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麻貴傳》原文及翻譯

明史

原文:

麻貴,大同右衛人。父祿,嘉靖中為大同參將。貴由舍人從軍,積功至都指揮僉事,充宣府游擊將軍。隆慶中,遷大同新平堡參將。萬曆十年冬,以都督僉事充寧夏總兵官。十九年,為閱視少卿曾乾亨所劾,謫戍邊。明年,寧夏哮拜反。廷議貴健將知兵,且多畜家丁,乃起戍中為副將,總兵討賊,賊盡平。二十二年七月,卜失兔糾諸部深入定邊,營張春井。貴乘虛搗其帳於套中,斬首二百五十有奇。還自寧塞,復邀其零騎,會寇留內地久,轉掠至下馬關。寧夏總兵蕭如薰不能御,總督葉夢熊急檄貴赴援。斬首二百三十有奇,獲蓄產萬五千。帝為告廟宣捷,進署都督同知,予世蔭。二十五年,日本封事敗,起貴備總兵官,赴朝鮮。貴馳至王京,倭已入慶州,圍南原。守將楊元遁,全州守將陳愚衷亦遁,倭乘勢逼王京。貴別遣副將解生守稷山,朝鮮亦令都體察使李元翼出忠清道遮賊鋒。分兵三協;左李如梅,右李芳春、解生,中高策。貴與楊鎬督左右協兵專攻清正。策駐宜寧,東援兩協,西扼行長。諸軍至慶州,倭悉退屯蔚山,如梅誘敗之。清正退保島山,築三砦自固。游擊茅國器率死士拔其砦,斬馘六百五十,諸軍遂進圍其城。城新築以石堅甚將士仰攻多死明年正月二日行長來援俱潰既而敗狀聞,責貴以功贖。與劉綎、陳璘、董一元分四路。貴居東,當清正,數戰有功。會平秀吉死,官軍益力攻。明年三月,旋師。進右都督,予世蔭。貴果毅驍捷,善用兵,東西並著功伐。先後承特賜者七,錫世蔭者六。及歿,予祭葬。稱一時良將焉。
(節選自《明史·麻貴傳》)

譯文/翻譯:

麻貴,是山西大同右衛人。父親麻祿,嘉靖年間擔任大同參將。麻貴由舍人從軍,積累戰功至都指揮僉事,充任宣府游擊將軍。隆慶年間,提升為大同新平堡參將。萬曆十年冬天,以都督僉事的身份充任寧夏總兵官。萬曆十九年(1591),被閱視少卿曾乾亨彈劾,貶職發配邊地。第二年、寧夏哱拜反叛。廷議麻貴是一名健將,善於用兵,而且供養了很多的家丁,於是起用為防地副將,統帥部隊討伐放人,叛賊全部被平定。萬曆二十二年七月,卜失兔糾集各部深入到定邊,在張春井紮營。麻貴乘敵人內部空虛,直搗河套敵人營帳。斬首二百五十多級。麻貴從寧塞回兵,又攔截敵人的零散騎兵,適逢敵人久留內地,輾轉掠奪直到下馬關。寧夏總兵蕭如薰抵擋不住,總督葉夢熊火速傳令麻貴前往增援。麻貴斬敵首二百三十多級,繳獲牲畜物產一萬五千。皇帝為此祭告祖廟宣揚大捷,提升麻貴代理都督同知,給予世代蔭封。萬曆二十五年,日本受封失敗,朝廷起用麻貴為備倭總兵官,奔赴朝鮮。麻貴快馬趕到王京,倭寇已經進入慶州,包圍南原。守將楊元逃跑,全州守將腖愚衷也逃跑了,倭寇乘機直逼王京。麻貴另外派遣副將解生守稷山,朝鮮也命令都體察使李元翼從忠清道出發攔擊敵前鋒。分兵三協:左邊為李如梅,右邊為李芳春、解生,中間為高策。麻貴與楊鎬率左右二協兵力專門攻打清正。高策駐守宜寧,向東援助兩協,向西扼制行長。各軍到慶州,倭寇全都退守蔚山,李如梅引誘敵人深入並將他們擊敗。清正退回保守島山,修築三座營寨自守。游擊茅國器率敢死隊拔取敵人營寨,斬首六百五十級,各軍於是進圍島山城。島山城剛用石築成,很堅固,將士仰攻死亡很大。第二年正月二日,行長來增援,明朝軍隊都被擊潰。不久失敗的情形傳來,皇帝責令麻貴立功贖罪。麻貴與劉綎、陳璘、董一元分兵四路。麻貴居東,抵擋清正,多次戰鬥,都有戰功。正好平秀吉死,官軍更加努力進攻。第二年三月,率師凱旋,提升右都督、給予世代蔭封。麻貴剛毅矯健、靈活,善於用兵,在東西兩邊都立下戰功。光後得到七次特別賞賜,六次賜給他世代蔭封。等麻貴死後,朝廷給予他祭葬。號稱一時之良將。
《明史·麻貴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明史·麻貴傳》原文及翻譯0
《明史·麻貴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