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長孫嵩》原文及翻譯
魏書
原文:
長孫嵩,代人也,太祖賜名焉。父仁,昭成時為南部大人。嵩寬雅有器度,年十四,代父統軍。昭成末年,諸部乖亂,苻堅使劉庫仁攝國事,嵩與元他等率部眾歸之。
晉將劉裕之伐姚泓也,太宗假嵩節,督山東諸軍事,傳詣平原,緣河北岸列軍,次於畔城。軍頗失利。詔假裕道,裕於舟中望嵩麾蓋,遺以酃酒及江南食物,嵩皆送京師。詔嵩厚答之。又敕簡精兵為戰備,若裕西過者,便率精銳南出彭沛,如不時過,但引軍隨之。彼至崤陝間,必與姚泓相持,一死一傷,眾力疲弊。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則裕首可不戰而懸。於是叔孫建等循河趣洛。遂入關。嵩與建等自成皋南濟,晉諸屯戍皆望塵奔潰,裕克長安,嵩乃班師。
太宗寢疾,問後事於嵩。嵩日:“立長則順,以德則人服。今長皇子賢而世嫡,天所命也,請立。”乃定策禁中。於是詔世祖臨朝監國,嵩為左輔。世祖即位,進爵北平王,司州中正。詔問公卿:赫連、蠕蠕①征討何先?嵩與平陽王長孫翰、司空奚斤等曰:“赫連居土,未能為患;蠕蠕世為邊害,宜先對大檀。及則收其畜產,足以富國;不及則校獵陰山,多殺禽獸皮肉筋角,以充軍實,亦愈於破一小國。”太常崔浩日:“大檀遷徙鳥逝,疾追則不足經久,大眾財不能及之。赫連屈丐,土宇不過千里,其刑政殘虐,人神所棄,宜先討之。”尚書劉潔、武京侯安原請先平馮跋。帝默然,遂西巡狩。後聞屈丐死,關中大亂,議欲征之。嵩等日:“彼若城守,以選代勞,大檀聞之,乘虛而寇,危遭也。”帝乃問幽微於天師寇謙之,謙之勸行。杜超之贊成之,崔浩又言西伐利。嵩等固諫不可。帝大怒,責嵩在官貪污。尋遷太尉。久之,加柱國大將軍。
自是,輿駕征伐,嵩以元老多留鎮京師,坐朝堂,平斷刑獄。薨,年八十。謚日宣王。後高祖追錄先朝功臣,以嵩配饗廟庭。(節選自《魏書》)
譯文/翻譯:
長孫嵩,代人,太祖賜名焉。父親仁,昭成年時為南部大人。嵩寬厚文雅有氣量,十四歲的時候就能代替父親統領軍隊。昭成末年,諸部起兵作亂,苻堅派劉庫仁管理國事,長孫嵩與元他等率部眾歸附他。
晉將劉裕之攻打姚泓,太宗授予長孫嵩符節,讓他督管山東的各項軍務,傳旨讓他們到平原,沿著河的北岸,排列軍駐紮于于畔城。北魏軍隊多次失利。太宗傳詔借道路給劉裕讓晉大軍通過,劉裕在船上看到了長孫嵩的營帳,派人贈送給他江南的食物和酒,長孫嵩全部送到了京師。太宗下詔用厚禮回贈劉裕。又傳令選拔精兵做好戰鬥準備,如果劉裕向西通過,便率領精銳部隊向南從彭沛出擊,如不時過,但率領軍隊跟隨他。劉裕到了崤陝之間,一定會與與姚泓對峙,必定會一死一傷,士兵非常疲憊。等到了秋天,慢慢的找機會攻打他,那么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取劉裕的性命了。於是叔孫建等沿著河到達洛。就進入了關中。長孫嵩與叔孫建等人從成皋向南渡河,晉各處屯戍的軍隊看見北魏的軍隊都奔逃潰敗,裕攻克了長安,長孫嵩才率領軍隊回朝。
太宗病重臥床,問長孫嵩後事安排。長孫嵩說:“立長子順理成章,以德行來選拔儲君使人臣服。現在長皇子賢能且是嫡子,是天命所歸的君王,請求立為儲君。”於是在宮中定下大計。下詔世祖臨朝監國,嵩擔任左輔。世祖即位後,進長孫爵北平王,司州中正。世祖詔問公卿:赫連、蠕蠕先征討哪一個?嵩與平陽王長孫翰、司空奚斤等人說:“赫連居偏遠的地方,不能成為我們的禍患,蠕蠕世代擾亂邊境,應該先討伐大檀。打敗了他們就沒收他們的牛羊等產業,足夠來使國庫充實;追趕不上就在陰山打獵,多殺禽獸獲取皮肉筋角,來充實軍糧軍備,亦勝過攻破一個小小赫連的收穫。”太常崔浩說:“大檀遷移起來像鳥兒飛逝一樣,(派小部隊)快速追趕則我們的力量不能夠持久,派大批軍隊去追趕卻又(因輜重過多)不可能追的上。赫連屈丐,土地方圓不千里罷了,他的刑罰can6*暴,已經被人神所棄,應該先討伐它。”尚書劉潔、武京侯安原請先平定馮跋。世祖默然不發表意見,隨後西去巡狩。後聽說屈丐死,關中大亂,商議想要征它。嵩等人說:“他們如果堅守城池不出戰,用守城的安閒代替出戰奔襲的勞頓,大檀聽說我們出兵去討伐赫連,就會趁我們國內空虛來進犯,攻打赫連是危險的做法。”帝於是向天師寇謙之詢問這件事的吉凶之兆,謙之勸世祖出兵攻伐。杜超之也贊成這件事,崔浩又進言西伐的益處。嵩等人堅持進諫認為不可。世祖大怒,指責長孫嵩在官任上貪贓,使武士折辱他。不久調任太尉。又過了很長時間後,加封柱國大將軍。
從此以後,對外征伐的時候,長孫嵩都以元老的身份留在京城鎮守,在朝堂之上,掌管刑罰判案之事。死時八十歲。諡號宣王。後高祖追錄先朝功臣,以嵩配饗廟庭。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