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時立愛傳》原文及翻譯

金史

原文:

時立愛,字昌壽,涿州新城人。父承謙,以財雄鄉里,歲飢發倉廩賑貧乏,假貸者與之折券。遼太康九年,中進士第,調泰州幕官。丁父憂,服除,調同知春州事。未逾年,遷雲內縣令,再除文德令。樞密院選為吏房副都承旨,轉都承旨。累遷御史中丞,剛正敢言,忤權貴。除燕京副留守,丁母憂,起復舊職,遷遼興軍節度使兼漢軍都統。 
太祖已定燕京,訪求得平州人韓詢持詔招諭平州。是時,奚王回離保在盧能嶺,立愛未敢即朝見,先使人來送款曰:“民情愚執,不即順從,願降寬恩,以慰反側。”詔曰:“朕親巡西土,底定全燕,號令所加,城邑皆下。爰嘉忠款,特示優恩,應在彼大小官員可皆充舊職,諸囚禁配隸並從釋免。”於是,遼帝尚在天德,平州雖降,民心未固。奚王回離保軍所在保聚,薊州已降復叛。民間流言謂:“金人所下城邑,始則存撫,後則俘掠。”時立愛雖開諭而不肯信,乃上表:“乞下明詔,遣官分行郡邑,宣諭德義。他日兵臨於宋,順則撫之,逆則討之,兵不勞而天下定矣。”上覽表嘉之,詔答曰:“卿始率吏民歸附復條利害悉合朕意嘉嘆不忘山西部族緣遼主未獲恐陰相連結故遷處於嶺東西京人民既無異望皆按堵如故。或有將卒貪悍,冒犯紀律,輒掠降人者。已諭諸部及軍帥,約束兵士,秋毫有犯,必刑無赦。今遣斡羅阿里等為卿副貳,以撫斯民,其告諭所部,使知朕意。” 
其後,以平州為南京,用張覺為留守,時立愛遂去平州。而張覺遂因燕京人東徙,其眾怨望,覺遂叛入於宋。立愛既去平州歸鄉里,太祖以燕、薊與宋,新城入於宋。宋累詔立愛,立愛見宋政日壞,不肯起,戒其宗族不得求仕。 
及宗望再取燕山,立愛詣幕府上謁,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其子侄數人。立愛從宗望軍數年,謀畫居多,封陳國公。表求解機務,不從。九年,為侍中、知樞密院事。久之,加中書令。天會十五年,致仕,加開府儀同三司、鄭國公。薨於家,年八十二。 
(節選自《金史·卷七十八·列傳第十六》) 

譯文/翻譯:

時立愛,字昌壽,涿州新城人。(時立愛的)父親時承謙,因為財產豐實而稱雄於鄉里,一遇荒年他就開倉賑濟貧乏的百姓,並把以往向他借貸的人的契約撕毀,免去債務,不再索取。遼太康九年(1083),時立愛中進士第,調任泰州幕官。他父親去世時,他行孝服喪,期滿後,調任同知春州事。不到一年,升遷雲內縣令,再被任命為文德令,不久被樞密院選為史房副都承旨,轉都承旨。後官至御史中丞之職,他剛正敢言,不順從權貴。由於他耿直被提升為燕京副留守,此間其母去世,他服喪期滿,又官復原職,後來升做遼國興軍節度使,兼漢軍都統。 
金太祖平定了燕京,查詢得平州人韓詢,命他持詔招安平州。這時,奚王回離保在盧龍嶺,時立愛未敢立即去拜見,先派人送上名帖說:“百姓性情愚笨固執,不會立刻順從,願意投降接受你的大恩德,以寬慰我的惶恐不安。”皇帝金太祖下詔說“:我親自巡視西部疆土,徹底平定了燕國,只要號令下達,城邑就會立刻攻下。屆時嘉獎忠臣,顯示特別恩惠,那裡的大小官都可以做原來的官職,囚犯釋放,奴隸免除。”此時,遼國皇帝還在天德,平州雖然投降,但民心還沒穩固。奚王回離保軍駐在小城村落里,已降的薊州再次叛亂。民間傳言說“:金國人攻下城邑後,開始時給予撫恤,後來就擄掠。”時立愛知道此言卻不肯相信,於是上奏章說“:乞求皇上下詔,派官員到各個郡邑,宣詔讓人知道您的恩德道義。以後攻打宋朝時,順我者安撫他,逆我者就討伐他,這樣不用軍隊費力天下就可安定了。”金太宗皇帝看完時立愛的奏章大加讚美,隨後給時立愛下詔說:“你最初率官吏百姓歸附於我,現在又上奏章寫出利害,都合我意,嘉獎不能忘。山西部族因為遼國君主沒有被俘獲,恐怕暗中與他有來往,所以遷到嶺東居住。西京人民已經沒有了叛亂的願望,都像過去一樣生活。也許有的將士貪婪蠻橫,冒犯紀律,動不動就掠奪投降的人。我已下詔告諭各部及軍中統帥,約束士兵,秋毫有犯者,必斬無赦。現在派斡羅阿里等做你的副貳官,用來安撫百姓。你告訴所領各部,讓他們知道我的意思。” 
後來,把平州改為南京,用張覺做留守,於是時立愛離開平州。而張覺因為燕京人東遷,大多數怨恨,而叛逃到宋朝。時立愛離開平州回到鄉里,金太祖把燕、薊給宋朝,新城也納入宋朝版圖。宋朝多次下詔召時立愛入朝做官,而時立愛見宋朝政事一天天壞下去,不肯應詔,並告誡宗族人不得做官。 
等到完顏宗望再次奪取燕山時,時立愛到幕府上拜見他,完顏宗望授時立愛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並任命了時立愛的兒子和侄子數人。時立愛跟從完顏宗望軍隊數年,謀劃很多大事,被封為陳國公。後來時立愛上奏章請求辭職,沒被批准。天會九年(1131),時立愛做了侍中、知樞密院事。後加為中書令。天會十五年(1137),退休,加官為開府儀同三司、鄭國公。死在家裡,終年八十二歲。 
《金史·時立愛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金史·時立愛傳》原文及翻譯0
《金史·時立愛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