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逃暑》原文及翻譯

苻子

原文:

鄭人有逃暑①於孤林之下者② ,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暮反④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於身⑤。其陰逾⑥去,而其身愈濕。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節選自《苻子》)
【注釋】①逃暑:避暑,乘涼。②孤林:孤樹。獨立的一棵樹。③徙衽(xǐrén):移動蓆子。徙,遷移。衽,蓆子。④反:同“返”。⑤濡(rú):沾濕。⑥逾:“愈”,更加。 

譯文/翻譯:

有個鄭國人怕熱,他跑到一棵樹下去乘涼,太陽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也挪動著自己的臥席隨著樹蔭走。到了黃昏,他又把臥席放到大樹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又挪動著臥席隨著樹影走,因而受到了露水沾濕身子的傷害。樹影越移越遠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濕了。這個人白天乘涼的辦法很巧妙,但晚上用同樣辦法乘涼就相當笨拙了。
《鄭人逃暑》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鄭人逃暑》原文及翻譯0
《鄭人逃暑》原文及翻譯