!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在如皋四月十五日之後才聽到這個噩耗。如皋的地方官性格懦弱致使城內盜賊四起,揚言要焚燒搶劫。當時城裡的鄉紳大戶一時都作鳥獸散,扶老攜幼逃離江南。我家乃詩書禮儀之家,父親堅持不逃走。幾天之後,城裡上下三十餘家,只有我家還有炊煙裊裊。盜賊白日搶劫sha6*人如麻,左鄰右舍都走得差不多了,零零散散像晨星,我勢日益單薄再難以獨自撐著,只得找一小船,扶老攜幼欲冒險逃走到。夜半,父親對我說:“途中需要一些零錢,我們沒有準備。”我向小宛索要,她拿出一布囊,裡面有許多小錢包,每十兩一包有百餘包,每包都寫的有數目輕重,以便逃亡中隨時取用。父親看到,驚訝不已且感嘆道,她怎么有功夫精細到這個地步呢。
剛剛走了幾里,潮落船被膠住,不能行走。這時遙望江口,看到盜賊有數百人乘六艘船形成犄角之勢,守在險要的地方只候我等過去,小宛對我說:“當大難的時候,你要先照顧母親,再照顧好你的妻子、兒子、小弟才是。值此顛沛流離,我即使死於野草中也無有遺憾。”我佩服感嘆小宛的深明大義,豁達、懂事、變通,就算是讀破萬卷的士子有誰能做到她這樣的呢? 
冒襄《影梅庵憶語》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冒襄《影梅庵憶語》原文及翻譯0
冒襄《影梅庵憶語》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