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翁萬達傳》原文及翻譯
明史
原文:
翁萬達,字仁夫,揭陽人。嘉靖五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再遷郎中,出為梧州知府。鹹寧侯仇鸞鎮兩廣,縱部卒為虐。萬達縛其尤橫者,杖之。閱四年,聲績大著。二十三年,擢右副都御史。尋進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代翟鵬總督宣、大、山西、保定軍務。萬達謹偵候,明賞罰。每當防秋,發卒乘障,陰遣卒傾朱於油,察離次者朱其處。卒歸輒縛,毋敢復離次者。嚴殺降禁,違輒抵死。萬達精心計,善鉤校,牆堞近遠,濠塹深廣,曲盡其宜。寇乃不敢輕犯。牆內戍者得以暇耕牧,邊費亦日省。萬達更事久,帝深倚之,所請無不從,獨言俺答貢事與帝意左。二十七年三月萬達又言諸部求貢不遂慚且憤聲言大舉犯邊乞令邊臣得便宜從事帝怒切責之通貢議乃絕俺答將寇宣府,總兵官趙卿怯,萬達奏以周尚文代。未至,寇犯滴水崖,指揮董暘等戰死。寇移而南。會尚文萬騎至,參將田琦騎千餘與合,寇據險不退。萬達督參將姜應熊等馳赴,順風鼓譟,揚沙蔽天。寇驚曰:“翁太師至矣!”是夜東去。帝偵萬達督戰狀,大喜,立進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尋以父憂歸。明年秋,詔起萬達代宗皋。萬達方病疽,廬墓間,疏請終制。未達,而俺答犯都城。兵部尚書得罪,遂即以萬達代之。萬達家嶺南,距京師八千里,倍道行四十日抵近京。帝責其欺慢,念守制,姑奪職,聽別用。三十年二月,京察,自陳乞終制。帝疑其避事,免歸。三十一年十月,卒,年五十五。萬達事親孝,父歿,負土成墳。好談性命之學,通古今,操筆頃刻萬言。嘉靖中,邊臣行事適機宜、建言中肯窾者,萬達稱首。隆慶中,追謚襄毅。(節選自《明史·翁萬達傳》)
譯文/翻譯:
翁萬達,字仁夫,揭陽人。嘉靖五年進士。被授予戶部主事。再升遷為郎中,出京任梧州知府。鹹寧侯仇鸞鎮守兩廣,放縱部下士兵為非作歹。翁萬達捆綁其zhong6*特別橫行無忌的人,並杖打他們。過了四年,聲望、功績都很顯著。二十三年,被提拔為右副都御史。不久升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代替翟鵬總督宣、大、山西、保定軍務。翁萬達嚴密偵察敵情,申明賞罰制度。每當防秋,派兵登上城牆守衛,又暗中派士兵在油中倒入硃砂,察看到有人離開駐點就在那裡塗上硃砂。等這些士兵返回就把他們捆綁起來,從此再沒人敢擅自離開駐點。他嚴禁殺害投降者,違反禁令的要以死抵命。翁萬達精於心計,並擅長查考,城牆的遠近,壕溝的深度、寬度,(經他測量)都能做得恰到好處。敵寇於是不敢輕易進犯。城牆內駐守的士兵能夠利用閒暇耕田牧馬,邊防費用也日漸減少。翁萬達經歷世事多,皇帝很倚重他,他所請求的無不被採納,只有上書說俺答通貢一事與皇帝的心意不合。二十七年三月,翁萬達又上書說,俺答各部請求通貢不成,羞慚而且憤怒,揚言大舉南下侵犯邊境,請求下令守邊大臣能夠依據具體情況靈活處理。皇帝發怒,嚴厲斥責他。通貢一事的奏議於是停止。俺答將要攻打宣府,總兵官趙卿畏懼,翁萬達奏請讓周尚文代替。周尚文尚未到任,敵寇進犯滴水崖,指揮董暘等人戰死。敵寇於是移兵南下。恰逢周尚文帶領一萬騎兵趕到,參將田琦率一千多騎兵與他會合,敵人占據險要的地方不肯退卻。翁萬達督令參將姜應熊等迅速趕去參戰,順風擊鼓吶喊,馬蹄揚起的塵沙遮天蔽日。敵寇驚恐地喊道:“翁太師來了!”當晚向東逃去。皇帝察訪到翁萬達督戰的情形,非常高興,立刻提拔他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不久,因為父親去世,他回鄉守喪。第二年秋天,皇帝下詔起用翁萬達接替宗皋的職務。翁萬達正身患疽瘡,結廬住在父親墳邊,上書請求服滿喪期。奏本還未送達京城,俺答就率兵進犯京城。兵部尚書被問罪,皇帝於是就讓翁萬達接替他。翁萬達家在嶺南,距離京城八千里遠,他晝夜兼程走了四十天才到達京城附近。皇帝責備他欺瞞輕慢,考慮他正在守喪,暫且免去他的職務,聽候其他任用。三十年二月,考察京官政績時,翁萬達上奏請求回鄉守滿喪期。皇帝懷疑他避事自保,就免了他的職務讓他還鄉。三十一年十月,翁萬達去世,享年五十五歲。翁萬達侍奉父母孝順,父親去世,他背土堆墳。翁萬達喜談萬物本性之學,學通古今,下筆頃刻成萬言。嘉靖年間,守邊大臣中辦事適合實際情況、建議切中要害的,翁萬達堪稱第一。隆慶年間,追贈他諡號“襄毅”。
《明史·翁萬達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