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劉綜傳》原文及翻譯

宋史

原文:

劉綜,字居正,河中虞鄉人。雍熙二年舉進士第,解褐邛州軍事推官,遷大理評事。代還,對便殿①,因言:“蜀地富庶,安寧已久,益州長吏,望慎擇其人。”上嘉之,改太子中允。未幾,李順果為亂,復召見,面賜緋魚② 。尋為三門發運司水陸轉運使。連丁家難,起知獉獉建安軍。先是,天長軍及揚州六合縣民輸賦非便,綜奏請降天長軍為縣,隸揚州,以六合縣隸建安軍,自是民力均濟。時淮南轉運使王嗣宗兼發運事,規畫獉獉多迂滯。綜因上言請復置都大發運司,專乾其職。至道三年,遷太常丞,職事修舉,多稱薦之者。夏人擾西邊,環慶大屯士馬。詔徙綜為陝西轉運副使。時梁鼎議禁解鹽③,官自貨鬻。上乃命綜置鹽事。綜條上利害,力言非便,卒罷其事。時靈州孤危,獻言者或請棄之。綜上言曰:“國家財力雄富,士卒精銳,而未能剪除凶孽者,誠以賞罰未行,而所任非其材故也。今或輕從群議,欲棄靈川,是中賊之奸計矣。且靈州民淳土沃,為西陲巨屏,所宜固守。”六年,遷起居舍人,再為河北轉運使。時兩河用兵,邊事煩急,轉漕之任,尤所倚辦。綜繼領其職,號為詳練。至是眷矚甚厚,警急之際,輒資其奏處。契丹請和,乃遣近臣諭以擢用之意。景德三年,召拜戶部員外郎。綜言:“御史員數至少,每奉朝請,劾制獄,多以他官承之,甚紊彝制。望詔兩制以上各舉材堪御史者充,三院共置十員。若出使按獄獉獉,所經州郡,官吏能否,生民利病,刑獄枉濫,悉得察舉。”四年,西幸獉獉,道出河陽境上。時節度王顯被疾還京,以綜權知孟州事。未幾召還,復出知并州。以政績聞,州民乞留,優詔嘉獎。歸朝知審官院改吏部郎中綜強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舉文法時稱乾治然尚氣好勝,不為物論所許。
(選自《宋史·劉綜傳》,有刪改)
【注】①便殿:古時皇帝休息宴飲的宮殿。②緋魚:舊時朝官的服飾。③解鹽:山西解池出產的鹽。

譯文/翻譯:

劉綜,字居正,河中虞鄉人。雍熙二年考中進士,初入仕任邛州軍事推官,升任為大理評事。被徵調回到京城,在便殿回答皇帝的問題時,乘機進言:“蜀地富庶,安寧已久,益州的長官人選,希望慎重選擇。”皇上讚許他,改任太子中允。不久,李順果然作亂,皇上又召見他,當面賞賜他緋魚。不久擔任三門發運司水陸轉運使。為父親守喪去職,後被起用掌管建安軍。這之前,天長軍和揚州六合縣的百姓交納賦稅不方便,劉綜奏請皇上改設天長軍為縣,隸屬揚州,讓六合縣隸屬於建安軍,從此民力都得到調劑。當時淮南轉運使王嗣宗兼管運輸大事,謀劃大多迂腐滯後。劉綜因此向皇上進言請求恢復設定都大發運司,專門掌管運輸職事。至道三年,劉綜升遷為太常丞,職任上的事務全都井井有條,很多人稱讚舉薦他。夏人侵擾西部邊境,環慶駐紮許多兵馬。皇上下詔調任劉綜為陝西轉運副使。當時梁鼎進yan6*禁止民間私自買賣食鹽,由政府自己買賣。皇上就命令劉綜安排食鹽的買賣事務。劉綜上奏摺分條陳述利害關係,極力說明這樣做不便利,最終廢止了這件事。當時靈州孤立無援,處境危險,有人獻計請求放棄它。劉綜上言說:“國家財力雄厚,士卒精銳,卻不能除去兇惡的敵人,這確實是因為賞罰制度沒有推行,而且所任用的人不恰當。現在如果隨意聽從眾人的建議,放棄靈州,這就中了敵人的奸計了。況且靈州民風淳樸,土地肥沃,是西部邊境的重要屏障,所以應該固守。”六年,升遷起居舍人,第二次擔任河北轉運使。當時兩河一帶正在用兵,邊事繁雜而緊急,轉運的事,特別需要依靠他辦理。劉綜繼任這一職務,被稱讚為周到熟習。至此皇上對他更加厚待,情況緊急時,就把事情交給他處理。契丹請和後,就派遣近臣告知他提拔使用的心意。景德三年,召回任命他為戶部員外郎。劉綜說:“御史人員數量太少,每次接受朝廷任務,核查辦理案件,大多用其他官員承擔,很容易擾亂朝廷體制。希望下詔兩制以上部門各推舉才能勝任御史工作的人補充,三院共設定十人。如果出使查辦案件,所經過的州郡,官吏能幹與否,管理百姓政策的好與壞,審理案件的枉濫,全部能夠考察了解。”四年,皇帝巡察西部,取道經過河陽境上。當時節度使王顯生病回京,朝廷就任命劉綜暫時管理孟州事務。不久召回,又離開京城擔任并州知州。因有政績聞名,州中百姓請求挽留,皇上下詔書嘉獎。回到朝廷,管理審官院,改任吏部郎中。劉綜強悍聰敏,有管理才能,所到之處打擊豪強大族,振興文化法制,當時被稱為乾強有力的管理。然而尚氣好勝,不為眾議所讚許。
《宋史·劉綜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宋史·劉綜傳》原文及翻譯0
《宋史·劉綜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